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2024-07-24 06:42:10 來源: 華龍網-重慶日報 聽新聞
主持人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唐琴 佘振芳 夏元
受訪嘉賓
市經濟信息委黨組書記 王志杰
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 曾菁華
綦江區委書記 尹國喜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朱華榮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必須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改革,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激勵約束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如何通過改革來推動高質量發展,一起來聽聽相關市級部門、區縣和重點企業負責人的看法。
健全體制機制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近年來,重慶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
如今,重慶功率半導體產量躍居全國第三,新能源汽車產量提升至全國第四,航空風擋玻璃、微晶納米電子玻璃等先進材料填補國內空白,全市戰新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升至34.2%。“下一步,重慶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適配需求、引領需求、創造需求,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提供更高質量供給。”王志杰表示,重慶將加快推進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的改革,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做強做大“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著力推動“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與“416”科技創新布局深度融合,加快建設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曾菁華表示,市國資委將圍繞全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和“416”科技創新布局,加快國企主責主業核定、核心功能重塑,推動國有資本“三個集中”,推進文旅產業等多個領域進行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謀劃推進一批重大項目,結合高層次人才引進推進科技創新,推動傳統產業“數改智轉”,培育渝字號國企品牌,加速推動國企產業更新,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綦江也將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制約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尹國喜介紹,當前,綦江正全面融入全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落細落小“2+4+N”細分賽道,瞄準輕合金材料、智能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不動搖,發展壯大食品加工、裝配式建筑、信息安全、天然氣化工四大特色產業,布局未來能源、生物制造等戰新產業,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加速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作為激活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新動能的重要力量,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依托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企業整體向高質量發展轉變。“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穩步增長,產銷規模已連續15年持續保持全球第一,產品結構呈現新的變化,新能源、智能化產品爆發式增長?!敝烊A榮表示,長安汽車先于行業謀劃,相繼推出“香格里拉”“北斗天樞”“海納百川”三大計劃,布局長安啟源、深藍汽車、阿維塔三大智能電動品牌。比如,2023年,長安汽車全年推出全新新能源產品7款,其中阿維塔12、深藍S7、長安啟源A07等成為現象級產品。2024年,長安汽車繼續強化新能源譜系,將陸續推出深藍G318、阿維塔15等八款全新產品。
深化改革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近年來,重慶著力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產業模式和企業組織形態變革,健全提升優勢產業領先地位體制機制。數據顯示,重慶規模工業研發投入強度居全國第四,兩化融合發展指數居西部第一,單位增加值能耗低于全國平均10%左右。
王志杰表示,未來,重慶將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方面深化改革,加快以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著力構建“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核心場景,通過“技改專項貸”等深入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全面促進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綠提”,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比如,長安汽車就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改革與發展整體布局。朱華榮介紹,當前,長安汽車正大力推進能源結構改革,重慶魚嘴、合肥、河北基地已建成光伏電站合計約79MW,自發自用綠色清潔能源,全年共計消納綠色電力5760萬度,實現降碳5萬噸;積極參加市場化綠色電力交易,響應地方政策號召購入綠色電力300萬度,實現降碳0.2萬噸。
2023年,長安汽車共計消納綠色電力5760萬度,實現降碳5萬噸;開展低碳技術研究與應用開發,掌握核心技術100余項,企業平均單車碳排放強度同比下降6.5%。預計到2025年,公司將實現萬元產值綜合能耗降低15%,萬元產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8%;2030年實現萬元產值綜合能耗降低20%,萬元產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30%。
鞏固拓展
“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成果
推動現代化新重慶實現高質量發展,有不少“難關”要過,“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就是其中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近年來,重慶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鞏固拓展‘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成果,加快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國有企業?!痹既A表示。
曾菁華介紹,當前,重慶正打好“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殲滅戰,以深化落實“三清三減三增”專項行動為抓手,9月底前全面掃清“戰場”,盡可能多超額完成“止損治虧”、資產盤活、瘦身健體等改革攻堅目標任務,筑牢國企高質量發展基石。
綦江瞄準“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率先打響園區開發區改革攻堅戰,入選全市基層改革典型案例,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尹國喜介紹,當前,綦江建立“1個管委會+1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N個實體運營公司”平行運行管理體系,實現“一區多園、一套班子”。同時,該區下放項目備案、土地招拍掛等97項審批事項,90%以上事項由管委會獨立實施,審批時間從158天壓縮到40天,基本實現“一章管審批、辦事不出園”,1—4月制造業企業畝均稅收增長85.51%、位居全市第三。
突破難點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方面深化改革,既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難點。
“當前,重慶正深入實施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一條龍’推動產業基礎再造,對接實施好建設國家戰略腹地和關鍵產業備份部署,持續鍛長板、補短板、塑新板,在國家所需之處貢獻更多重慶所能?!蓖踔窘苷f,重慶正持續發揮大企業和鏈主企業在技術、標準、資金、人才等方面的優勢,發揮中小企業在產業創新、強鏈穩鏈中的支撐作用,支持中小企業深度融入大企業和鏈主企業的供應鏈。
尹國喜表示,綦江正持續深化政務服務模式創新,迭代升級“模擬審批”等改革舉措,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持續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搶占未來產業競爭制高點,進一步提高供給質量,突破供給約束的堵點、卡點、脆弱點,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競爭力和安全性。
汽車行業產業鏈長,也是典型的全球化分工產業,在當前環境下,可能面臨供應鏈風險?!盀榇?,長安汽車加大關鍵核心部件自主開發力度,持續推進關鍵核心部件技術攻關,推進國產替代,不斷強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敝烊A榮說。比如,長安汽車目前與國際、國內800余家一流零部件企業合作,建立互信、透明、協同的合作關系,圍繞“產品最優”“成本最低”“柔性最強”“關系最鐵”,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新型供應鏈。
責任編輯:鄧旻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