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風正勁 “渝”躍潮頭② | 新質生產力加持 重慶加速釋放工業經濟發展新動能

2024-08-09 06:00:00 來源: 華龍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這為我們改革體制機制推進新型工業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根本遵循?!笔薪洕畔⑽嘘P負責人表示。

作為全國六大老工業基地之一,重慶擁有全部31個制造業大類行業,產業門類齊全,產業基礎扎實。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保持高位運行,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位居全國第5位。

亮眼“成績單”的背后,離不開重慶一系列改革舉措的深入推進,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渝貨”包機出海。西永綜保區供圖
“渝貨”包機出海。西永綜保區供圖

上半年工業經濟“三進三新”

規上工業增加值全國第五


今年以來,全市積極培育工業經濟新質生產力,持續推動轉型升級,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長足發展,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增長。

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大類行業中,近7成行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特別是汽車產業增加值增長30.3%,成為全市工業增長的主要支撐,材料產業、消費品產業也表現搶眼,兩者增加值均實現6%左右的增長。

美心集團智能生產線。企業供圖
美心集團智能生產線。企業供圖

整體來看,重慶工業經濟呈現出“三進三新”特點:

“三進”體現在,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排名全國第5位,主要指標實現爭先進位;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集群增加值增長24.8%,“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加速進位;

新推動實施數字化改造項目256個,“上云上平臺”企業數量超過13萬戶,數實融合順勢進位。

“三新”則體現在,招商引資有新舉措:打造“招商引資一張圖+招商投資一件事”招商新格局,全市新簽約招商項目1342個、正式合同額6831.8億元;

科產融合有新成效:孵化“硬科技”企業57家、建成制造業中試平臺60個、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2.8%;

改革賦能有新進展:深入推進制造業畝均論英雄改革,畝均稅收增速達14.3%,全面實施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改革,上半年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38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86家。

賽力斯汽車的生產車間。企業供圖
賽力斯汽車的生產車間。企業供圖

向高、向智、向綠

厚植高質量發展底色


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根基。

今年以來,重慶緊扣建設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總體目標,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提質增效,聚力打造“33618”制造業產業集群體系,重慶制造業擁抱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特征正逐步顯現。

以“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中的萬億級主導產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例,今年以來,重慶汽車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網聯化、集群化、綠色化趨勢更加明顯,呈現出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

走進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超過3000臺機器人協同作業,實現了關鍵工序100%自動化和24小時質量自動在線監測,其萬噸級一體化壓鑄機確保了制造精度,助力產品品質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長安汽車與華為、聯通等企業深度合作,建成全球領先的全域5G數智化工廠,廣泛應用5G、AI、數字孿生、光伏發電、整車軟件一體封測等先進技術40余項,實現制造效率提升20%、成本降低20%、能耗降低19%。

工作人員檢查工藝情況。長安汽車供圖
工作人員檢查工藝情況。長安汽車供圖

據統計,目前,全市汽車行業已建成數字化車間340個、智能工廠50個、創新示范工廠11個、5G+工業互聯網先導應用和5G全連接工廠12個。

高端化方面,重慶持續推出深藍、阿維塔、問界等中高端品牌,實現產品“換道超車”。其中,問界M9自上市以來,大定超過11萬輛,銷量穩居國內50萬元以上豪華車型第一,打破國外品牌在我國豪車市場的壟斷,創造中國豪華車型銷售新紀錄。全市20萬元以上車型合計產量達到29.4萬輛,同比增長132.4%,占比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2.1個百分點,“重慶造”汽車形象煥然一新。

在推動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加快向新能源化轉型的同時,重慶也在加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進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今年上半年,全市推廣新能源汽車10.05萬輛、同比增長40.56%;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達到53.5萬輛;同時啟動建設便捷超充城市,在中心城區打造“1公里超充圈”,建設覆蓋全市范圍的便捷超充基礎設施網絡。截至6月底,已建成超充站167座,在建313座;建成超充樁363個,在建396個。

新能源汽車產業僅僅是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全市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步伐,集成電路、液晶顯示屏等新興產業高速增長,對拉動全市工業經濟增長形成有力支撐。

兩江軟件園全景。兩江產業集團供圖
兩江軟件園全景。兩江產業集團供圖

強化工業主引擎作用

努力實現工業經濟“全年紅”


上半年,重慶工業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鞏固,實現“半年進”目標,接下來,重慶又將如何發力?

市經濟信息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強化工業主引擎作用,聚焦促進工業投資,加速釋放增長新動能;聚焦鏈長鏈主企業招商,加快形成集群新優勢;聚焦強主體優服務,大力培育高新技術、科技型和專精特新企業,努力實現工業經濟“全年紅”。

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西永綜保區供圖
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西永綜保區供圖

今年三季度,重慶將繼續錨定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緊抓工作落實、強化監測調度、抓實項目建設、發力招商引資、加快產業升級、推進改革突破,以決戰決勝的爭先姿態做亮“工業報表”,力爭三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工業投資增長14%。具體從12方面入手:

發揮好工業主引擎作用,為全年目標任務完成奠定堅實基礎;

聚焦重點大區、重點行業、重點問題精準開展調度;

做好補鏈強鏈文章、堅持沿鏈聚合集群發展和前瞻謀劃布局未來產業,做強做大“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

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完善頂層制度設計,大力發展數字產業,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夯實數字底座,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抓好項目對接梳理,加強系統研究謀劃,提升招商質量,提高成果轉化效率;

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打造千億級檢驗檢測產業集群,深化全球設計之都建設,繁榮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深化推動制造業畝均論英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和制造業綠色變革等重點事項改革;

大力培育優質市場主體;

精準服務企業,落實服務企業專員制度,用好“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平臺,全方位保障企業要素需求;

舉一反三抓好突出問題整改;

守牢政策底線、生態底線、安全生產底線和廉潔底線。

改革釋放新動能,重慶正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增強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不斷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推動力、支撐力。

華龍網記者 梁浩楠/文

相關報道

改革風正勁 “渝”躍潮頭① | “重慶服務”領漲全國的背后

責任編輯:劉艷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