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報圓桌會 | 完善制度體系 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華龍網

重報圓桌會 | 完善制度體系 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

2024-08-01 09:17:48 來源: 華龍網-重慶日報

主持人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張莎 黃喬 李珩

受訪嘉賓

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 張維斌

市人力社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夏楊松

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徐松強

市社會保險局黨委書記、局長 楊尚彬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必須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

重慶如何推動改革落實落細,重慶日報邀請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探討。

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

打造高質量充分就業先行區

就業是民生之本。市人力社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夏楊松表示,重慶將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打造高質量充分就業先行區。

“我們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和經濟運行合理區間的下限,在制定經濟發展規劃、出臺產業政策時,就開展就業影響評估。”夏楊松說,我市將積極引進和培育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每年新增就業60萬人以上;建設高質量充分就業區縣、社區(村),將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

夏楊松表示,為打造西部就業創業首選之城,重慶正在深入實施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行動,加大崗位、政策、服務、環境留人力度,力爭到2027年促進150萬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

重慶還圍繞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需求,推進人力資源市場、零工市場、“家門口”服務站規范化、標準化、智能化建設,充分發揮農民工駐外辦事機構和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作用,推動公共和市場資源優勢互補,暢通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

此外,重慶將開展政策績效評估,動態調整優化就業補貼政策,對“兩群”地區適當傾斜,推進實現“免申即享”“直補快辦”;構建就業創業能力提升機制,全面推行“培訓+就業”組訓模式,提升培訓與重點產業匹配度85%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將通過創新數字賦能服務模式,打造高效公平的要素配置場景。夏楊松說,具體來講,重慶將打造高質量就業綜合場景,集成重點群體、企業用工、失業風險預警、就業資金監管等多跨協同、三級貫通的應用場景,推行精準識別、主動服務、閉環管理新模式,賦能高質量充分就業,暢通人力資源要素流動渠道。完善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推進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

加快構建全民高質量參保體系

持續提升社保經辦服務效能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提出了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重大目標?!笔猩鐣kU局黨委書記、局長楊尚彬說,近年來,重慶社保以改革促發展、以統籌惠民生,全面發力、重點突破,形成了多點開花的良好局面。

比如,率先實現川渝兩地養老保險關系轉移資金定期結算全險種覆蓋,率先建立職業傷害人員勞動能力鑒定結果跨區互認工作機制,率先打造“總對總”社銀合作新模式;率先實現征地安置對象養老保險繳費補貼和城鄉居民養老待遇“免申即享”,形成“參保直通車”“樂享退休”“工傷無憂”等一批具有重慶辨識度的社保經辦服務標志性成果。

楊尚彬表示,下一步,我市將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始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充分發揮改革牽引推動作用,持續激發社保服務發展的新動能。一是加大改革力度。加速推進建立職業年金計劃分類管理機制,探索建立跨省市社保服務新機制,開展定期結算擴圍,推動渝粵、渝桂等重點區域間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業務協同。

二是加快工作進度。加快構建全民高質量參保體系,持續聚焦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強化“險種+部門”數據協同精準擴面,建立金融助力養老保險參保機制,著力解決“漏保”“脫?!薄皵啾!眴栴},推動法定人群全覆蓋。

三是加力惠民效度。迭代升級“渝保渝快”社?;菝穹阵w系,加快推動“退休一件事”、“131”資格認證服務體系優化升級,逐步擴大“工傷服務一件事”試點,加速“三進三送”“保哥保妹先鋒隊”等具有重慶辨識度的社保特色品牌建設,持續提升社保經辦服務效能。

縱深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不斷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福祉

“我們將貫徹落實‘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的重要論斷,圍繞‘看病難、看病貴、看病煩’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不斷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福祉?!笔行l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維斌說,一是深入實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公共衛生體系,促進社會共治、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提升監測預警、風險評估、流行病學調查、檢驗檢測、應急處置、醫療救治等能力。推進“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改革,促進醫療、醫保、醫藥統一高效的政策協同、信息聯通和監管聯動;持續打擊不合理檢查、不合理治療、不合理用藥、不合理收費等行為。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建立以醫療服務為主導的收費機制。

二是實施優質醫療資源靠近老百姓改革。按照“建村、實鄉、強縣、精市”原則,推進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緊密型區縣域醫共體建設。探索現代社區健康服務新模式,完善以牽頭醫院為指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為主體、家庭醫生團隊為支撐的現代社區健康服務體系;推動數字醫療、醫養服務等健康服務新模式,滿足群眾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需求。

三是不斷強化人才科研數字化改革。實施衛生健康高峰人才攀登計劃,開展國家級頂尖人才擴增、市級領軍人才擴優、中青年骨干人才擴面、西部高層次人才引智賦能平臺建設等四項行動,加大高層次人才引育力度。實施醫學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計劃,建設高能級醫學科技創新平臺,實施重大科研項目攻關,打造西部醫學科研轉化平臺。實施數字健康建設迭代升級計劃,加快“全民健康”綜合場景建設,集成“一人一碼、醫檢互認、云醫”等應用。

四是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和激勵機制,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加強普惠育幼服務體系建設,支持用人單位辦托、社區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點等多種模式發展,多渠道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不斷提升托位使用率和服務質效。

大力實施渝悅養老行動

建設十五分鐘便民養老服務城市

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松強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培育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健全公辦養老機構運營機制,鼓勵和引導企業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推進互助性養老服務,促進醫養結合。市民政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堅持統籌布局、一體推進,普惠可及、覆蓋城鄉,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進一步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擴大養老服務供給、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確保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

他表示,我市將大力實施渝悅養老行動,健全區縣、街鎮、村(社區)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深化“機構建中心帶站點進家庭”模式,積極發展老年助餐、助醫、助潔、助浴等服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需求。大力發展社會養老機構,推動醫養、康養融合發展,逐步形成“兜底有保障、普惠有供給、高端有選擇”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徐松強說,到2027年,全市養老服務床位數將達到24萬張,護理型床位占比將達到65%,65歲以上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覆蓋率將達80%;到2029年,全市養老服務床位數將達到25萬張,護理型床位占比將達到70%,65歲以上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覆蓋率將達85%,基本建成十五分鐘便民養老服務城市。

責任編輯:鄧旻璐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