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納入新質生產力范疇,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迎來新風口 重慶低空經濟“飛起來”
“我也算打著‘飛的’去四川的人了!”3月13日下午2:50,重慶龍興通用機場,乘客歐陽宇峰踏上一架塞斯納-172型飛機后,振臂歡呼。他口中的“飛的”,是川渝兩地探索開辟的一條低空目視航線:從重慶龍興通用機場起飛,以180公里/小時的速度,跨越280公里,經永川大安通用機場后,飛往四川自貢。

低空經濟納入新質生產力范疇,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迎來新風口 重慶低空經濟“飛起來”

來源:華龍網-重慶日報2024-03-14

本網之前報道

視頻 | 川渝首條低空目視航線演示飛行成功 力爭下半年實現常態化

QQ截圖20240314072218
三月十三日,重慶龍興通用機場,西南首個跨省低空飛行目視航線首次演示飛行成功。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開欄的話

2024年全國兩會已經勝利閉幕,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從全面部署到縱深推進的重要一年,是改革攻堅突破的奮斗之年。

新藍圖須有新擔當,新征程須有新作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全市上下正奮力拼搏、真抓實干。今日起,本報推出“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奮斗解題 實干作答”專欄,生動展現巴渝大地深入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進展成效、經驗做法,講述全市各級各部門踔厲奮發、賽馬比拼,努力跑出經濟發展新速度、積累重慶整體躍升加速度的生動故事。

“我也算打著‘飛的’去四川的人了!”

3月13日下午2:50,重慶龍興通用機場,乘客歐陽宇峰踏上一架塞斯納-172型飛機后,振臂歡呼。

他口中的“飛的”,是川渝兩地探索開辟的一條低空目視航線:從重慶龍興通用機場起飛,以180公里/小時的速度,跨越280公里,經永川大安通用機場后,飛往四川自貢。

這次飛行,標志著西南首個跨省低空飛行目視航線首次演示飛行成功,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程中,重慶在低空經濟領域實現了新的突破。

低空經濟是涉及低空文旅、短途運輸、城市空中交通、科研教育等多個行業的綜合經濟形態。

2024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時,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在首位。其中,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作為新增長引擎,列入要積極培育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這是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納入新質生產力范疇。

如今,重慶在跨省低空飛行領域實現了突破,也讓低空經濟站在新的起點上“飛起來”,為交通、文旅、科教、通航等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新風口

又一個“萬億級”產業來了

近年來,隨著無人機等低空飛行設備制造和技術的進步,低空經濟迎來新的風口。

今年2月2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韓鈞表示,低空經濟既包括傳統通用航空業態,又融合了以無人機為支撐的低空生產服務方式,在工業、農業、服務業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對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具有重要作用。

韓鈞介紹,截至2023年底,我國通航企業達689家,通用機場451個,全年作業飛行135.7萬小時;無人機設計制造單位約2000家,運營企業接近2萬家,國內注冊無人機126.7萬架,飛行2311萬小時。

據測算,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超5000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這也預示著:低空經濟將是下一個“萬億級”產業。

如此巨大的潛力,引來了各方關注與布局。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全國26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發展低空經濟。

比如,廣東提出,創新城市空運、應急救援、物流運輸等應用場景,加快建設低空無人感知產業體系;四川提出,要支持有人機無人機、軍用民用、國企民企一起上;山西提出要推動通航全產業鏈發展、加快通航示范省建設;安徽提出將加快合肥、蕪湖低空經濟產業高地建設……

在今年重慶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了相應規劃:實施未來產業和高成長性產業發展行動,推動衛星互聯網產業園建設,深化北斗規模應用及配套產業發展,加快開辟低空經濟、生物制造等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新場景

與重慶產業和城市布局相匹配

重慶發展低空經濟,是出于全市現代化產業及城市布局的需要。

作為全國工業重鎮,制造業一直是重慶的優勢產業。低空經濟的發展,離不了低空設備、技術等先進制造業作為基礎支撐。這無疑是重慶擅長的。

重慶兩江航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自布局通航產業以來,一直在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及產業鏈,將低空經濟列為空天信息產業鏈重點打造的三大產業方向之一。

目前,重慶以兩江新區為核心,基本形成了通用航空“整機+核心部件+配套制造+運營+服務+金融”的產業鏈條,在無人機方面更是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比如,駝航科技已向中國民用航空局提交了適航證申請,成為重慶首家提交該項申請的無人機整機研制企業。再如,豐鳥無人機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全球首張大型支線物流無人機商業試運行牌照;還有,宗申航發的活塞航空發動機牢牢占據國內市場份額第一,成為業界龍頭……

“我們還是全國第二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兩江新區相關負責人說。

從城市建設和市民生活的角度看,發展低空經濟也符合重慶的地理特征。重慶依山而建、臨水而居,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低空經濟的適用場景非常多,比如城市物流、山地運輸、商務通勤、空中游覽、醫療運輸、應急救援、森林防火等。

新舉措

要把飛行器造出來、更要用起來

低空經濟發展的新機遇已經到來。重慶該怎么干?

