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 重慶持續深化數字重慶建設-華龍網

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 重慶持續深化數字重慶建設

2024-05-25 11:58:51 來源: 華龍網

中共重慶市委六屆五次全會精神解讀新聞發布會在霧都賓館舉行。華龍網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中共重慶市委六屆五次全會精神解讀新聞發布會在霧都賓館舉行。華龍網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5月25日,中共重慶市委六屆五次全會精神解讀新聞發布會在霧都賓館舉行。

過去的一年,重慶在強化數字賦能,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本次全會又提出要建設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示范區,重慶在這方面會有哪些具體舉措?市大數據發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胡軍國對此進行回答。

胡軍國表示,市委六屆五次全會對“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作出系統部署。市大數據發展局將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續深化數字重慶建設,以數字化改革引領全面深化改革,著力構建完善超大城市治理的知識體系、話語體系、工作體系、評價體系和實戰能力,加快打造引領數字文明新時代的市域范例。重點抓好五方面工作。

——迭代超大城市治理數字底座。

堅持以用促建、共建共享,迭代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提質建設國土空間數據綜合信息系統,全面提升云網、感知、數據、組件等數字資源管理能力,進一步暢通國家、市、區縣、鎮街數據通道,推動數據回流基層、運用實戰,支撐綜合場景集成,打造一批實用實戰重大應用。

完善渝快辦、渝快政服務功能,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推廣“人工智能+”,升級城市運行和治理大模型,支撐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準。

——建立“大綜合一體化”城市綜合治理體制機制。

堅持市級統籌、橫向協同、縱向貫通,構建職能清晰、協同高效、安全有序、多元參與的城市綜合治理新格局。

深化市級統籌,健全城市運行和治理統籌機制,完善機構、隊伍、法規、制度配套政策體系,深化城市微觀治理“一體化”改革。強化橫向協同,健全聯勤聯動工作機制和量化閉環監督評價機制。

突出縱向貫通,明晰市、區縣、鄉鎮(街道)權責邊界和治理事項清單,推動核心業務一體梳理、體征指標一體構建、事件辦理一體流轉,有效提升市、區縣、鎮街三級“一體化”治理水平。

——提升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效能。

堅持邊建邊用邊完善,加快構建數字化履職能力體系,打造三級貫通、多跨協同、一體運行的城市運行和治理智能中樞。

圍繞黨建統領、設施運行、社會治理、應急動員、文明創建、生態景觀、生產生活服務七大板塊,完善實時性、預警性、回溯性和可評性城市體征指標,精準把控城市運行態勢。

健全調度、會商、推演指揮系統,完善“平、急、戰”運行機制,構建感知預警、決策處置、監督評價、復盤改進等城市治理閉環工作體系,形成市、區縣、鎮街三級協同聯動工作格局,確保城市高效、安全運行。

——扎實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迭代完善基層智治體系,健全和落實與“141”體系相適應的鄉鎮(街道)管理體制,強化跨鎮街、跨社區協同,加快形成可視化實戰能力。強化共建共治共享,健全黨建統領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結合的社會治理體系,鞏固網格化管理成果,完善線上線下“雙網格”聯動化解風險機制,持續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全市1031個鎮街、1.1萬個村(社區)、6.5萬個網格的基層力量共建共治,實現“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鎮街、矛盾不上交”。

——全面推進韌性城市建設。

健全城市安全預防體系,加強重大風險監測預警,推行城市治理風險清單管理。健全應急管理機制,加強統分結合、防救協同、上下聯動,形成有效管控突發情況的整體合力。

加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加快數字應急綜合場景建設,系統整合全市應急力量和資源,提升區域聯動救援能力。強化應急應戰一體化保障體系,提高各類城市生命線系統的韌性水平,讓百姓更加安居樂業。

華龍網首席記者 董進 連肖

相關專題:

中共重慶市委六屆五次全會精神解讀新聞發布會

責任編輯:李茜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