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重慶如何發力?
重慶正在蹄疾步穩打造更多具有重慶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重大改革成果,作為重要“突破口”的國企改革究竟要如何改?怎樣才能改好?

國企改革,重慶如何發力?

來源:重慶瞭望2024-01-09

改革攻堅,響鼓還需重錘敲。

近日,中交集團水利水電全國總部——中交長江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在渝揭牌,備受關注。這是重慶在提出“奮力實現‘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目標、召開全市“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動員部署會之后,打響國企改革攻堅戰的重要“一炮”,振奮人心。

今年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從全面部署到縱深推進的重要之年,是改革攻堅突破的奮斗之年。重慶正在蹄疾步穩打造更多具有重慶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重大改革成果,作為重要“突破口”的國企改革究竟要如何改?怎樣才能改好?

國企改革,重慶如何發力?1

▲1月3日下午,市委書記袁家軍會見中國交通建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彤宙一行。記者 蘇思 攝/視覺重慶

國企改革,重慶如何發力?2

打響國企改革攻堅戰,勢在必行,而“三攻堅一盤活”的主戰場正好是國資國企。

從趨勢看,國企改革是國家的“規定動作”。從現實看,重慶作為老工業基地,國資國企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分量重、占比高、貢獻大,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是順應時代趨勢,還是基于自身高質量發展需要,重慶國企改革都顯得尤為迫切,甚至是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也是改革的原動力。那么,重慶國企改革要在哪些領域改?

改革國企主業不聚焦、“量大體弱”問題。部分國企主業不聚焦,貪大求全,什么業務都想“摻一腳”;有些國企看起來體量很大,動輒幾十上百億元,實際上是“虛胖”,整體戰斗力、競爭力不強;整體來看,重慶還缺乏標識性、引領性強的龍頭企業。

改革國企“出血點”多、債務較重問題。一些國企因為管理不善、決策失誤、貪污腐敗等原因,導致企業“出血點”多、國資流失;同時,部分企業債務負擔重,風險隱患多,防“爆雷”壓力不小;一些企業管理不規范,歷史欠賬多,資源閑置浪費。

改革國企政企不分、管理機關化問題。部分國企懼怕改革,個別領導存在“躺平”思想,集團行政化、機關化較為突出,甚至存在失管失控現象,論資排輩風氣嚴重。此外,有的企業“靠山吃山”,依靠行政手段創收,失去市場活力和競爭力,還容易滋生腐敗。

改革國企定位不明、質效不高問題。推動國企做大做強、國資保值增值是國企的分內事,然而部分國企定位不明、功能交叉、業務分散,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不僅不能做大做強、保值增值,反而貽誤發展機遇,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這些問題導致重慶國企“主力軍”作用發揮得不夠充分,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重慶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能力。

打響國企改革攻堅戰,重慶等不得,也等不起。

國企改革,重慶如何發力?3

▲1月2日上午,全市“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動員部署會召開。記者 蘇思 攝/視覺重慶

國企改革,重慶如何發力?4

打響國企改革攻堅戰,是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在新形勢下,重慶國企改革要啃下“硬骨頭”,就要敢打敢拼、有勇有謀。

制定國企改革攻堅“作戰圖”。千軍萬馬上戰場,不能沒章法。市委六屆四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重慶市委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奮力實現“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的意見》,就是重慶國企改革攻堅的“作戰圖”。這份重磅文件,對于重慶進一步細化優化國企改革攻堅的實施路徑、時序計劃、重點舉措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明確國企改革攻堅“任務書”。前不久,在全市“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動員部署會上,市屬國企主要負責人與市政府簽訂《2024年度打贏國企改革攻堅戰目標責任書》,圍繞“止損治虧”、資產盤活、壓減層級、專業化整合等主要改革任務,逐項分解核心量化指標,逐戶壓實企業責任,緊盯月度、季度、年度關鍵時間節點,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各項改革目標。

