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 鎖定“246”細分賽道打造特色產業高地-華龍網

大足 鎖定“246”細分賽道打造特色產業高地

2024-08-22 06:41:31 來源: 華龍網-重慶日報 聽新聞

核心提示

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

當前,大足正緊扣服務全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立足優勢資源抓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不斷聚集新質生產力,科創賦能、產業升級實現新突破。落實全市先進制造業發展“渝西跨越計劃”,迭代升級“246”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推動產業加快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打造一方特色產業高地。

新興產業加速聚集

飛行表演、飛行體驗、湖畔通航露營……4月30日上午,重慶大足首屆低空經濟嘉年華,在龍水湖旅游度假區開幕?;顒訛槠?天,為游客推出涵蓋“觀、感、學、住、品、游”的一站式打卡體驗路線。

低空經濟,是國家重點打造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是全國創新版圖和經濟格局變遷中最活躍的力量之一。

活動中,市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為重慶市低空經濟先行試驗區授牌。大足與市級相關部門簽訂了《加快產業迭代升級打造特色產業高地助力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先進制造業協同發展示范區合作協議(2024—2027年)》,簽署宇烈航空零部件研發制造項目及通用航空項目協議和合作共建低空飛行基地項目協議,為低空經濟注入新動能。

躋身全市首批低空經濟先行試驗區之一的大足,依托良好空域環境、扎實產業基礎和軍民融合優勢,積極搶抓低空空域改革發展機遇,全力推動無人機、通航零部件、通航地面裝備等產業集聚,加速布局通航產業相關后市場,著力建設渝西通航產業和低空經濟發展高地。

千年石刻之鄉,一方投資福地。類似的新興產業,正在大足加速聚集。

作為我市唯一的市級智能電梯產業示范園區、西部最大的電梯生產基地,大足高新區集聚電梯整機生產企業5家、零部件生產企業17家、研發項目2個,施密特電梯、富士電梯均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電梯制造產業鏈“八大系統”均可實現本地配套。產能全部釋放后,將實現年產整機4萬臺、產值100億元以上。

大足擁有亞洲第一特大鍶礦床,鍶礦探明儲量達3807萬噸,占世界總儲量的26.7%,占全國儲量的46.3%,鍶礦品位60%左右,碳酸鋇含量小于0.8%,為國內碳酸鍶生產企業首選礦石,鍶礦年設計產能40萬噸,占國內產能的51.7%,為全國鍶鹽產業發展提供著充足的原料保障。

光電產業在大足也實現了長足發展。大足以盛泰光電為龍頭,集聚佳禾光電、達漢電子等光電零配件生產企業6家,手機攝像頭模組出貨量全球第5位、全球市場占比6.5%,筆電攝像頭模組出貨量全國排名第2,主要供應華為、榮耀、華碩等主流企業,具備全球最薄模組(2毫米厚度)生產能力。

傳統產業迭代升級

新興產業加速聚集的同時,大足的傳統產業也在迭代升級。

大足五金歷史悠久,享有“中國西部五金之都”美譽。大足五金與大足石刻相伴相生,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以刀、剪、鎖聞名中外。

鄧氏廚具是大足五金代表性產品“鄧家刀”的生產企業。這家專業生產傳統鍛打刀具的企業,建有標準化廠房6000余平方米。企業“小五金鍛打技術研發中心”被認定為“重慶市中小企業技術研發中心”,三項工藝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三個產品被認定為重慶市高新技術產品?!班嚰业丁鄙虡藰s獲“重慶市著名商標”“重慶老字號”等多項榮譽。

而今的大足,已匯集以鄧氏廚具為代表的五金生產企業1500余家,形成了年產刀具1.5億把、農機150萬臺套、工具2億件(套)、建筑五金50萬噸的生產能力。五金產品涵蓋12大門類、200多個品種、2.6萬多個花色產品體系,行銷全國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功躋身全國首批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獲批全市唯一國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建成全國先進鋼鐵材料制品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

大足不僅是現代五金之都,也是中國重型汽車的搖籃。上世紀60年代,大足建成了被譽為“共和國獨子”的四川汽車制造廠,誕生了新中國首輛重型軍用越野車,見證了中國重型汽車從無到有、乘風破浪的光輝歲月。

