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風正勁 “渝”躍潮頭? | 以創新改革鑄就育人典范 革命文化綻放新光彩?

2024-08-27 06:00:00 來源: 華龍網

1111
紅巖革命紀念館。紅巖文化中心供圖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也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關鍵因素。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

“這為新時代紅巖人指明了方向?!敝貞c紅巖革命歷史文化中心(簡稱“紅巖文化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紅巖文化中心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聚人,全面夯實紅巖革命文物基礎工作,扎實開展“大思政課建設年”主題活動,推動紅巖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紅巖景區——《新華日報》總館舊址。紅巖文化中心供圖
紅巖景區——《新華日報》總館舊址。紅巖文化中心供圖

加大文物保護利用

打造大思政課“紅巖樣本”



文物是文化的載體。2024年上半年,紅巖文化中心聚力文物的保護利用,不僅加強本體保護,完成了饒國模故居等4處文物建筑保護修繕方案設計,還新征集藏品734件/套,完成珍貴紙質文物保護修復,編制館藏紡織品珍貴文物保護修復方案。

數字保護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環。上半年,紅巖文化中心還完成了大量文物數字化采集,推進“文化·千秋紅巖”應用建設,開發知識管理系統和文物本體數據管理系統,推進新華日報數字資源活化利用。同時,完成千秋紅巖基本陳列和“八辦”舊址復原陳列局部改陳,引進各類專題展等等,歌樂忠魂基本陳列獲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優勝獎”。

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為了加強文物研究和利用,紅巖博物館·西南大學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成功創建并揭牌,同時發布了首批16項課題,舉辦相關主題論壇和學術沙龍。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標志著紅巖事業發展迎來新起點?!奔t巖文化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心將打造革命文物研究平臺和新智庫,推動紅巖文物在科學保護、價值挖掘、展覽展示、傳承弘揚、科技應用等方面取得突破;將構建革命文物知識體系、話語體系和育人體系,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紅巖思政”育人品牌,為推動大思政課建設打造紅巖樣本、提供重慶經驗。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揭牌。紅巖文化中心供圖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揭牌。紅巖文化中心供圖

激發革命文化創新活力

構建紅巖文化育人體系



“紅巖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紅巖文化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資源?!鄙鲜鲐撠熑吮硎?,下一步,紅巖文化中心將不斷激發革命文化創新活力,系統構建紅巖文化育人體系,推動實施紅巖精神傳承弘揚工程,助力打造紅色基因傳承示范區,為建設文化強國和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要全力推動紅巖文化育人體系改革。首先要深化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建設,完善運行管理體制機制,開展項目征集、研究合作與學術交流,籌備成立長江流域紀念館協同發展聯盟;開展健全完善紅巖文化育人體系專題調研工作,抓好黨性、思政、公眾三大教育品牌建設,推動紅巖干部學院提質擴容;深化紅巖研學教育基地改革,開展紅巖大中小學思政系列教材(輔導讀物)編寫,打造優質課程資源;籌建全市紅色資源宣傳教育中心,抓實紅巖精神宣教人才創新工作室創建。

加快推動紅巖文化地標建設提檔升級。圍繞打造紅色旅游高地,完成紅巖文化公園二期建設,實施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危巖及不穩定斜坡治理工程,推進紅巖村環境提質利用項目,保護歷史風貌,打造“最美紅巖小道”;推動烈士紀念設施提質改造,開展陳列館配套建設和景區環境整治,提檔升級紅巖大景區;優化講解服務,推出特色活動,增強服務供給,鞏固文明旅游示范單位創建成果。

持續推動紅巖文化產業發展提質增效。深入開展“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發展工作,做好政企分離改革后對紅巖文化產業集團的代管工作;抓好國有資產盤活,推進好“四一”圖書館繁花四熠研學基地等合作項目;抓好與璧山區政府聯合打造的數字文旅合作項目,深化印咖啡品牌合作,推進13個展陳項目,完成20種文創開發,舉辦第八屆紅巖文化創意產品大賽暨“紅巖思政”劇本征集評選等。

華龍網記者 吳禮霜/文

微信圖片_20240820164322
點擊圖片看專題

責任編輯:劉艷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