重慶打響改革攻堅戰!

重慶打響改革攻堅戰!

來源:重慶瞭望2023-12-27

12月25日至26日,市委六屆四次全會舉行,審議通過《中共重慶市委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奮力實現“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的意見》。

全會指出,實現“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是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提供戰略支撐的迫切需要,是提升現代化新重慶建設質效、增強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的重要路徑,是深入推動除險清患、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必然要求,是加強國企管黨治黨、建設現代企業制度、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之舉。

何為“三攻堅一盤活”?重慶當前為何要全力推進這項改革突破?這項改革究竟有多重要?對未來新重慶建設有何深遠影響?

重慶打響改革攻堅戰!1

▲12月25日至26日,市委六屆四次全會舉行。記者 蘇思 攝/視覺重慶

重慶打響改革攻堅戰!2

為何改革,如何突破?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做出了系列改革部署。

所謂“三攻堅一盤活”,是市委六屆四次全會結合主題教育深入調研,全面分析當前制約重慶經濟回升向好面臨的嚴峻形勢、突出問題,確定的改革突破任務,即:深入推進國企改革、園區開發區改革、政企分離改革攻堅,有效盤活國有資產。為現代化建設破難題、為高質量發展增動力,為全國改革作出更大貢獻,推動新時代新征程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邁上新臺階、開創新局面。

國有企業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主力軍,但目前存在的問題是,主力軍“量大體弱”,整體戰斗力、競爭力不強,還缺乏標識性、引領性強的龍頭企業。

園區開發區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主戰場,這個主戰場更是“小散弱”。比如,在國家級高新區、經開區全國考核排名中,僅重慶高新區、長壽經開區在50位以內。

這是重慶的“里子”,又是必須直面的現實。這是一塊難啃,但又不得不啃的“硬骨頭”?!坝病蹦蔷驼f明問題大,問題在哪兒?

“硬”在主業不聚焦。部分國企定位不明確,主業不聚焦,功能交叉,業務分散,什么業務都想干,什么資源都想占,甚至丟了西瓜去撿芝麻,結果一樣都沒干好。此外,部分國有資產閑置浪費問題突出,風險隱患大。

“硬”在市場水平差。部分國企看起來體量很大,動輒幾十上百億,其實可能是“虛胖”,甚至是“紙老虎”,債務負擔重,市場化水平低,不敢參與市場競爭,無力“虎口奪食”,更談不上為國家創造利稅。

“硬”在同質化嚴重。前些年,包括重慶在內的全國各地,大量園區、開發區如雨后春筍。工業園、農業園、物流園、科技園、高新園、經開區、進出口加工區、邊境經濟合作區等林林總總,好像沒有園區,地方主官都不好意思與外人道。

但事實上,相當一部分園區沒有特色,同質化嚴重,大多處于產業鏈中低端,戰略新興產業占比小,加上一窩蜂上馬,“栽了梧桐樹,沒有鳳凰來”,一些園區雜草叢生、垃圾遍地,幾成荒原,唯有保安大叔留守,造成大量國有資產浪費、流失。

“硬”在畝均效益低。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園區開發區,都有部分存在畝均效益低的問題,看起來“架子”很大,其實“力量”很小,畝均效益不高。以重慶自身產業為例,無論是汽車及零部件制造,還是傳統摩托車及零部件制造,我們的畝均效益都比浙江要低很多。

“硬”在用人不合理。部分國有企業懼怕改革,個別領導存在“躺平”心理,缺乏革故鼎新的勇氣,企業憑借慣性運轉。特別是在專業化選人用人機制方面落實不夠,不尊重人才,不注重人才培養,論資排輩風氣嚴重,嚴重挫傷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樣的企業,不用說,肯定沒有競爭力,也沒有生機和活力。

這些“硬骨頭”,都需要依靠改革來解決。通過改革推動除險清患、統籌發展和安全,為國有企業“排雷”“止血”;通過改革解決部分企業集團行政化、機關化等問題;通過改革建設現代企業制度、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還清歷史舊賬。

重慶打響改革攻堅戰!3

▲重慶機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監測“絡釘”工業互聯網平臺各項數據。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

重慶打響改革攻堅戰!4

面對這些“硬”問題,怎么改革?