走進新時代,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成為全市重點打造的萬億級主導產業集群。依托重汽發展的傳統優勢,大足集聚專用車整車企業8家、零部件配套企業200余家,年生產能力7萬輛以上;建成國內首個大型智能網聯汽車綜合試驗基地;摩托車整車企業27家,全部投產后年生產能力達到1000萬輛、占全市的25%以上。成功下線全國首臺無人駕駛換電礦卡、新能源全數字化冷藏車、氫能掛車等新能源車型。

蓬勃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也帶動了大足的再生資源及新材料產業發展。8月,位于大足的重慶環鋰項目一期開工。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拆解10萬臺新能源報廢汽車、年處理15萬噸退役電池,再生利用年產3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及碳酸鋰。

目前,大足已被列為市級循環經濟試點園區和特色產業(環保裝備)建設基地,成為全國40個“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創建地區之一,聚集相關企業近150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源頭回收—冶煉加工—再生金屬—下游制品”產業鏈條,再生鋁、銅、鋼年交易量達200萬噸,成為全市再生資源產業聚集度最高的區域。

科創賦能產業勃興

科技創新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大足不斷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積極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

緊扣服務全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416”科技創新戰略布局,大足落細落小“246”細分賽道。

其中,“2”即聚力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專用車和摩托車及其零部件、再生資源及新材料2個主導產業集群;“4”即升級發展現代五金、智能電梯、鍶鹽、光電4個特色產業集群;“6”即培育打造集成電路及傳感器、醫藥中間體及現代中藥、新能源及新型儲能、無人機及航空地面設備、機器人、食品及酒水飲料等6個領域細分產業集群。

扎根大足這片科創熱土,企業依靠科技創新蓬勃發展。

走進大足高新區施密特電梯公司,高達126米的試驗塔格外吸睛。企業與中國科學院開展聯合攻關,開發出速度8米/秒的超高速智能電梯。乘坐這種電梯登臨約40層高樓高度的塔頂,僅需20秒。

在施密特電梯生產車間,生產線上形形色色的機器代替了大量人工。只需設定相關參數,進行關鍵工序的確認和調整,生產線便可自動完成大部分工作。智能化生產線在節約人力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產品品質。

看好大足這片發展沃土,更多的高新技術企業紛至沓來。

7月23日,落戶大足的沃肯科技光敏材料及光刻膠用電子化學品生產項目躋身重慶市制造業招商項目十強榜。

沃肯科技是一家以出口為主導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為電子顯示及半導體企業、日用美妝企業、醫藥企業等提供定制研發生產服務,其光刻膠專用化學品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一。落子大足的新項目計劃投資30億元,建設年產5000噸光敏材料及光刻膠等新材料,這也是沃肯科技在國內建設的生產規模最大的基地,填補了渝西地區電子級光刻膠材料產業的空白。

數據,是最好的佐證——今年,大足首批申報新認定的37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與新醫藥、先進制造與自動化等領域的企業占比超過93%,創歷史新高;新入庫的108家科技型企業中,高新技術領域的企業61家,占比56.5%。1—5月,大足規上工業戰新產業增加值,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達到21.9%和13.2%,首次同時保持兩位數增長。

大足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接續奮斗、向新出發、再求突破,以科技創新引領推動全區加快構建“246”先進制造業集群體系!

鏈接>>>

興產業強經濟

大足要辦好三件大事

●加快建設配套服務成渝先進制造業集群的特色產業體系。大力發展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摩及其零部件、再生資源及新材料、現代五金、光電等為代表的“246”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持續推進中小企業“苗圃”“育林”“參天”梯次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畝均論英雄”等專項行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到2027年,力爭規上工業企業營收突破1100億元。

●加快建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聯結點。始終牢記“一定要把大足石刻保護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面提升大足石刻保護研究利用水平,加快龍水湖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加速構建“日月輝映、繁星閃爍”的文旅融合發展新格局,加快建設國際文旅名城。到2027年,年游客量超過5100萬人次,年旅游收入超過530億元。

●加快建設成渝腹地對外貿易合作集聚區。深化國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提升國際貿易大廳、海關監管作業場所等功能,扎實推進成渝高速公路改造、重慶都市圈鐵路西環線等通道建設,大力發展公鐵水空多式聯運,幫助更多中小企業“買全球、賣全球”。到2027年,對外貿易額突破200億元。

彭光燦 劉茂嬌 賴婧

責任編輯:張炬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