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論場 | 數字重慶,到底是什么樣的重慶?-華龍網

渝論場 | 數字重慶,到底是什么樣的重慶?

2024-04-08 12:00:00 來源: 華龍網 聽新聞

兩江軟件園全景。兩江產業集團供圖
兩江軟件園全景。兩江產業集團供圖

去年4月,數字重慶建設大會召開,拉開以數字化變革推動重慶邁向現代化的大幕。

一年來,全市上下按照最快系統部署、最小投入代價、最佳實戰效果、最大數據共享要求,系統搭建數字重慶“1361”整體構架,全面實現“一年形成重點能力”目標。

黨政機關整體智治能力、高質量發展能力、服務美好生活能力、現代化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一批具有重慶辨識度的應用成果、理論成果和制度成果不斷涌現,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生活。

時逢數字重慶建設一周年,一起來看數字重慶究竟“長啥樣”?又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01

是宜居之城

初步彰顯惠民有感新成效

數字重慶建設,關乎民生,歸根結底要走進群眾的日常生活,提升群眾生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認同感。

智慧交通,讓出行更順暢,公共交通移動支付全覆蓋,未來還有望刷“掌”進站乘地鐵。

智慧小區,高空拋物報警監控、天氣信息發布、家居安防報警監控……在渝高星洲小區,業主足不出戶就能實現智享生活,這樣的小區在重慶越來越多。

金鳳實驗室研發團隊研發的全參數AI成藥性預測平臺。華龍網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金鳳實驗室研發團隊研發的全參數AI成藥性預測平臺。華龍網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智慧醫療,通過AI看病、電子病歷、遠程醫療等技術在全市廣泛應用,市民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金鳳實驗室打造AI制藥技術,未來還有望大大降低進口藥物價格。

智慧教育,在線教育、虛擬實驗室等技術的應用,使得學習不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

隨著數字重慶建設,數字化、智能化已經逐漸開始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僅如此,一年來,數個多跨協同重大應用落地,在衛生、社保等重點領域形成數字化建設能力。

如,打造“渝悅·公積金”“渝悅·根治欠薪”等應用,為2.6萬余名勞動者追討工資3億元;

上線“渝悅·醫檢互認”“渝悅·惠學生”,為群眾節約就醫費用3900余萬元,實現義務教育入學辦理時限、環節壓減2/3;

開發“渝悅·養老”“渝悅·救助”,完善防止返貧精準監測幫扶等機制;

打造“渝悅·渝你同行”“渝悅·信用”等應用,信用融資授信71.1億元。

數字重慶建設正如火如荼,不難想象,我們的生活將更加智能、便捷,我們城市也將更加宜居、美好。

02

是智慧之城

城市治理、應急聯動等重大應用集成落地

數字化既是城市現代化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治理的創新手段。

如今,重慶已初步構建了市、區縣、鎮街三級貫通的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體系,初步建立現代政府整體智治新機制,城市運行治理變得更加精準、高效。

“報告!中梁山附近有一處明顯煙火,請確認?!?/p>

位于九龍坡中街盾安九龍城的云臺,剛剛發出警報,一架無人機便迅速起飛升空,前往煙火點查看。

這是九龍坡通過推動森林初期火情數字化改革,形成的兩級貫通特色應用,從“人防+智防”轉變為“全域智防”,實現重點林區火情24小時自動感知預警全覆蓋。

“一旦確認火情,云臺會立即將警報推送到相應的網格進行立即處置,如果處置不了,就會推送至街道乃至區城運中心,屆時公安、消防、醫療等資源實現統一調度,實現1分鐘反應、3分鐘核查、5分鐘處置?!本琵埰聟^應用場景組組長張棖易介紹。

森林初期火情數字化改革只是城市智治的一個縮影。數字重慶建設以來,“瓶裝燃氣智慧管理”“危巖地災風險管控”“巴渝治水”“高樓消防”“矢量電子地圖”“城市信息模型”等多個應用(組件)相繼上線,聚焦城市治理重點領域,破解傳統手段難以解決的頑疾,支撐構建數字孿生城市、三級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多跨事件流轉、“看圖作戰”能力形成。

