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綠色崛起 打好“五大主動仗” 石柱加快建設全國生態康養勝地-華龍網

推動綠色崛起 打好“五大主動仗” 石柱加快建設全國生態康養勝地

2024-08-24 06:53:56 來源: 華龍網-重慶日報 聽新聞

石柱以黃水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為龍頭,帶動“全域康養”,今年以來大黃水片區單日最高游客接待量近四十萬人次。圖為黃水鎮。通訊員 譚華祥 攝\視覺重慶
8月19日,石柱縣天上黃水大劇院外,萬人齊跳擺手舞。
8月19日,石柱縣冷水鎮八龍村,村民在采摘莼菜。
8月20日,石柱縣龍沙鎮長坪村,村民在采摘辣椒。目前,該縣辣椒種植面積達10萬畝。
8月20日,重慶渝東閥門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在分揀閥門零部件。(本欄圖片由記者李雨恒攝/視覺重慶)

8月23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系列第17場主題新聞發布會,石柱縣相關負責人圍繞“發揮比較優勢 推動綠色崛起 打造全國生態康養勝地”作主題介紹,并回答媒體記者和網友提問。

石柱縣委書記張華表示,當前石柱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發揮比較優勢,全力打好鄉村全面振興、產業優化升級、城市更新治理、動能轉換提升、綠色低碳轉型“五大主動仗”,加快打造全國生態康養勝地。

推動“萬企興萬村”

吸引1183家企業,實施“興村”項目1296個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產業要振興,企業是關鍵。近年來石柱持續推動“萬企興萬村”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我們從三個方面持續推動‘萬企興萬村’行動助力鄉村振興?!笔h委副書記王凡鵬介紹,一是堅持主動搭臺,讓市場主體愿意來、留得住。

目前石柱通過各類商會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以情招商,吸引成功人士返鄉、民營企業下鄉、產業項目到鄉,累計吸引1183家企業投資25.3億元、實施“興村”項目1296個。

二是支持“企業唱戲”,讓鄉村產業強起來、旺起來。

比如,在橋頭鎮采取“龍頭企業搭建骨架、鏈上企業補充業態”方式,推動企業抱團發展,在陶然居、天籟教育等龍頭企業帶動下,累計吸引38家企業參與打造農文旅融合全產業鏈、30家企業參與打造藝術寫生全產業鏈、26家民宿參與打造民宿休閑全產業鏈、28家企業參與打造文化生態體驗全產業鏈。

三是動員群眾參與,讓發展成果共分享、可持續,探索企業、群眾、村集體“三方共贏”模式。

據了解,石柱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以來,274家企業擴大了公司規模,10家企業獲評“萬企興萬村”行動優秀民營企業;95%的村集體年收入超10萬元,3.8萬戶群眾實現戶均增收1.9萬元。

“涼”資源變“熱”經濟

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017萬人次

今年6月,石柱黃水旅游度假區被認定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該景區平均海拔1500米,夏季平均氣溫21℃,擁有得天獨厚的避暑旅游優勢。

“旅游方面,我們以黃水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為龍頭,帶動全域康養,今年以來大黃水片區單日最高游客接待量近40萬人次?!睆埲A說。

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涼”資源如何變身“熱”經濟?張華說,石柱縣主要從四個方面發力。

一是便捷內外交通,對外建成投用了黃水動車站,實現重慶中心城區1.5小時、成都3.5小時、武漢4.5小時直達黃水;對內開通旅游專線,提供公交車、租車包車、網約車等配套服務,讓游客可以“快進漫游深體驗”。

二是涵養生態環境,充分利用夏季平均氣溫21℃、森林覆蓋率85%,以及負氧離子濃度約為中國氣象行業最高標準的2.5倍等優勢條件,建設生態康養勝地。

三是豐富旅游產品,立足獨特自然資源和特色民族文化,打造大劇院廣場同唱土家啰兒調、同跳萬人擺手舞等特色品牌活動,推出森林王國體驗空中漂流、叢林穿越等多種旅游產品。

四是完善配套服務,引進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多家醫院的專家,讓游客在度假的同時也能享受優質醫療資源;同時石柱還完善了各類旅游惠民便民設施配套,為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旅游生活服務。

今年1—6月,石柱縣全縣累計接待游客1017萬人次,同比增長27.04%;旅游綜合收入71.2億元,同比增長19.34%。

依托風、光、水、礦資源

打造四大產業集群做強工業支撐

“工業方面,我們依托風、光、水、礦等資源稟賦,打造清潔能源、泵閥儀器儀表、康養消費品、新型材料‘四大產業集群’,重點圍繞清潔能源、泵閥儀器儀表打造兩個100億級產業鏈?!笔h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郭小萍表示。

在全市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方面,石柱風力資源儲量達500萬千瓦以上,居全市第一。該縣圍繞這一清潔能源的產業鏈,大力發展清潔能源運營及設施設備維修維護等配套產業。

目前,石柱風電總裝機容量達46萬千瓦、在建48萬千瓦,已核準開工76萬千瓦,開發規模居全市首位,每年可實現碳減排約106萬噸標準煤。

在打造全市泵閥儀器儀表產業基地方面,石柱正加快構建“鑄造泵閥—儀器儀表—自動控制”產業鏈,按照“今年初見效果、明年形成規模、2027年形成集群”的目標,加速集聚東部地區泵閥、儀器儀表等產業轉移落戶石柱,累計簽約泵閥企業91家。

同時,石柱打造產業生態,打通“產供銷”全流程體系,針對性補齊產業鏈所需工藝,聯合中核西儀、重慶川儀等“頭部”企業成立重慶市泵閥行業協會,搭建西部地區泵閥產業供銷平臺。

此外,該縣提升泵閥儀器儀表產業能級,全方位解決企業技術創新面臨的人才、資金等問題;大力招引儀器儀表、自動控制等后端企業,不斷提高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促進泵閥儀器儀表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預計到2027年,石柱的泵閥儀器儀表投產企業將達150家以上,年產值有望突破100億元。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劉沖

本網原創直播:

責任編輯:張春梅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