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實施“目錄+計分”人才認定機制 重慶探路人才評價改革

2024-08-21 18:06:49 來源: 華龍網

華龍網訊(記者 姜念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有序流動機制,促進人才區域合理布局,深化東中西部人才協作”。今(21)日,記者從重慶市人力社保局了解到,重慶市錨定人才強市戰略,正創新實施“目錄+計分”人才認定機制,深入推進人才評價改革探路先行。

從申報到認定成功,縮短了20余天

自主申報,數智評分,通過復核、公示,重慶機電增材制造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工學博士段虎明成功被認定為新重慶D類人才,可享受創新創業、金融支持、生活服務等73項“公共+市場化”人才服務。

從申報到認定成功,縮短了20余天。高效、便捷的人才評估認定,受益于今年4月新出臺的《新重慶人才服務管理辦法(試行)》,及一同發布的《新重慶人才分類目錄(2024版)》和《新重慶人才計分規則(2024版)》。符合“目錄+計分”人才認定機制且認定成功的人才,將會享受到由市級、區縣提供的全面廣泛的全鏈條專屬服務。

“我們積極破除人才評價‘唯帽子論’,創新實施‘目錄+計分’人才評價機制?!笔腥肆ι绫>窒嚓P負責人介紹,將堅持“以貢獻論英雄”的價值導向,讓更多優秀人才“輕裝上陣”,推動各項事業健康發展。

提供材料證書就能參評,不需要面談評審

新時代對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傳統的人才發展治理結構、方式和手段都面臨重大挑戰。

據了解,重慶適時修訂印發《新重慶人才服務管理辦法(試行)》,將人才卡A卡細化為“A、B、C、D”、B卡細化為“E、F”六類。通過“目錄+計分”認定機制確定人才類別。

目錄認定方面,主要通過人才已取得的稱號、榮譽及重大科研項目等直接確定類別。有效推動人才資源“關鍵變量”轉化為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最大增量”,進一步優化提升人才服務,聚力引育各領域人才隊伍共謀發展。

計分認定方面,聚焦我市“416”科技創新布局和“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需要,重點將我市參保企業(非機關、事業單位)、新型研發機構(非事業單位人員身份的人員)在職人員納入人才評價隊伍,優先考慮研發、制造類崗位一線人才,進一步擴大人才認定行業領域范圍。從年齡、學歷及職稱、工作經驗、薪資等6個維度綜合計算分值予以認定人才類別,突出社會認同、企業認可,突出實績實干,突出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導向。將人才在行業領域貢獻程度進行量化呈現,讓人才的認定過程更加透明和公正,確保各類人才能夠根據自身實際貢獻獲得相應的認可和待遇。

人才認定數字化,服務工作向“智治”轉變。符合認定條件的人才,只需登錄“渝快辦”APP,搜索“渝才薈”應用,在其功能頁面點擊“目錄認定”或“計分認定”,根據相應要求完成操作,即可提交認定信息。認定完成后,系統將自動為人才賦碼,人才則可獲得相應類別服務。

“提供材料證書就能參評,而且不需要面談評審,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計分認定是對我能力的一種認可?!北怀晒φJ定為新重慶F類人才的重慶天辰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副高級工程師丁中華感慨地說。

全市已累計參加計分認定測評2136人

“目錄+計分”人才認定機制的實施,有效解決了人才發展的“高頻事項”和人才關心的“關鍵小事”,能進一步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綜合環境。

據了解,對于外地來渝人才,可通過“渝才薈”進行人才認定,落地后即可享受相應服務。另一方面,我市根據人才需求,精準推介相關單位,實現人才與產業的精準匹配,推動人崗相適、才盡其用。

通過“目錄+計分”人才認定政策,高水平創新型人才正在集聚重慶,以人才新質態助推新質生產力的加快發展。在滬渝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冶賽迪信息技術(重慶)有限公司、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主動提交正式認定申請51人。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參加計分認定測評2136人。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加強評價結果運用,推動共通共享、凝聚共識共力,保障人才合理流動,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為現代化新重慶匯聚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磅礴力量。

符合認定條件的人才,請登錄“渝快辦”APP,進入“渝才薈”-“計分認定”頁面。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具體操作流程。重慶市人力社保局 供圖
具體操作流程。重慶市人力社保局 供圖

責任編輯:邵煜晟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