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助力美麗重慶建設
2024-09-02 09:21:04 來源: 華龍網-重慶日報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一以貫之的高度重視。市生態環境局將一體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任務落地見效,聚焦完善美麗重慶建設支撐體系打造標志性成果,加快打造美麗中國建設先行區。
堅持問題導向抓改革。推進改革的過程,就是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近年來,我們堅持向改革要動力,把一張張“問題清單”轉變為“改革清單”“成效清單”,努力交出生態環境高分報表。同時,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基礎還不牢固,生態保護修復還需系統推進,綠色低碳發展體系亟待健全,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治理還需加力,超大城市環境治理體系還需完善,迫切需要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我們要堅持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導向,更加注重系統集成、突出重點、改革實效,著力構筑支撐美麗重慶建設的“四梁八柱”,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通過改革更好地解決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和多發性難題,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著力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面改善和根本好轉,全力打造美麗中國建設先行區,讓美麗重慶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市民。
堅持目標導向抓改革。目標引領行動,奮斗成就未來。我們將錨定“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和重慶辨識度”總體要求,圍繞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10周年、重慶直轄30周年、新中國成立80周年等重要節點,完善支撐美麗重慶建設的目標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評價體系。一是力爭到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10周年之際,全市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8.6%,PM2.5平均濃度控制在31微克/立方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5%,迭代升級生態環保治理工作體系,核心業務數字化率達80%。二是到重慶直轄30周年之際,美麗重慶建設支撐體系加快完善,美麗重慶建設推進體制基本成型、成效初步顯現,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6%,數字生態環保工作體系基本建成,核心業務數字化率達90%。三是到新中國成立80周年之際,全領域、全市域、全要素、全過程、全方位的美麗重慶建設推進機制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堅、城鄉大美建設、生態系統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綠色低碳發展、超大城市環境治理、生態環保督察、政策支持等支撐體系更加完善,推動美麗重慶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通過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將加快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從量變到質變,為高水平建設美麗重慶、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市域范例注入強勁動力、提供有力保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認同感。
堅持結果導向抓改革。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會同全市各級各部門圍繞完善美麗重慶建設支撐體系,著力打造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標志性成果。一是在污染防治攻堅方面,探索山地城市污水治理新模式,建立市級水生態考核體系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體系,推動水環境治理向水生態保護修復轉變;建立健全大氣污染精準治理機制與“四類”污染源綜合整治機制,強化全領域全過程全天候閉環監管,逐區逐點解決PM2.5濃度超標等問題,提升大氣污染精準治理水平;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綜合管控制度,推進重點區域耕地涉鎘等重金屬污染源排查整治,強化建設用地污染治理修復機制。二是在城鄉大美建設方面,健全建筑垃圾治理機制,推動制定建筑垃圾管理條例,完善建筑垃圾處置核準制度,加快提升建筑垃圾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水平;健全固體廢物治理和利用機制,推進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全域消除城鄉黑臭水體并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實現城鄉黑臭水體治理“長制久清”。三是在生態系統修復方面,健全完善河道水域岸線空間管控機制,杜絕違法侵占岸線行為;健全分類科學、布局合理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進一步優化自然保護地空間布局;完善礦山生態修復制度,全力打造綠色礦山。四是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快建設智慧電網、虛擬電廠,加快構建源網荷儲聯動互濟的新型電力系統;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全力推進風光等新能源開發,加快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持續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加快完善碳市場體系,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五是在超大城市生態環境治理方面,創新生態環境智治機制,以數字化手段推動生態環境治理系統重塑;健全生態環境風險管控機制,確保不發生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構建生態文明建設基本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六是在政策支撐保障方面,健全生態環保督察工作體系,全面推進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嚴把督察問題整改質量關,完善市級生態環保督察工作機制,強化“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清單”閉環管控;完善環境治理政策體系,將環境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目標納入區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政府任期目標、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完善綠色轉型政策體系,迭代升級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加大綠色低碳技術開發、推廣應用的財政支持力度,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喻顯鑌 余國東 作者分別系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市生態環境局局長)
責任編輯:譚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