“低空經濟,不僅是把飛行器造出來,更重要的是用起來,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重慶市委軍民融合辦相關負責人說。

打個比方,汽車出廠后,要有路可以跑、有人可以載、有貨可以運,這樣才有意義;同時,加油站、停車場等基礎設施要加快建設,駕校、交通保險、汽車修理等保障措施要跟上來,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

另外,低空經濟發展還涉及到資源配置的問題。

上述負責人介紹,低空空域資源是發展低空經濟的基礎資源,其開放度、利用率直接影響行業發展。如今,國家正加快推進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低空空域資源正有序開放。

“重慶正與四川一起,建立跨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工作機制,破解跨省空域資源使用難的痛點,科學配置低空空域資源,為更多飛行器‘飛起來’提供條件。”該負責人說。

這就好比川渝兩地將在3000米以下低空空域先修建“空中高速路”,并建立飛行秩序,比如修多少條路、能分幾個高度層、如何滿足不同飛行器的飛行需求,如何管理飛行器,如何共享氣象信息等,都要有統一的安排和清晰的規定。

市交通運輸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重慶市境內,目前也試點開行了一些低空飛行航線,如黔江—萬州、黔江—梁平、武隆—梁平等航線。截至今年3月11日,總安全運行了499架次,運送旅客千余人。

從國家層面看,低空經濟發展系列舉措將加速推出。比如,中國民用航空局將與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一同加快推動低空空域改革落地見效,盤活低空空域資源;重構低空飛行的安全監管體系,提升安全監管效能;落實好《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完善民用無人航空駕駛器綜合管理平臺,推動打造若干低空經濟發展示范區……

種種跡象表明,重慶低空經濟“飛起來”,前景廣闊、未來可期。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楊駿 楊永芹

無障礙
首頁 | 新聞 原創 視聽 | 問政 評論 專題 | 區縣 娛樂 財經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藝 教育 生活 應急 | 房產 健康 汽車 | 取證 鳴家 會客廳 | 萬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內
站內
分享
新浪微博

低空經濟納入新質生產力范疇,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迎來新風口 重慶低空經濟“飛起來”

2024-03-14 07:20:57 來源:

本網之前報道

視頻 | 川渝首條低空目視航線演示飛行成功 力爭下半年實現常態化

QQ截圖20240314072218
三月十三日,重慶龍興通用機場,西南首個跨省低空飛行目視航線首次演示飛行成功。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開欄的話

2024年全國兩會已經勝利閉幕,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從全面部署到縱深推進的重要一年,是改革攻堅突破的奮斗之年。

新藍圖須有新擔當,新征程須有新作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全市上下正奮力拼搏、真抓實干。今日起,本報推出“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奮斗解題 實干作答”專欄,生動展現巴渝大地深入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進展成效、經驗做法,講述全市各級各部門踔厲奮發、賽馬比拼,努力跑出經濟發展新速度、積累重慶整體躍升加速度的生動故事。

“我也算打著‘飛的’去四川的人了!”

3月13日下午2:50,重慶龍興通用機場,乘客歐陽宇峰踏上一架塞斯納-172型飛機后,振臂歡呼。

他口中的“飛的”,是川渝兩地探索開辟的一條低空目視航線:從重慶龍興通用機場起飛,以180公里/小時的速度,跨越280公里,經永川大安通用機場后,飛往四川自貢。

這次飛行,標志著西南首個跨省低空飛行目視航線首次演示飛行成功,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程中,重慶在低空經濟領域實現了新的突破。

低空經濟是涉及低空文旅、短途運輸、城市空中交通、科研教育等多個行業的綜合經濟形態。

2024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時,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在首位。其中,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作為新增長引擎,列入要積極培育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這是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納入新質生產力范疇。

如今,重慶在跨省低空飛行領域實現了突破,也讓低空經濟站在新的起點上“飛起來”,為交通、文旅、科教、通航等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新風口