市委六屆四次全會指出,要深刻認識“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的目標任務,把握重點、精準落實、蹄疾步穩打造更多具有重慶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重大改革成果。

對國企改革攻堅,明確提出了“止損、瘦身、提質、增效”八字施工圖:

盡快止損。當務之急,堅持新官理舊賬,阻斷風險蔓延,對長期虧損、扭虧無望的企業要堅決重組、關?;蚯謇硗顺?。這是國企改革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迅速瘦身。構建扁平高效管理模式,國企總部要堅決“去行政化”,精簡機構,裁汰冗員,提高效率,嚴格控制新增法人,區縣國企要全面實行“戶頭、人頭”雙控。

循序提質。國企要聚焦主業,形成拳頭產品、塑造競爭優勢,引導支持企業集中優勢、心無旁騖做強實業做精專業。推動市場重組整合,減少重復投資和同質化競爭,推動優質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爭取更多央企在渝布局區域總部、業務總部、產業基地,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現代新國企。

穩健增效。就是要提升國企的監管效能,構建管班子、管資產、管隊伍、管廉政“一盤棋”監管格局,健全干部選任機制,著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對園區開發區改革攻堅,全會提出了“精簡機構、壓減平臺、優化布局、招大引強”的思路。每個區縣原則上只保留一家園區開發區,今后不得擅自新設園區開發區。探索推動“騰籠換鳥”,加大對低效企業的反向倒逼,深入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突出招大引強特別是鏈主鏈長企業招商,這意味著園區開發區正在從“量大”向“質優”轉變。

對政企分離改革攻堅,也明確了時間表和任務圖:分類推進全面“脫鉤”,集中劃轉、重組整合一批;產權劃轉,委托監管一批;保留運營、加強監管一批;關閉注銷、止損退出一批。謀定而后動,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招數。

對于國有資產盤活,提出了實行三個“一批”,即:調劑使用盤活一批,完善經營盤活一批,轉讓變現盤活一批。同時要健全資產盤活機制,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改革不回避矛盾,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事求是解決問題。

可以說,這次重慶改革突破的思路很清晰,改革的路徑很明確,改革的態度也十分堅決,既是落實中央的改革要求,也在很大程度上結合了重慶的具體實際。

重慶打響改革攻堅戰!5

▲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谷。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重慶打響改革攻堅戰!6

開弓沒有回頭箭,錨定目標就出發。要堅持到底,敢涉深水區,敢啃硬骨頭,敢闖激流險灘,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

在改革過程中,政府要有所作為,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努力開創改革攻堅的新局面。

因此,在本輪改革中,重慶要做有為政府。有為政府就要幫助企業找到有效市場。

重慶是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多,開發區園區多,面臨改革的問題和矛盾自然也不少。雖說困難,但也有基礎,既有挑戰,也有機遇。在具體改革實踐中,重慶還要有自己的一套“打法”。

比如國企改革攻堅,政府要用好“兩只手”,簡政放權,優化服務,幫助國企理順體制機制,做好頂層設計,去行政化,去同質化。實施一企一策,減少重復投資,通過改革,讓國企輕裝上陣,甚至脫胎換骨、涅槃重生。例如推進混合制改革,幫助企業優化治理結構,提高決策效率和市場化程度,讓國企真正具備到市場“游泳”的能力。

比如園區開發區改革攻堅,政府要有“一盤棋”思維,敢于“壯士斷腕”,不貪大求洋,不給挖空心思做“政績”的官員以機會。注重園區開發區的綠色可持續發展,通過產業集聚和產業鏈建設,幫助園區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整體效益和市場競爭力。講求畝均效益考核,化解債務風險,同時要防止利益輸送,避免“賠本賺吆喝”的情況發生,對運行不好的園區和開發區,要加快戰略重構、資產重組、業務重塑。

比如政企分離改革攻堅,長期以來,我國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關系不夠清晰,政府對企業的干預過多,導致企業缺乏自主經營權和靈活性。通過政企分離改革,可以明確政府和企業的職責權限,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企業的活力和創新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政府要主動“脫鉤”,讓服務回歸政府、企業回歸市場,同時要實現監管全覆蓋,有效處置改革風險。

再比如國有資產盤活改革,政府既要考慮如何用好存量,又要考慮如何讓閑置的國有資產“動”起來,“活”起來,特別是在如何降低債務風險、嚴防國有資產流失等方面要有切實有效的措施。

此外,政府要有開放的態度,積極參與國際國內交流合作,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引進優秀人才,幫助企業和園區提升國際競爭力。

同時,政府應制定和完善相關規章制度,明確政府和企業的權利義務,保障改革的順利進行。要加強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和懲治力度,維護市場公平正義。通過法制建設,為企業提供更加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發展環境。

擊水中流處,改革正當時,重慶改革攻堅戰已經打響。市委六屆四次全會,為新重慶立下了改革愚公志,確定了改革路線圖,繪好了改革時間表,制定了改革任務書,3400萬巴渝兒女,只要同心同行,實干爭先,信心滿滿,砥礪奮進,定能交出一份完美的改革答卷。

無障礙
首頁 | 新聞 原創 視聽 | 問政 評論 專題 | 區縣 娛樂 財經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藝 教育 生活 應急 | 房產 健康 汽車 | 取證 鳴家 會客廳 | 萬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內
站內
分享
新浪微博

重慶打響改革攻堅戰!

