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綠色脈搏 煥新美麗中國 | “綠動”山城 美麗重慶-華龍網

觸摸綠色脈搏 煥新美麗中國 | “綠動”山城 美麗重慶

2024-08-14 06:00:31 來源: 華龍網 聽新聞

長江巫山曲尺鄉段碧水如畫。重慶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長江巫山曲尺鄉段碧水如畫。重慶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生態興則文明興。進入新時代,生態文明發展成為一道必答題。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聚焦建設美麗中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地處長江上游和三峽庫區腹心地帶的重慶,如何走好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之路?

第二個全國生態日到來之際,來看這份寫在綠水青山間的重慶答卷——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提升城鄉風貌整體大美、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等重點任務,全力打造更多具有重慶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標志性成果,加快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

生態治理后的酉陽疊石花谷景區。受訪者供圖
生態治理后的酉陽疊石花谷景區。受訪者供圖

生態向“綠”

山城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立秋時節,漫步酉陽疊石花谷景區,每一步都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生動的自然畫卷之中:五彩斑斕的玫瑰花在陽光照耀下競相綻放,與錯落有致的疊石景觀交相輝映。玫瑰花田旁,粉黛亂子草迎風飛揚。

很難想象,這里曾是土壤覆蓋率不足30%、巖石裸露率超過70%的重度石漠化荒山。酉陽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生態修復科科長陳慶歐介紹,經過石漠化整治和生態修復后,這里搖身一變,成為了集疊石地質展示、花海觀光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網紅景區,走出了一條石漠化荒山變景區、“美麗經濟”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如果說“治山”讓荒山變“青山”,山城披“綠衣”;那么“治水”,則讓碧波重現,勾勒出一江碧水向東流的美麗畫卷。

走近黔江區小南海,湖水碧綠清澈,兩岸青山連綿。微風吹過,湖面蕩起層層漣漪。登高遠眺,山、水、峽、島融為一體,描繪出如詩如畫般的美麗湖景。

小南海位于阿蓬江右岸一級支流段溪河的上游。依托獨特的堰塞湖景觀,2017年前,小南海景區旅游收入保持在4000萬元以上。這里也是黔江3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之一,具有重大的生態和民生意義。然而,隨著旅游開發不斷深入,當地環境逐漸被破壞,小南海的生態承載力逼近極限,一度威脅到飲用水源地的安全。

如何恢復小南海生態,保護飲用水源地?2018年,黔江決定讓旅游為生態讓路,忍痛關閉小南海旅游景區。黔江區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印正友介紹,當地關閉了鳳凰碼頭和應急吊橋,49艘游船全部封存,新建了3個污水處理廠和30公里污水管網。小南海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范圍內的8家農家樂也被同步關閉。

經過一系列治理,小南海的水越來越清澈。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小南海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及以上。

小南海重現湖光山色是重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守護碧水青山的生動實踐。近年來,重慶各區縣也在不斷發力守護綠水青山。

彭水恢復自然岸線、嚴查工業污染、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郁江水質從嚴重污染到逐步穩定達到Ⅱ類及以上。璧山從源頭治理污染,新建水利設施,建設海綿城市,璧南河全面消除了Ⅴ類及以下水質,已成為城市居民休閑觀光的“風景區”。南川治理磷石膏堆場,系統治理亂建、亂排、亂占,大溪河水質均穩定保持在Ⅲ類及以上……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重慶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163天,同比增加6天;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3微克/立方米;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保持為Ⅱ類,74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8.6%。

越來越多的綠色在巴渝大地蔓延!如今,綠水青山藍天正成為重慶“高顏值”和“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

南川山水村風力發電項目。國網重慶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供圖
南川山水村風力發電項目。國網重慶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供圖

工業逐“綠”

繪就經濟高質量發展綠色藍圖

近日,重慶祥眾再生資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祥眾公司)的生產車間里一片忙碌。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將鋼渣綜合處理后磨細制成一種新型建筑材料,等量取代水泥應用于各種混凝土中。這種新型建筑材料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和耐久性,能耗只有水泥的16%,價格遠低于水泥。2011年,巴南區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祥眾公司,企業當年就實現了發展預期。

然而,高產量也給當地生態環境帶來了傷害。祥眾公司原廠位于巴南區麻柳嘴鎮梓桐村,這里靠近長江,噪聲、粉塵更讓當地村民叫苦不迭。2016年12月,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期間,該公司因噪聲、粉塵等問題被市民集中投訴,被要求關停、限期搬遷拆除。

