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三中全會系列評⑦ | 既放活又管住 實現市場黃金平衡
2024-07-22 20:16:27 來源: 華龍網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核心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把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上,而改革的框架重點包括,提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放得活”與“管得住”,非常生動形象準確,可以說是抓住了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靈魂,這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前者指政府減少對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放手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市場通過價格機制、供求關系和競爭機制來自動調整資源的分配,使資源流向效率最高的領域。這種機制能夠激勵企業創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從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通俗講就是“做大蛋糕,實現效率的最大化,用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多的產出”。
后者強調了政府調控的必要性,當市場失靈,無法有效調節或解決某些問題時,就需要政府進行干預和調控。政府需要準確判斷市場失靈的類型和程度,并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來加以糾正。例如,對于公共物品供給不足的問題,政府可以直接提供或鼓勵經營主體參與提供;政府還可以通過立法、執法和監管等維護市場秩序和公平競爭環境。這包括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市場秩序穩定等。通俗講就是“分好蛋糕,實現效益的公平化,讓所有人都能公平地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
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市場黃金平衡框架原則,旨在通過靈活的市場機制與有效的政府調控相結合,實現經濟的高效運行與社會的和諧穩定。該松則松,當緊必緊,忙而有序,活而不亂,從而激發全社會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發展獲得巨大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我們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中國式現代化應當而且能夠實現活而不亂、活躍有序的動態平衡?!薄吧鐣卫硎且婚T科學,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濤洶涌也不行。”
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政府和市場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兩只手”。政府要當好“守夜人”和“引路人”,在市場管不了或管不好的地方發揮作用,比如超前規劃、科學引導、彌補市場失靈、維護宏觀經濟穩定等,確保經濟不偏離方向,不陷入混亂。而市場則要充分發揮其決定性作用,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等機制自由配置資源,激發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這就像一場優雅的舞蹈,政府和市場需要默契配合,各自發揮長處,既不過度干預讓市場失去活力,也不放任自流導致混亂無序。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的活而不亂、活躍有序,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向前發展。社會治理也是同樣的道理,要找到松緊適度的平衡點,既不過于嚴苛束縛發展,也不過于寬松導致失控。
繼十八屆三中全會定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后,二十屆三中全會又把既“放得活”又“管得住”作為改革的框架重點提出,再一次強化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特色和力度,結合我們最緊迫的任務要求,到2029年要完成全會提出的300多項改革任務,到2035年要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給出的期限分別是5年、11年,說明我們越來越動真碰硬,越來越著力于在根上解決突出問題,去破除和掃清深層次的矛盾和障礙,在市場黃金平衡原則中,不再陷入基礎理念之爭,而要掌控一套嫻熟的規律,實現思想理論創新,尤其將法治環境不斷優化,用整體和系統集成的觀念內化固化,描摹出一張嶄新的藍圖,使其成為我們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根本遵循。
作者:楊光志
責編:楊洋
審核:王梅
華龍網兩江評投稿郵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責任編輯:邵煜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