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自2023年9月新質生產力首次走進公眾視野,新能源產業就被重點提及。
重慶的汽車產業基礎毋庸置疑,而如何講好轉型故事,破解點在于新能源汽車產業。

賽力斯鳳凰智慧工廠。通訊員 孫凱芳 攝
對此,沙坪壩思路清晰:以賽力斯汽車鳳凰智慧工廠作為鏈主核心,加速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全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近日,華龍網記者探訪了這座位于沙坪壩區青鳳科創城的智慧工廠。在車間內,記者看到一臺臺機器人正有序進行著協同作業,平均90多秒,就有一臺新車完成整裝下線。

沙坪壩青鳳科創城。重慶共享工業投資有限公司供圖
焊裝車間主任張大春介紹,該工廠運用智能化、數字化、物聯網等領先技術,可實現機器人自動焊接、自動涂膠、自動檢測等功能,生產過程中的關鍵工序自動化率可高達100%。
鳳凰智慧工廠生產的主要車型是問界M7。數據顯示,今年2月,問界新M7單月交付量突破20810輛,上市170天累計交付量超10萬臺,成功刷新中國豪華SUV市場的交付速度新紀錄。
熱賣的背后,是賽力斯汽車與華為共同成立的研發團隊,聚焦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技術的深度開發。
而沙坪壩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背后,則是多年來政企攜手,以技術的創新賦能為抓手,以鏈主為核心的全產業鏈建設。
在離賽力斯汽車鳳凰智慧工廠50米處,拓普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底盤生產基地已建成。這里是集研發、試制和智能制造為一體的智慧工廠綜合體,每年可生產100萬套輕量化底盤和50萬套整車聲學套組,為賽力斯及其他新能源汽車企業提供配套。
離拓普項目不遠處,還有去年開工的“文燦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零部件重慶生產基地項目”。投產后,該項目將為西南地區中高端新能源汽車提供輕量化一體車身結構件、動力系統零部件等關鍵產品。
不止如此,沙坪壩區還擁有金康動力、旺成科技等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40余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17家。已初步形成從鋁合金新材料生產、模具開發到輕量化零部件與整車生產的輕量化汽車生產鏈條。
根據規劃,2027年沙坪壩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將達1000億元,助力重慶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