2023-12-27 10:20:40 來源:

12月25日至26日,市委六屆四次全會舉行,審議通過《中共重慶市委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奮力實現“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的意見》。

全會指出,實現“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是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提供戰略支撐的迫切需要,是提升現代化新重慶建設質效、增強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的重要路徑,是深入推動除險清患、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必然要求,是加強國企管黨治黨、建設現代企業制度、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之舉。

何為“三攻堅一盤活”?重慶當前為何要全力推進這項改革突破?這項改革究竟有多重要?對未來新重慶建設有何深遠影響?

重慶打響改革攻堅戰!1

▲12月25日至26日,市委六屆四次全會舉行。記者 蘇思 攝/視覺重慶

重慶打響改革攻堅戰!2

為何改革,如何突破?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做出了系列改革部署。

所謂“三攻堅一盤活”,是市委六屆四次全會結合主題教育深入調研,全面分析當前制約重慶經濟回升向好面臨的嚴峻形勢、突出問題,確定的改革突破任務,即:深入推進國企改革、園區開發區改革、政企分離改革攻堅,有效盤活國有資產。為現代化建設破難題、為高質量發展增動力,為全國改革作出更大貢獻,推動新時代新征程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邁上新臺階、開創新局面。

國有企業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主力軍,但目前存在的問題是,主力軍“量大體弱”,整體戰斗力、競爭力不強,還缺乏標識性、引領性強的龍頭企業。

園區開發區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主戰場,這個主戰場更是“小散弱”。比如,在國家級高新區、經開區全國考核排名中,僅重慶高新區、長壽經開區在50位以內。

這是重慶的“里子”,又是必須直面的現實。這是一塊難啃,但又不得不啃的“硬骨頭”?!坝病蹦蔷驼f明問題大,問題在哪兒?

“硬”在主業不聚焦。部分國企定位不明確,主業不聚焦,功能交叉,業務分散,什么業務都想干,什么資源都想占,甚至丟了西瓜去撿芝麻,結果一樣都沒干好。此外,部分國有資產閑置浪費問題突出,風險隱患大。

“硬”在市場水平差。部分國企看起來體量很大,動輒幾十上百億,其實可能是“虛胖”,甚至是“紙老虎”,債務負擔重,市場化水平低,不敢參與市場競爭,無力“虎口奪食”,更談不上為國家創造利稅。

“硬”在同質化嚴重。前些年,包括重慶在內的全國各地,大量園區、開發區如雨后春筍。工業園、農業園、物流園、科技園、高新園、經開區、進出口加工區、邊境經濟合作區等林林總總,好像沒有園區,地方主官都不好意思與外人道。

但事實上,相當一部分園區沒有特色,同質化嚴重,大多處于產業鏈中低端,戰略新興產業占比小,加上一窩蜂上馬,“栽了梧桐樹,沒有鳳凰來”,一些園區雜草叢生、垃圾遍地,幾成荒原,唯有保安大叔留守,造成大量國有資產浪費、流失。

“硬”在畝均效益低。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園區開發區,都有部分存在畝均效益低的問題,看起來“架子”很大,其實“力量”很小,畝均效益不高。以重慶自身產業為例,無論是汽車及零部件制造,還是傳統摩托車及零部件制造,我們的畝均效益都比浙江要低很多。

“硬”在用人不合理。部分國有企業懼怕改革,個別領導存在“躺平”心理,缺乏革故鼎新的勇氣,企業憑借慣性運轉。特別是在專業化選人用人機制方面落實不夠,不尊重人才,不注重人才培養,論資排輩風氣嚴重,嚴重挫傷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樣的企業,不用說,肯定沒有競爭力,也沒有生機和活力。

這些“硬骨頭”,都需要依靠改革來解決。通過改革推動除險清患、統籌發展和安全,為國有企業“排雷”“止血”;通過改革解決部分企業集團行政化、機關化等問題;通過改革建設現代企業制度、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還清歷史舊賬。

重慶打響改革攻堅戰!3

▲重慶機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監測“絡釘”工業互聯網平臺各項數據。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

重慶打響改革攻堅戰!4

面對這些“硬”問題,怎么改革?

