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看重慶① | 三個關鍵詞 見證重慶國企“攻出效果”“盤出活力”

2024-07-16 06:00:37 來源: 華龍網

編者按: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將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

一子落而滿盤活。重慶作為西部地區改革先鋒,正奮力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

即日起,華龍網推出“深化改革看重慶”系列報道,展現重慶以深化改革促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一幅新重慶波瀾壯闊的改革圖卷,正鋪展在氣象萬千的神州大地上。

QQ圖片20240715224537

國企改革,無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環,更是國有企業做優做大做強的關鍵所在。

今年初,重慶國資系統圍繞“三攻堅一盤活”開啟改革突破,即,國企改革、園區開發區改革、政企分離改革攻堅,有效盤活國有資產。

7月15日,重慶市屬國企改革攻堅半年推進成效媒體座談會召開,交出一張亮眼“成績單”:截至6月底,重慶市屬重點國企虧損企業階段性減虧309戶、扭虧241戶,進展率86.1%;市屬重點國企完成資產盤活848.2億元,完成全年目標的106%……

這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驅動力”?

重慶水務集團三峽水務公司
重慶水務集團三峽水務公司處理后的達標出水用作市政綠化用水。三峽水務公司供圖

關鍵詞一:止損瘦身

改變國有企業“量大體弱”

5月30日,重慶市大九排水有限公司、重慶市大渡口排水有限公司的法人資格,正式在大渡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注銷。這意味著重慶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水務集團),提前1個月超額完成縮減法人戶數的目標,將開年時簽訂的目標15家,變成了45家。

今年初,重慶市屬重點國企主要負責人與市政府簽訂了《2024年度打贏國企改革攻堅戰目標責任書》,要求圍繞止損治虧、資產盤活、壓減層級等主要改革任務,逐項分解核心量化指標,逐戶壓實企業責任,并要求緊盯月度、季度、年度關鍵時間節點,逐項完成任務。

如何完成?在重慶市國資委研究室主任王剛看來,國企深化改革的難點在于:主責主業定位不清晰、資源分散布局,部分國企虧損企業戶數多;國有資產質量不高、盤活難度大等。因此,改革的首要任務就是治好國有企業“量大體弱”的病根,幫助國企“止損治虧”“瘦身健體”。

重慶水務集團負責人介紹,在改革的過程中,集團結合當前現狀和未來發展的需要,反復研究、論證和修改,先后編制五版專項工作方案,從盡可能減小“瘦身健體”專項工作對集團現有生產運行、經營管理、人員安置等方面影響的角度出發進行改革。

通過改革,集團所屬區縣污水處理企業全部實行廠所車間管理,以區域化整合實現供排水一體管理,以生產單元廠長負責制落實扁平化管理,管理機構更精簡、管理流程更少、運營效率更高、優勢資源更集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積極推進“止損瘦身”的還有重慶糧食集團。針對米業板塊虧損問題,該集團深入推動組織、業務、流程“三重塑”,強力推進健康產業公司吸收合并臻源米業公司工作,將合川米業公司調整為工廠管理模式,形成精簡高效組織,提升決策運轉效率,優化業務流程,合理配置人員,壓縮管理崗人員20%,充實銷售一線人員,大幅降低生產、管理和財務成本。

截至今年6月底,市屬重點國企虧損企業階段性減虧309戶、扭虧241戶,進展率86.1%,高于全年目標要求6.1%;51戶市屬重點國企管理層級全部控制在3級(或合理4級)以內,完成全年目標的100%;計劃壓減法人目標任務232戶,已完成壓減215戶、停止運行9戶,完成全年目標的97%。

重慶市地產集團在國企改革中盤活存量資源建設在辰寓江北區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圖為公寓內部圖。
重慶市地產集團在國企改革中盤活存量資源建設在辰寓江北區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圖為公寓內部圖。重慶市國資委供圖

關鍵詞二:盤活存量

已有資源“亮出來”“用起來”

