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父女先鋒
2024-03-31 23:13:38 來源: 華龍網 聽新聞
為了充分發揮專家人才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積極作用,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與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重慶市石柱縣聯合開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專家團走進石柱活動。3月29日,專家團首席專家、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聯主席、四川省社科院博士生導師李后強教授率領多名專家對重慶石柱北嶺山生態園進行了專題調研考察。在重點了解了生態園發展歷程和運營現狀后,對生態園產品布局、市場定位、營銷細節、服務方式等方面提出了針對性的指導建議……

在中國西南部的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有一個地方因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而閃耀光芒,那就是位于三河鎮川主社區的北嶺山農業生態園。在這片曾經貧瘠的土地上,一對父女的名字——馬德鳳與馬小英,與一段關于勤勞與智慧、生態與扶貧相結合的動人故事緊密相連。

北嶺山生態園的開創者與創新者
馬德鳳,對農業有著很深的情結,作為北嶺山生態園的創始人之一,他在2012年就開始了這片果園的建設。從最初的500多畝土地,到2016年擴展到1218畝,投資500多萬,血本無歸。盡管在最初的幾年里,面臨了巨大的經濟壓力,但他始終堅持以農業為根本,不斷探索和實踐,并開始動員女兒返鄉接管經營。

馬小英,2007年畢業于陜西省西安市西京學院,于2016年響應父親的號召,返鄉接管了北嶺山生態園的經營?;剜l前不顧老東家再三挽留,辭去企業銷售培訓年薪三十多萬的高管崗位,毅然決定返鄉創業,投身于鄉村振興的大潮中。她不僅繼承了父親的事業,更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活力。她積極推動生態園的多元化發展,不斷優化種植結構,引入現代農業技術,提高果園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在父親和丈夫的支持下,她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種植水果1218畝,有櫻桃、枇杷、李子、梨等水果17種,6種水果獲得國家綠色認證品牌,建成“脆紅李有機示范基地”300畝。不僅帶動了當地農民的增收,還通過土地入股的方式,讓貧困戶能夠享受到更多的收益。據統計,受益群眾216戶740人,帶動脫貧戶65戶206人。馬小英的公司每年為農民分紅達72萬元左右,極大地提高了貧困戶的收入水平。

馬小英的父親不僅是馬小英精神上的支柱,更是她事業上的智囊。在父親的鼓勵和指導下,馬小英敢于創新,勇于實踐,她的果園堅持使用農家肥,利用太陽能滅蟲燈,通過技防避免使用農藥,這些舉措不僅保護了生態環境,也提高了農產品的品質。
新鄉村全體驗的探索者與踐行者
北嶺山生態園從現代康養理念出發,結合具體實際,落地試驗“五養”全體驗發展思路,即通過觀養、動養、食養、文養、住養五個維度,全方位開發和提升北嶺山生態園的價值。游客可以在生態園內賞田園美景,體驗親手摘取果實的樂趣,品嘗鮮榨果汁及地道農家菜,領略傳統農耕文化,甚至在山地民宿中盡享寧靜的田園生活,從而實現鄉村旅游與現代農業的深度融合。

觀養:觀賞田園風光
游客可以在生態園內漫步,欣賞到壯觀的田園風光,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四季變換的景色讓人流連忘返。
動養:體驗水果采摘
生態園內種植了多種水果,游客可以親手采摘新鮮的水果,體驗收獲的樂趣。這種親近自然的方式不僅能夠鍛煉身體,還能增進親子間的互動。
食養:喝果汁酒、吃農家菜
生態園提供各種用當地水果制作的果汁酒,以及地道的農家菜。游客可以品嘗到健康、綠色的食品,享受舌尖上的美味。
文養:農耕民俗文化、兒童研學
生態園內還設有農耕文化展示區和兒童研學基地,游客可以了解傳統的農耕文化,孩子們可以通過參與研學活動,增長知識,培養對自然和農業的興趣。
住養:住山地民宿
生態園提供了舒適的山地民宿,游客可以在這里過夜,體驗鄉村的寧靜和悠閑。
在馬小英的精心策劃與高效運作下,北嶺山生態園正在努力發展成為石柱縣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的成功案例。園區不僅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帶動了周邊貧困戶就業,使得越來越多的農民參與到生態農業產業鏈中來,實實在在地幫助他們擺脫貧困,共享發展成果。
北嶺山生態園的成功運營,是石柱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一個縮影。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通過發展特色農業、提供農事體驗、創造就業機會,生態園不僅豐富了當地的農業產業結構,也為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北嶺山生態園的實踐,是馬小英父女對鄉村振興理念的完美詮釋,也是他們對家鄉發展貢獻的最好證明。在這里,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的希望,也看到了中國鄉村美好的未來。
韓毅
責任編輯: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