截至目前,重慶已經實現22個應用三級貫通,“以算力換人力、智能增效能”,切實提高治理效能,為基層減負賦能。

此外,重慶還初步形成智能精準的服務發展能力,經濟運行監測、國資智管等應用上線,動態呈現3000余個主要經濟指標;大幅增強便捷普惠的政務服務效能,上線“一件事”集成服務80件,覆蓋90%以上高頻事項,日均辦理群眾訴求2000余件。

03

是效率之城

“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數字經濟新模式

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在提升產業治理數字化水平的同時,持續完善數字企業發展生態。當前,重慶也正探索“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數字經濟新模式。

走進賽力斯智能工廠,上千臺機器人每天高速運轉。在這里,沖壓一套汽車部件僅需5秒,2分鐘即可下線一輛新車;在新建成的超級工廠,最快30秒可下線一輛新車,具備高效、智能、尖端、綠色四大特質。

賽力斯汽車的生產車間。企業供圖
賽力斯汽車的生產車間。企業供圖

效率提升得益于生產線智能化改造。賽力斯有關負責人介紹,超級工廠全面應用智能技術實現生產環節設備、數據的互聯互通。

數據顯示,2023年,重慶新認定市級智能工廠17個、數字化車間224個。

一年來,重慶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同時,還持續實施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滿天星”行動計劃,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2023年,重慶新增軟件企業6900余家、從業人員9.8萬余人,累計3.8萬余家、35.6萬余人。

除此之外,針對企業培育、服務、監管等領域,重慶還打造一批數字經濟重大應用,如建設“數智經信”應用,構建產業生成、生產、生態“三生協同”綜合場景,提升精準招商、精準培育等本地產業生成能力;構建“企業碼上服務”綜合場景,打造涉企服務“一鍵接入、一碼畫像、一體處置、一鍵直達”的一站式服務平臺等。

“抓工業經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新質生產力,產業大腦是總抓手?!睌底纸洕鷮n}組有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構建“1+1+N”產業大腦構架體系。即建設1個產業大腦能力中心,即建設1個產業大腦能力中心,建設N個細分行業產業大腦。

最終,重慶將構建形成應用能力一腦匯集,“四側”數據一腦貫通,“四鏈”資源一腦融合,綜合場景一腦集成,“未來工廠”一腦賦能的產業大腦賦能體系,推動數字經濟系統服務能力向主動化、精準化、定制化、系統化轉變。

04

是未來之城

數字重慶建設場景機會清單發布

4月7日,數字重慶建設推進會再次召開,提出加快重點能力向基本能力深化拓展,更好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努力提升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加快構建引領數字文明新時代的市域范例。

具體怎么做?4月8日,數字重慶建設場景機會清單發布,共45個應用場景,將通過搭建場景機會平臺,加大應用場景供給,釋放政府和市場主體需求,為全國各地企業、市場主體提供更多參與數字重慶建設機會,促進城市治理、產業發展和企業引育取得多維獲益。

行駛在科學城道路上的自動駕駛車輛。通訊員 雷建 攝
行駛在科學城道路上的自動駕駛車輛。通訊員 雷建 攝

場景方向類型多。涉及到機關辦公、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產業發展,市級場景有33個、區縣場景有12個,將進一步推動市區縱向貫通、部門橫向協同。

清單專業性很強。圍繞“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發展,以場景推動產業的升級和換代。

智能化趨勢明顯。各類行業產業大腦、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大腦等建設機會占比接近50%,大模型、AI+等場景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項目引領作用強。應用場景緊扣發展、服務和治理,將為重慶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提供有力的技術和智能支撐。

“今年是數字重慶建設形成基本能力的起步之年,更是關鍵之年?!敝貞c市委副秘書長、數建辦副主任黃朝永表示,重慶將持續夯實基礎、提質擴面,促進“1361”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推動重點能力向基本能力深化拓展,推動數字賦能超大城市治理體制機制變革重塑,加快形成更多具有重慶辨識度的標志性成果。

華龍網記者 梁浩楠/文

責任編輯:余文欣

華龍網記者 梁浩楠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