又一個“萬億級”產業來了

近年來,隨著無人機等低空飛行設備制造和技術的進步,低空經濟迎來新的風口。

今年2月2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韓鈞表示,低空經濟既包括傳統通用航空業態,又融合了以無人機為支撐的低空生產服務方式,在工業、農業、服務業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對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具有重要作用。

韓鈞介紹,截至2023年底,我國通航企業達689家,通用機場451個,全年作業飛行135.7萬小時;無人機設計制造單位約2000家,運營企業接近2萬家,國內注冊無人機126.7萬架,飛行2311萬小時。

據測算,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超5000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這也預示著:低空經濟將是下一個“萬億級”產業。

如此巨大的潛力,引來了各方關注與布局。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全國26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發展低空經濟。

比如,廣東提出,創新城市空運、應急救援、物流運輸等應用場景,加快建設低空無人感知產業體系;四川提出,要支持有人機無人機、軍用民用、國企民企一起上;山西提出要推動通航全產業鏈發展、加快通航示范省建設;安徽提出將加快合肥、蕪湖低空經濟產業高地建設……

在今年重慶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了相應規劃:實施未來產業和高成長性產業發展行動,推動衛星互聯網產業園建設,深化北斗規模應用及配套產業發展,加快開辟低空經濟、生物制造等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新場景

與重慶產業和城市布局相匹配

重慶發展低空經濟,是出于全市現代化產業及城市布局的需要。

作為全國工業重鎮,制造業一直是重慶的優勢產業。低空經濟的發展,離不了低空設備、技術等先進制造業作為基礎支撐。這無疑是重慶擅長的。

重慶兩江航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自布局通航產業以來,一直在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及產業鏈,將低空經濟列為空天信息產業鏈重點打造的三大產業方向之一。

目前,重慶以兩江新區為核心,基本形成了通用航空“整機+核心部件+配套制造+運營+服務+金融”的產業鏈條,在無人機方面更是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比如,駝航科技已向中國民用航空局提交了適航證申請,成為重慶首家提交該項申請的無人機整機研制企業。再如,豐鳥無人機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全球首張大型支線物流無人機商業試運行牌照;還有,宗申航發的活塞航空發動機牢牢占據國內市場份額第一,成為業界龍頭……

“我們還是全國第二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眱山聟^相關負責人說。

從城市建設和市民生活的角度看,發展低空經濟也符合重慶的地理特征。重慶依山而建、臨水而居,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低空經濟的適用場景非常多,比如城市物流、山地運輸、商務通勤、空中游覽、醫療運輸、應急救援、森林防火等。

新舉措

要把飛行器造出來、更要用起來

低空經濟發展的新機遇已經到來。重慶該怎么干?

“低空經濟,不僅是把飛行器造出來,更重要的是用起來,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敝貞c市委軍民融合辦相關負責人說。

打個比方,汽車出廠后,要有路可以跑、有人可以載、有貨可以運,這樣才有意義;同時,加油站、停車場等基礎設施要加快建設,駕校、交通保險、汽車修理等保障措施要跟上來,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

另外,低空經濟發展還涉及到資源配置的問題。

上述負責人介紹,低空空域資源是發展低空經濟的基礎資源,其開放度、利用率直接影響行業發展。如今,國家正加快推進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低空空域資源正有序開放。

“重慶正與四川一起,建立跨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工作機制,破解跨省空域資源使用難的痛點,科學配置低空空域資源,為更多飛行器‘飛起來’提供條件。”該負責人說。

這就好比川渝兩地將在3000米以下低空空域先修建“空中高速路”,并建立飛行秩序,比如修多少條路、能分幾個高度層、如何滿足不同飛行器的飛行需求,如何管理飛行器,如何共享氣象信息等,都要有統一的安排和清晰的規定。

市交通運輸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重慶市境內,目前也試點開行了一些低空飛行航線,如黔江—萬州、黔江—梁平、武隆—梁平等航線。截至今年3月11日,總安全運行了499架次,運送旅客千余人。

從國家層面看,低空經濟發展系列舉措將加速推出。比如,中國民用航空局將與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一同加快推動低空空域改革落地見效,盤活低空空域資源;重構低空飛行的安全監管體系,提升安全監管效能;落實好《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完善民用無人航空駕駛器綜合管理平臺,推動打造若干低空經濟發展示范區……

種種跡象表明,重慶低空經濟“飛起來”,前景廣闊、未來可期。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楊駿 楊永芹

[責任編輯: 陳霞]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精彩視頻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