要讓國企“活起來”,不僅需要“止損瘦身”,還需用好用活已有資源,把蒙了灰的“寶貝”用起來。

比如紅旗河溝汽車站,承載著許多“70后”“80后”的回憶,但在汽車客運量大幅銳減后,資產處于低效利用狀態。

為了讓紅旗河溝汽車站“活起來”,重慶物流集團借助城市更新改造“東風”,為汽車站轉型,并通過重慶聯交所引來一家浙企作為投資合作經營方,將打造一座帶有交通樞紐記憶的博物館型文創主題商業。

這種合作模式,不僅為重慶物流集團節省了6000余萬元項目更新改造投入,還能帶來每年超600萬元的物業運營費,有效盤活存量資源。

這僅僅是一個縮影,重慶多家國企還積極推進在地產、股權等多種資源的盤活。

重慶市地產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張文武介紹,通過深入分析閑置房屋的地理位置和使用功能等內在屬性,集團與專業化運營機構合作,在養老、康養服務等方面拓展新業務,打造的山千院智慧康養生活館、嘉和苑兒童康復中心等已投入運營,累計盤活資產1532平方米。

兩江投資集團引進重慶兩江影視動漫文創園項目,采取“租金+收益提成”合作運營模式,有效盤活閑置8年的兩江智慧創谷項目約6.5萬方資產。該集團還挖掘賽力斯、長安等30余家重點企業租賃需求,實現簡裝房、人才公寓新增出租5500余套,盤活閑置資產10億元,回收資金約2400萬元。

一子落而全盤活!截至目前,重慶屬重點國企完成資產盤活848.2億元,完成全年目標的106%;回收資金288億元,完成全年目標的106.7%。

目前,重慶國有企業正用好國資優勢,逐步突圍,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重慶機電集團旗下的重慶水泵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現場
重慶機電集團旗下的重慶水泵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現場。重慶市國資委供圖

關鍵詞三:提質增效

科技創新激發國企內生動力

科技創新,也是國企深化改革的關鍵詞。重慶正以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為契機,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推動“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提質增效。

6月下旬,國務院國資委公布“雙百行動”“科改行動”2023年度專項考核結果。其中,重慶機電集團旗下的重慶水泵廠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重泵公司)、西南計算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西計公司)雙雙獲評“科改企業”標桿。

重慶機電集團改革與資本部部長衡逸介紹,這兩家獲獎公司的共同點是科技創新。作為重慶裝備制造業的龍頭,重慶機電集團共擁有21個技術中心和10個博士后工作站,構建起“集團研究院(含歐洲協同創新中心)+4戶產業工程中心+17戶企業技術中心”的三級創新體系。

“今年,我們已下達全集團技術創新項目113項,其中產品開發項目95項,技術研究項目18項。”衡逸介紹,今年上半年,機電集團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4.7%,新增訂單同比增長24.6%,研發投入強度4%,全員勞動生產率同比增長18.1%。

重慶渝富控股集團旗下川儀調節閥有限公司的原材料智能倉儲系統
重慶渝富控股集團旗下川儀調節閥有限公司的原材料智能倉儲系統。重慶市國資委供圖

狠抓科技創新機制,加快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近年來,重慶深入實施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工程,聚焦構建“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416”科技創新布局,大力推進企業智改數轉。

重慶化醫集團“合成氨馳放氣深冷技術”實現進口替代;中國四聯集團依托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開展5G無線壓力變送器“卡脖子”技術攻關,產品已成功接入中韓石化DCS系統;高速集團所屬首訊科技公司入選全市龍頭型企業,并聯合華為公司成立“重慶高速國產自主聯合創新實驗室”,攜手推進智慧高速業務創新和標準制定……

重慶市國資委科技創新處處長袁超介紹,截至目前,市屬國企擁有國家級創新平臺32個,市級創新平臺244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創新研發平臺全覆蓋。

激發企業改革內生動力,持續營造國資國企事業新氣象。重慶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劉嘉熠表示,接下來,重慶將對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以建立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為主線,開展“三改一加強”(改革、改組、改造和加強管理)專項行動,加強與央企、民企、外企聯動發展,培育形成新的增長點,謀深抓實改革攻堅“后半篇文章”。

華龍網 陳雨 董進/文

責任編輯:伊永軍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