為國企改革攻堅提供“炮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好國企改革攻堅戰,既要有清晰的“作戰圖”“任務書”,也要有充足的“炮彈”來輔助。對國企來說,大項目、大企業、大資金等就是最好的“炮彈”。

數據顯示,2023年,重慶市屬國有企業承擔的市級重大項目共120個,項目總投資8820.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184.51億元。截至2023年11月底,完成投資1183億元,占全年計劃的99.87%,同比增長39.77%,為打好國企改革攻堅戰提供了充足的“炮彈”。

穩扎穩打推進國企改革攻堅。國企改革攻堅是一個長期復雜而艱巨的過程,不能幻想“畢其功于一役”,而是要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穩中求進。

重慶交運集團、重慶國際物流集團、重慶港務物流集團“三劍合一”,組建資產規模近500億元的重慶物流集團;重慶水務、川儀股份等一批上市公司,宣布重慶市國資委持有的上述公司部分股權無償劃轉給渝富控股;重慶水投集團與央企中交集團通過股權合作,將中交長江建設打造成為中交集團的水利水電領域全國總部……去年以來,重慶在國企改革上“大動作”頻頻,穩步推進國企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

按照國企改革攻堅“路線圖”,重慶將常態化開展市屬國企“三清三減三增”,即深入推進清理盤活存量資產、清除風險隱患、清收債權清償債務,國企減層級、減數量、減虧損,國企增效益、增動力、形成新增長點……打響國企改革攻堅戰,重慶手中有策,步步為營。

國企改革,重慶如何發力?5

▲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流量儀表生產車間。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國企改革,重慶如何發力?6

國企改革攻堅戰這場“硬仗”,重慶如何打贏?

首先,要厘清國企改革攻堅認知誤區。國企改革會觸動利益,會動“奶酪”,各方高度關注,一些不明所以者往往容易在認知上產生誤解。

比如,重慶國企是不是“包袱”?重慶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曾菁華直言:“國企、國資是重慶的優勢,而不是包袱,我們要發揮好這個優勢,讓它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揮支撐作用?!?/p>

再如,對于國企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人吃五谷雜糧都要生病,企業在生產經營當中遇到困難和問題,我們要本著“治病”的原則,幫助企業把風險隱患排除掉,讓企業更好地發展。同時,國企要擺脫路徑依賴,轉變發展思路,“不要躺在政府的懷抱里要飯吃,要找市場,不要找市長”。

其次,要堅定國企改革攻堅的必勝信心。國企改革攻堅擔子不輕,但重慶有堅實基礎、有實踐經驗,要堅定必勝信心,進一步強化目標導向、結果導向,落細落實國企改革攻堅各項任務,大膽試、大膽闖,在推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上奮勇爭先,形成更多可視化成果,全面賦能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提質增效。

再者,要高標準高水平推進國企改革攻堅。此前,重慶已明確“勇當內陸省份改革開放探路先鋒”的發展定位。對國企改革攻堅,重慶提出了“止損、瘦身、提質、增效”八字方針,接下來的重點是要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加快推動國企功能、優勢、體制機制重塑,讓服務回歸政府,企業市場化運行,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現代新國企。

在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鄧蘭燕看來,國企改革不僅要在“止損治虧”“瘦身健體”上突圍,更要在“盤活存量”“提質增效”上成為西部“排頭兵”。

最后,要推動改革任務落實落細落地。重慶工商大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研究院副院長易淼表示,重慶此次國企改革攻堅不能落入“雷聲大雨點小”的窠臼,更不能“干打雷不下雨”,而要緊盯國家重大戰略,聚焦重慶“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等中心工作,按照“加快實施一批、準備啟動一批、謀劃儲備一批”的思路,分類別有序推進,避免打亂仗,推動園區開發區改革、政企分離、國有資產盤活等改革任務落實見效,進而全面增強國企、國資競爭力。

喧囂嘈雜面前,行動是最好的回答;不確定性面前,行動是最好的確定性。可以看到,重慶正在行動。對于打好打贏國企改革攻堅戰,重慶志在必得!