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來一時的經濟發展,這條路注定是走不通的。那么,如何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幫助企業綠色發展?巴南的解題思路是:將祥眾公司搬遷至巴南國際生物城工業園區內,同時引導和監督企業改進生產線,讓企業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如今,在巴南國際生物城工業園區內,祥眾公司的新廠設計年產量可以達到200萬噸,產值約5億元。原廠址所在的梓桐村,大貨車不再繁忙穿行,復耕復綠,山清水秀,詩意恬靜。

工業逐“綠”的不只是巴南。作為工業重鎮,近年來,重慶一直在積極“碳”尋新賽道,發展綠色低碳工業。

在南川區山水村的群山之上,一架架大風車高聳入云,每當風和日麗之時,徒步或自駕前來欣賞風景和“大風車”的游人絡繹不絕。這是國網重慶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響應綠色發展號召建設的風力發電項目。

打造“新渝電”服務“新重慶”,近年來,國網重慶綜能公司立足于新能源開發,通過集成光伏、蓄冷蓄熱、多聯供、天然氣發電及能源梯級利用等技術,打造全數字化、全智能化和低碳、低耗的“兩全·兩低”綜合智慧生態能源系統,建成了沙坪壩區人民醫院井雙院區分布式能源、國復長壽分布式能源項目等多能互補典型項目9個,在緩解能源供需矛盾的同時,降低用戶綜合用能成本。

在奉節,華電國際奉節發電廠投資約5.9億元用于環保設施建設,同步配置了“低低溫靜電除塵器、煙氣脫硫裝置、煙氣脫硝裝置、工業廢水處理設施、噪聲防治設施、煤場及輸煤系統抑制煤塵設施”等環保措施。投產至今,在履行“按證排污”的基礎上,積極踐行減排控排,實現了煤炭的高效利用,全廠廢水綜合利用。

工業逐“綠”,繪就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綠色藍圖。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33家、國家級綠色園區12個、綠色供應鏈17條,綠色制造體系基礎進一步夯實。

環保酵素制作工場內,社區居民正在了解如何制作環保酵素。華龍網 陳雨 攝

生活追“綠”

綠色低碳融入老百姓生活日常

“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重慶,發展的每一步都書寫著“人與自然”的生態答卷。

“六斤水,六兩糖,一斤八兩蔬菜果皮,按照1:3:10的比例裝進桶里,擰緊蓋子放三個月,做出來的環保酵素好用得很?!痹谖挥谥貞c市南岸區花園路街道南湖社區的環保酵素制作工場內,環保志愿者韓維正在教社區居民如何利用廚余垃圾制作環保酵素。“環保酵素可以用作清潔劑、空氣凈化劑、除蟲劑、有機肥料等,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表n維說。

日常生活中會產生大量廚余垃圾,這些垃圾易腐爛,不僅容易招致蚊蠅,還會散發異味,居民意見很大,社區也不好處理。為破解廚余垃圾分類處置難題,2018年9月,南湖社區探索建立了環保酵素制作工坊和體驗展示中心,利用廚余垃圾制作環保酵素。

在利用工坊規?;谱鹘退氐耐瑫r,南湖社區還組織社區居民因地制宜,以家庭為基地參與環保酵素制作。68歲的段厚陽每天都會到制作工廠擔任志愿者,“許多家庭都參與進來了,不僅解決了瓜果菜皮的腐爛生蟲問題,垃圾堆放點的異味也消失了?!蹦壳埃虾鐓^已有300余戶居民參與環保酵素制作,每天消耗瓜果菜皮200余公斤。

讓廚余垃圾“變廢為寶”只是重慶綠色生活的“冰山一角”。近年來,重慶加快推進“無廢城市細胞”建設,緊密結合本地實際,明確目標,細化任務,持續提升城市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全市“無廢城市”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在重慶工商大學,校內菜鳥驛站積極推進快遞包裝循環使用,設置快遞包裝綠色智能箱及IOT設備,開辟了線上線下綠色物流陣地,引導師生取件后留下快遞紙箱循環利用。

綠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風,離不開綠色理念的宣導。近年來,重慶通過開展大學生綠色創新學習實踐活動,舉辦“高校生態文化周”,把綠色教育融入高校教育。此外,重慶還走進社區、園區、鄉村、學校,開展環保微宣講,讓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態價值觀唱響巴山渝水的每個角落。

步履不停,建設美麗重慶!新征程上,重慶將不斷把生態文明建設推向前進,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先行區。

華龍網 陳雨 林楠/文

責任編輯:伊永軍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