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項標志性成果 數字重慶全面實現“一年形成重點能力”目標-華龍網

十項標志性成果 數字重慶全面實現“一年形成重點能力”目標

2024-04-08 11:14:29 來源: 華龍網 聽新聞

數字重慶建設一周年成果新聞發布會現場。華龍網記者 李文科 劉潤 攝
數字重慶建設一周年成果新聞發布會現場。華龍網記者 李文科 劉潤 攝

華龍網訊(記者 梁浩楠 唐雨)4月8日,“這就是重慶”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數字重慶建設一周年成果新聞發布會舉行。中共重慶市委副秘書長、市委改革辦常務副主任、數字重慶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黃朝永介紹,一年來,重慶已全面實現“一年形成重點能力”目標,且全面超預期,梳理出十項標志性成果。

十項標志性成果具體來看:

——基本建成一體化數字資源共享平臺體系

一體化數字資源系統(IRS)建成,全面實現數字資源一站式瀏覽、一攬子申請、一體化配置。

數據資源體系基本建立,5大基礎數據庫迭代完善;若干的專題庫,根據不同的專題需要,把數據歸集建成專題庫;市、區縣、鎮街數據倉全面建成。

“兩端”,“渝快辦”累計辦證量有2.7億件;“渝快政”支撐能力達80萬注冊用戶。

——初步構建了三級貫通的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體系

基本體系初步構建,由橫向和縱向就是共同構成,縱向三個層級市級、區縣、鎮街,橫向設施運行、社會治理等六大板塊。

市帶區縣、區縣帶鎮街格局探索形成,統一設置跑道,區縣、鎮街按照這個跑道去對接;統一設置城市運行指標體系,所有數據按照這個指標體系來收集。按照這樣的方式,通過市帶區縣、區縣帶鎮街,整個一體化就帶起來了,實現了三級聯動。

協同實戰能力明顯增強,20多個應用三級貫通。

——構建形成黨建統領政治能力提升體系

“885”的機制,第一個“8”,指八張報表,包括黨建、經濟、平安、改革、創新、生態、文化、民生報表;

第二個“8”是八張問題清單,把巡視發現的問題、督查發現的問題、審計發現的問題、環保督察發現的問題、網絡輿情反映的問題、安全生產檢查的問題、信訪當中各方面反映的問題等全部統起來,通過數字化應用來驅動,對這些問題進行整改,通過這個整改實際上就把黨的領導力組織力落下去了;

“5”是五項機制,指區縣委書記和部門一把手例會機制、爭先創優賽馬比拼機制、常態化服務基層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機制、領導班子運行評估和群眾口碑評價機制、最佳實踐分析和典型問題案例復盤機制。

開發上線“突發事件直報快響”,實現事件發生的同時,通過數字化應用,實現從基層到區縣、到市里,第一時間立刻就可以獲得這個事件全量準確的及時數據,這就便于黨委政府判斷這個事件的影響,就可以對這個事件第一時間進行處置。

——初步建立現代政府整體智治新機制

整體智治的政府運行機制初步建立,通過數字化應用推動傳統政府轉向現代政府,實現部委辦局協同治理。

智能精準的服務發展能力初步形成。

敏捷高效的協同治理水平明顯提升,比如危巖地災風險管控,涉及到三級協同,市、區縣、鎮街協同,同時涉及到多部門協同。

便捷普惠的政務服務效能大幅增強,上線“一件事”集成服務80件,為老百姓提供便民服務。

——初步探索“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數字經濟新模式

推動重大任務協同落實。重點圍繞制造業“33618”制造業集群,比如打造“數字經信”應用,通過這個應用上線為企業服務。

實現涉企服務多元集成。比如“企業碼上服務”,企業以前要填很多表,現在通過“企業碼上服務”,哪些企業該怎么申請就可以通過這個來實現。

構建風險隱患監管閉環。比如市經濟信息委打造了“瓶裝燃氣智慧管理應用”,實現全市72個液化氣充裝場站和1364個經營點智能管控,可對風險提前感知預防。

——初步構建數字社會為民利民惠民高效精準服務體系

利民方面,比如宜居宜業的能力全面提升。

便民方面,比如就醫、上學等方面通過數字化驅動進行構建?;菝穹矫妫热玑t保、慈善,通過應用使水平不斷提高。

為民方面,包括一些生活服務,通過數字化應用上線,在這方面的效能能夠持續增強。

——以數字文化探索新時代文化強市建設新方式

構建“三情”聯動、“雙網格”聯動機制,通過數字化應用,實現輿情監測、分析研判、聯動處置,全周期進行管理,且可以實現網上網下第一時間聯動,跨部門、跨層級聯動。

初步形成了公共文化數字化服務的能力,比如建立了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服務機制,今后還會進一步推出更多這方面的應用。

提升文化數字化治理效能,包括文明創建、文物保護等方面的一些應用上線。

——以數字法治拓展平安法治一體推進新路徑

維護平安穩定能力不斷增強,比如不斷迭代升級“情指行”以及“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促進公平正義機制迭代優化,比如上線了“執法+監督”應用。法治惠民工作質效明顯提升,公安部門上線了“警快辦”應用,很多事項都可以通過“警快辦”辦理,這樣使得成本大幅度降低,時間也進一步減少。

——系統重塑現代化基層智治實戰體系

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域基層治理體系系統重塑,簡單歸納起來就是“一中心四板塊一網絡”,“一中心”就是鄉鎮街道基層治理中心,網上有一個數字化的治理中心,在鎮街有一個實體的治理中心,二者是融合的;四個板塊是黨建統領、經濟生態、平安法治、公共服務,市里很多信息指令下去,就通過這四個板塊展現出來了;“一網格”是網上網下的網格,通過網格治理就把基層智治變成了智慧的治理,所以基層整體智治是一個新的變化。

重構鎮街、村社、網格三級職責清單責任體系,通過數字化重新理出清單,通過清單落下來,誰的事、哪些事一目了然,老百姓也很清楚,在基層工作的體制內的同志也很清楚,這是一個重大創新。

形成了可視化實戰能力,通過人房地事物一圖呈現、一屏統攬。比如哪里出現了?;沸孤?,通過一圖呈現、通過數字化手段,在指揮大屏上一打開就可以知道泄漏點的位置在哪里,影響范圍是哪些地方,需要控制多大范圍、周邊需要哪些力量物資去支援,整個通過一張圖看得非常清楚。

構建人機交互多跨協同閉環處置機制。

——初步形成數字化引領現代化的話語體系和實踐、理論、制度成果

現代化新重慶建設,人的現代化是最重要的。黃朝永表示,人的現代化首先一定要通過數字化的理念、思路、方法、手段不斷更新,把我們干部的能力提升起來,這樣推進現代化新重慶才有基礎。

人的現代化實現以后,還需要針對數字重慶建設過程中不斷豐富、拓展、完善數字重慶建設的政策體系、制度規范、標準,整套體系都構建起,這樣就形成了數字重慶的知識體系、話語體系、工作體系、能力體系。

“這一套體系是我們數字重慶建設的一個支撐、一個保障。”黃朝永說。

相關專題:

數字重慶建設一周年成果新聞發布會

責任編輯:李茜

華龍網記者 劉潤 華龍網記者 梁浩楠 華龍網記者 唐雨 華龍網記者 李文科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