無障礙
首頁 | 新聞 原創 視聽 | 問政 評論 專題 | 區縣 娛樂 財經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藝 教育 生活 應急 | 房產 健康 汽車 | 取證 鳴家 會客廳 | 萬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內
站內
分享
新浪微博

國企改革,重慶如何發力?

2024-01-09 09:35:01 來源:

改革攻堅,響鼓還需重錘敲。

近日,中交集團水利水電全國總部——中交長江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在渝揭牌,備受關注。這是重慶在提出“奮力實現‘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目標、召開全市“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動員部署會之后,打響國企改革攻堅戰的重要“一炮”,振奮人心。

今年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從全面部署到縱深推進的重要之年,是改革攻堅突破的奮斗之年。重慶正在蹄疾步穩打造更多具有重慶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重大改革成果,作為重要“突破口”的國企改革究竟要如何改?怎樣才能改好?

國企改革,重慶如何發力?1

▲1月3日下午,市委書記袁家軍會見中國交通建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彤宙一行。記者 蘇思 攝/視覺重慶

國企改革,重慶如何發力?2

打響國企改革攻堅戰,勢在必行,而“三攻堅一盤活”的主戰場正好是國資國企。

從趨勢看,國企改革是國家的“規定動作”。從現實看,重慶作為老工業基地,國資國企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分量重、占比高、貢獻大,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是順應時代趨勢,還是基于自身高質量發展需要,重慶國企改革都顯得尤為迫切,甚至是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也是改革的原動力。那么,重慶國企改革要在哪些領域改?

改革國企主業不聚焦、“量大體弱”問題。部分國企主業不聚焦,貪大求全,什么業務都想“摻一腳”;有些國企看起來體量很大,動輒幾十上百億元,實際上是“虛胖”,整體戰斗力、競爭力不強;整體來看,重慶還缺乏標識性、引領性強的龍頭企業。

改革國企“出血點”多、債務較重問題。一些國企因為管理不善、決策失誤、貪污腐敗等原因,導致企業“出血點”多、國資流失;同時,部分企業債務負擔重,風險隱患多,防“爆雷”壓力不??;一些企業管理不規范,歷史欠賬多,資源閑置浪費。

改革國企政企不分、管理機關化問題。部分國企懼怕改革,個別領導存在“躺平”思想,集團行政化、機關化較為突出,甚至存在失管失控現象,論資排輩風氣嚴重。此外,有的企業“靠山吃山”,依靠行政手段創收,失去市場活力和競爭力,還容易滋生腐敗。

改革國企定位不明、質效不高問題。推動國企做大做強、國資保值增值是國企的分內事,然而部分國企定位不明、功能交叉、業務分散,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不僅不能做大做強、保值增值,反而貽誤發展機遇,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這些問題導致重慶國企“主力軍”作用發揮得不夠充分,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重慶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能力。

打響國企改革攻堅戰,重慶等不得,也等不起。

國企改革,重慶如何發力?3

▲1月2日上午,全市“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動員部署會召開。記者 蘇思 攝/視覺重慶

國企改革,重慶如何發力?4

打響國企改革攻堅戰,是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在新形勢下,重慶國企改革要啃下“硬骨頭”,就要敢打敢拼、有勇有謀。

制定國企改革攻堅“作戰圖”。千軍萬馬上戰場,不能沒章法。市委六屆四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重慶市委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奮力實現“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的意見》,就是重慶國企改革攻堅的“作戰圖”。這份重磅文件,對于重慶進一步細化優化國企改革攻堅的實施路徑、時序計劃、重點舉措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明確國企改革攻堅“任務書”。前不久,在全市“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動員部署會上,市屬國企主要負責人與市政府簽訂《2024年度打贏國企改革攻堅戰目標責任書》,圍繞“止損治虧”、資產盤活、壓減層級、專業化整合等主要改革任務,逐項分解核心量化指標,逐戶壓實企業責任,緊盯月度、季度、年度關鍵時間節點,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各項改革目標。

