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風正勁 “渝”躍潮頭?|用新職業支撐就業 重慶新就業形態從業人數已達269.4萬

2024-08-21 06:00:01 來源: 華龍網

職業技能大賽選手正在比賽。重慶市人力社保局 供圖

華龍網訊(記者 姜念月)就業是民生之本,一直以來就業工作都是黨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中指出,要完善就業優先政策,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

用新職業支撐就業是條“新賽道”。接下來,重慶市人力社保系統將不斷開發利用新職業,保持新職業整體發展良好勢頭,進一步激發新職業吸納、穩定和支撐就業的潛能。


發展勢頭良好

新就業形態從業人數達到269.4萬人


想要“跑”出好成績,人才是基石。據了解,重慶新職業整體發展勢頭良好,正逐漸發展成為吸納就業的中堅力量。

記者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獲悉,目前,重慶市新就業形態存量持續鞏固。平臺經濟衍生的新就業形態從業人數達到269.4萬人,占我市總就業人口的16.1%。此外,增量不斷涌現?,F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新質生產力關聯崗位增長明顯,1-6月,全市人力資源市場新發布招聘崗位287.28萬個,其中先進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三類重點產業需求分別為4.65萬人、38.00萬人、33.67萬人,合計占總需求的26.57%。公共就業服務平臺“渝職聘”監測數據顯示,今年現代服務業新發布招聘崗位21.07萬個,同比增長26.76%。

“根據基層調研情況和已有數據分析研判,我市新型生活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現代制造業呈明顯發展態勢?!敝貞c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仍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具備成為未來支撐就業基本盤的潛力。

大賽現場選手正在介紹項目。重慶市人力社保局 供圖
大賽現場選手正在介紹項目。重慶市人力社保局 供圖

擴大就業容量

五大舉措顯扶持“誠意”



要實現用新職業支撐就業,擴大容量迫在眉睫。對此,重慶市人力社保局已經實施了一系列舉措。

在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方面,加大了對帶動能力強的工程項目、投資項目的引入,“免申即享”“直補快辦”兌現各類就業補貼政策,鼓勵和支持企業穩崗擴崗。

在促進產業就業聯動方面,全量收集行業企業空缺崗位,動態發布“急需緊缺招聘崗位”“急需緊缺職業(工種)”兩個目錄,實施定向、訂單培訓,開展精準推送匹配。

在拓展鄉村新職業崗位方面,培育發展縣域經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村電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等富民產業發展。

在支持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方面,完善就業政策體系,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傾斜,增強其創造和穩定就業崗位能力。推廣“穩崗貸”金融產品,支持其穩崗擴崗。

此外,還鼓勵多渠道靈活就業,為此加快推動了網絡零售、移動出行、線上教育培訓、互聯網醫療、在線娛樂等行業發展,大力發展夜市經濟,為勞動者提供就近就地的新職業就業機會。引導零工市場規范發展,促進靈活就業供需高效對接。


“花式”引導就創

今年已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供崗位89萬個



政策有了,如何引導青年群體從事新職業?對此,重慶市人力社保部門展開了一系列“花式”操作。

從事新職業,要先讓人才留下來。為引導青年群體留渝來渝,今年,重慶市政府制定出臺《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行動計劃》。圍繞“崗位留人、政策留人、服務留人、環境留人”,每年新增投入2.23億元,實施15項政策措施,促進未來四年150萬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在渝就業創業。

今年以來,重慶市部門已舉辦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共413場次,建立10個就業服務工作站,每周舉辦留渝來渝對接服務活動,促成校企合作40余項,推介創業項目100余個,現場提供優質崗位1.5萬個。全市公共人力資源市場舉辦招聘會1596場次,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供崗位89萬個。促進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23.3萬人,同比增長12.5%。

此外,重慶市人力社保部門還完善了新職業培訓評價體系。制定新職業培訓、評價補貼政策,按照緊缺程度和層次等級,給予最高200元/人.天的培訓補貼和200元至650元/人的評價補貼。

全面推進新職業等級評價,備案38個新職業等級評價機構和認定項目,先后開展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連鎖經營管理師等新職業技能等級認定2.1萬人次。開發“火鍋料理師”新工種及國家職業標準,發布新專項職業能力考核項目88個,開展新職業的技能人才評價2萬余人次。

以培育和發展數字技能、綠色經濟、康養服務等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為方向,以打造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為重點,結合地方特色產業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等的技能人才培養需求,組織行業協會、企業、職業院校、培訓評價機構等開發了118個新專項職業能力考核項目、考核規范,面向全市公布。

組織企業、職業院校、培訓機構共同開發52個新職業地方培訓標準、考核標準和考核試題,全面規范課程體系、知識要點、技能要求和考核形式、教材師資、場地設施等具體要求。完善師資管理制度,建立新職業培訓講師庫,組織4000余名職業院校、培訓機構教師和企業一線專家參加互聯網營銷師、供應鏈管理師等40余個新職業講師培訓班。

開展了針對戶外勞動“奔跑者”群體的工傷保險政策及工傷預防專題培訓與講座。重慶市人力社保局供圖
開展了針對戶外勞動“奔跑者”群體的工傷保險政策及工傷預防專題培訓與講座。重慶市人力社保局供圖

未來有“挑戰”

三方面值得下功夫研究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新職業要在產業轉型過程中創造、承接更多的就業增長空間,也面臨一些挑戰,對此,重慶市人力社保部門也準備了一系列應對政策舉措。

“主要挑戰表現在三方面?!痹撠撠熑吮硎荆紫仁蔷蜆I觀念的引導。部分新職業及其行業的發展前景有待市場和時間檢驗,其就業穩定性、職業發展空間存在不確定因素,部分青年群體為追求穩定,存在想去不敢去的情況。

其次是學歷教育滯后于市場需求的現象。傳統的高等教育體系和課程設置往往難以迅速適應市場變化,導致培養出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遭遇技能不匹配、知識陳舊等問題,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以滿足新職業市場需求。

最后,職業技能培訓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F有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對科技發展和產業升級的響應還不夠迅速,部分培訓內容缺乏前瞻性和針對性,難以有效對接新興行業和崗位的需求。

該負責人認為,促進新職業就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引導就業觀念、優化學歷教育與市場需求對接、完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等各個方面,建議國家層面開展專題政策研究,多維施策、同向發力,促進新興產業、新職業有序發展和吸納就業。

微信圖片_20240820164322
點擊圖片看專題

責任編輯:李茜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