市委六屆四次全會指出,要深刻認識“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的目標任務,把握重點、精準落實、蹄疾步穩打造更多具有重慶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重大改革成果。

對國企改革攻堅,明確提出了“止損、瘦身、提質、增效”八字施工圖:

盡快止損。當務之急,堅持新官理舊賬,阻斷風險蔓延,對長期虧損、扭虧無望的企業要堅決重組、關?;蚯謇硗顺?。這是國企改革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迅速瘦身。構建扁平高效管理模式,國企總部要堅決“去行政化”,精簡機構,裁汰冗員,提高效率,嚴格控制新增法人,區縣國企要全面實行“戶頭、人頭”雙控。

循序提質。國企要聚焦主業,形成拳頭產品、塑造競爭優勢,引導支持企業集中優勢、心無旁騖做強實業做精專業。推動市場重組整合,減少重復投資和同質化競爭,推動優質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爭取更多央企在渝布局區域總部、業務總部、產業基地,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現代新國企。

穩健增效。就是要提升國企的監管效能,構建管班子、管資產、管隊伍、管廉政“一盤棋”監管格局,健全干部選任機制,著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對園區開發區改革攻堅,全會提出了“精簡機構、壓減平臺、優化布局、招大引強”的思路。每個區縣原則上只保留一家園區開發區,今后不得擅自新設園區開發區。探索推動“騰籠換鳥”,加大對低效企業的反向倒逼,深入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突出招大引強特別是鏈主鏈長企業招商,這意味著園區開發區正在從“量大”向“質優”轉變。

對政企分離改革攻堅,也明確了時間表和任務圖:分類推進全面“脫鉤”,集中劃轉、重組整合一批;產權劃轉,委托監管一批;保留運營、加強監管一批;關閉注銷、止損退出一批。謀定而后動,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招數。

對于國有資產盤活,提出了實行三個“一批”,即:調劑使用盤活一批,完善經營盤活一批,轉讓變現盤活一批。同時要健全資產盤活機制,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改革不回避矛盾,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事求是解決問題。

可以說,這次重慶改革突破的思路很清晰,改革的路徑很明確,改革的態度也十分堅決,既是落實中央的改革要求,也在很大程度上結合了重慶的具體實際。

重慶打響改革攻堅戰!5

▲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谷。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重慶打響改革攻堅戰!6

開弓沒有回頭箭,錨定目標就出發。要堅持到底,敢涉深水區,敢啃硬骨頭,敢闖激流險灘,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

在改革過程中,政府要有所作為,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努力開創改革攻堅的新局面。

因此,在本輪改革中,重慶要做有為政府。有為政府就要幫助企業找到有效市場。

重慶是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多,開發區園區多,面臨改革的問題和矛盾自然也不少。雖說困難,但也有基礎,既有挑戰,也有機遇。在具體改革實踐中,重慶還要有自己的一套“打法”。

比如國企改革攻堅,政府要用好“兩只手”,簡政放權,優化服務,幫助國企理順體制機制,做好頂層設計,去行政化,去同質化。實施一企一策,減少重復投資,通過改革,讓國企輕裝上陣,甚至脫胎換骨、涅槃重生。例如推進混合制改革,幫助企業優化治理結構,提高決策效率和市場化程度,讓國企真正具備到市場“游泳”的能力。

比如園區開發區改革攻堅,政府要有“一盤棋”思維,敢于“壯士斷腕”,不貪大求洋,不給挖空心思做“政績”的官員以機會。注重園區開發區的綠色可持續發展,通過產業集聚和產業鏈建設,幫助園區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整體效益和市場競爭力。講求畝均效益考核,化解債務風險,同時要防止利益輸送,避免“賠本賺吆喝”的情況發生,對運行不好的園區和開發區,要加快戰略重構、資產重組、業務重塑。

比如政企分離改革攻堅,長期以來,我國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關系不夠清晰,政府對企業的干預過多,導致企業缺乏自主經營權和靈活性。通過政企分離改革,可以明確政府和企業的職責權限,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企業的活力和創新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政府要主動“脫鉤”,讓服務回歸政府、企業回歸市場,同時要實現監管全覆蓋,有效處置改革風險。

再比如國有資產盤活改革,政府既要考慮如何用好存量,又要考慮如何讓閑置的國有資產“動”起來,“活”起來,特別是在如何降低債務風險、嚴防國有資產流失等方面要有切實有效的措施。

此外,政府要有開放的態度,積極參與國際國內交流合作,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引進優秀人才,幫助企業和園區提升國際競爭力。

同時,政府應制定和完善相關規章制度,明確政府和企業的權利義務,保障改革的順利進行。要加強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和懲治力度,維護市場公平正義。通過法制建設,為企業提供更加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發展環境。

擊水中流處,改革正當時,重慶改革攻堅戰已經打響。市委六屆四次全會,為新重慶立下了改革愚公志,確定了改革路線圖,繪好了改革時間表,制定了改革任務書,3400萬巴渝兒女,只要同心同行,實干爭先,信心滿滿,砥礪奮進,定能交出一份完美的改革答卷。

[責任編輯: 趙秋云]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精彩視頻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