為國企改革攻堅提供“炮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好國企改革攻堅戰,既要有清晰的“作戰圖”“任務書”,也要有充足的“炮彈”來輔助。對國企來說,大項目、大企業、大資金等就是最好的“炮彈”。

數據顯示,2023年,重慶市屬國有企業承擔的市級重大項目共120個,項目總投資8820.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184.51億元。截至2023年11月底,完成投資1183億元,占全年計劃的99.87%,同比增長39.77%,為打好國企改革攻堅戰提供了充足的“炮彈”。

穩扎穩打推進國企改革攻堅。國企改革攻堅是一個長期復雜而艱巨的過程,不能幻想“畢其功于一役”,而是要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穩中求進。

重慶交運集團、重慶國際物流集團、重慶港務物流集團“三劍合一”,組建資產規模近500億元的重慶物流集團;重慶水務、川儀股份等一批上市公司,宣布重慶市國資委持有的上述公司部分股權無償劃轉給渝富控股;重慶水投集團與央企中交集團通過股權合作,將中交長江建設打造成為中交集團的水利水電領域全國總部……去年以來,重慶在國企改革上“大動作”頻頻,穩步推進國企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

按照國企改革攻堅“路線圖”,重慶將常態化開展市屬國企“三清三減三增”,即深入推進清理盤活存量資產、清除風險隱患、清收債權清償債務,國企減層級、減數量、減虧損,國企增效益、增動力、形成新增長點……打響國企改革攻堅戰,重慶手中有策,步步為營。

國企改革,重慶如何發力?5

▲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流量儀表生產車間。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國企改革,重慶如何發力?6

國企改革攻堅戰這場“硬仗”,重慶如何打贏?

首先,要厘清國企改革攻堅認知誤區。國企改革會觸動利益,會動“奶酪”,各方高度關注,一些不明所以者往往容易在認知上產生誤解。

比如,重慶國企是不是“包袱”?重慶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曾菁華直言:“國企、國資是重慶的優勢,而不是包袱,我們要發揮好這個優勢,讓它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揮支撐作用?!?/p>

再如,對于國企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人吃五谷雜糧都要生病,企業在生產經營當中遇到困難和問題,我們要本著“治病”的原則,幫助企業把風險隱患排除掉,讓企業更好地發展。同時,國企要擺脫路徑依賴,轉變發展思路,“不要躺在政府的懷抱里要飯吃,要找市場,不要找市長”。

其次,要堅定國企改革攻堅的必勝信心。國企改革攻堅擔子不輕,但重慶有堅實基礎、有實踐經驗,要堅定必勝信心,進一步強化目標導向、結果導向,落細落實國企改革攻堅各項任務,大膽試、大膽闖,在推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上奮勇爭先,形成更多可視化成果,全面賦能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提質增效。

再者,要高標準高水平推進國企改革攻堅。此前,重慶已明確“勇當內陸省份改革開放探路先鋒”的發展定位。對國企改革攻堅,重慶提出了“止損、瘦身、提質、增效”八字方針,接下來的重點是要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加快推動國企功能、優勢、體制機制重塑,讓服務回歸政府,企業市場化運行,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現代新國企。

在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鄧蘭燕看來,國企改革不僅要在“止損治虧”“瘦身健體”上突圍,更要在“盤活存量”“提質增效”上成為西部“排頭兵”。

最后,要推動改革任務落實落細落地。重慶工商大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研究院副院長易淼表示,重慶此次國企改革攻堅不能落入“雷聲大雨點小”的窠臼,更不能“干打雷不下雨”,而要緊盯國家重大戰略,聚焦重慶“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等中心工作,按照“加快實施一批、準備啟動一批、謀劃儲備一批”的思路,分類別有序推進,避免打亂仗,推動園區開發區改革、政企分離、國有資產盤活等改革任務落實見效,進而全面增強國企、國資競爭力。

喧囂嘈雜面前,行動是最好的回答;不確定性面前,行動是最好的確定性。可以看到,重慶正在行動。對于打好打贏國企改革攻堅戰,重慶志在必得!

[責任編輯: 趙秋云]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精彩視頻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