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推進社區食堂建設助力養老變“享老”

2024-09-05 06:30:32 來源: 渝中報 聽新聞

社區食堂建設既是老年人關心的“關鍵小事”,也是關乎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近年來,渝中區持續做靚“渝中養老·十分美好”品牌,積極破解中心城區老年人群助餐服務難題,于2019年在全市率先打造社區食堂,全力推進多元化建設、可持續發展、高品質服務,目前全區建成社區食堂及助餐點34個,年服務老年人30余萬人次,讓敬老、愛老從“舌尖”直抵心間。

虎頭巖社區食堂。資料圖
虎頭巖社區食堂。資料圖

深化社區食堂建設

守護“舌尖上的幸福”

碗碗菜就餐區、現炒現賣小炒區、生活小超市、閱讀區、咖啡吧、戶外休閑吧……在虎頭巖公園內,臨崖而立的虎頭巖社區食堂面向社會開放,可同時容納300人用餐。時令蔬菜、水煮肉片、家常鹵菜,食堂每天的菜式都不相同,菜品豐富、價格實惠,家住附近的老人、上班族紛至沓來,切切實實地享受“舌尖上”的幸福生活。

今年62歲的周長珍這段時間每天都會來社區食堂就餐,她從七八個菜品中選了一葷兩素一個湯,十多塊錢的價格讓她很滿意,“平時一個人吃得少,自己做飯又不方便。在社區食堂來吃飯,菜又多、又便宜,挺方便的。”

舌尖上的幸福,吃的是民生溫暖。渝中區堅持政府引導與社會參與,主動探索“食堂+”多元建設模式,盤存量、育增量,就近就便建優老年助餐服務體系,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

具體而言,統籌好“社區站點+食堂”,在養老服務站提檔升級中豐富食堂功能,推行連鎖化、專業化運營,系統解決老年人就餐、助學、文娛等生活需求;支持“物業機構+食堂”,突出睦鄰化,引導物業機構整合辦公區域、盤活閑置場地,在居民區嵌入式打造社區食堂,讓助餐服務距離更近、人員更親;引導“餐飲企業+食堂”,鼓勵餐飲企業改造餐廳、設置老人專區,推行錯峰就餐、優惠點餐、科學計餐、即時調餐等服務;鼓勵“養老中心+食堂”,深化“機構建中心帶站點進家庭”服務模式,推動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打開大門、對外開放為食堂,推出低鹽少油、無糖清淡等定制配餐,滿足老年人健康需求。

織密助餐服務網絡

解決老人就餐難題

“一鍵呼叫”智慧管家、訂好午餐、社區食堂打菜派餐、10多分鐘后熱氣騰騰的飯菜就送到手中……石油路街道“渝馨家園”智慧呼叫中心的訂餐服務,為轄區殘疾人家屬熊昌榮解決了沒時間做午餐的問題?!笆吐方值赖闹腔酆艚兄行氖怯逯惺讉€智慧助殘護老呼叫中心?!笔吐方值老嚓P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石油路街道打通新型養老服務網,成功打造了“10分鐘養老服務圈”。

開通22條訂餐熱線、配備5臺助餐車、組建35支志愿者隊伍,“一碗湯的距離”讓服務更加微觀有感;每月為高齡老人發放長壽補貼、為困難老人發放養老服務券,支持用于食堂就餐,讓更多老年人愿意走出家門、走進食堂……為進一步解決老人“就餐難”問題,渝中區始終堅持質量為先、服務為本,聚焦中心城區高品質頤養要求,精準對接需求,拓展供給內容,持續升級老年人“家門口的幸?!薄?/p>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渝中區已建成天燈堡、虎頭巖、枇杷山等3個社區食堂,石油路社區養老服務站正在加快施工,臨華路社區養老服務站已完工。

聚焦需求整合資源

助推社區食堂可持續發展

“社區食堂不僅干凈衛生、菜品花樣多,價格還很實惠?!痹谏徎ǔ厣鐓^食堂用餐的陳女士說。

據了解,渝中區始終堅持公益屬性與微利原則,通過政策引導撬動經營模式創新,合力推動社區食堂長效運營、健康發展。一是多元籌資激發發展活力,建立“政府補一點、企業讓一點、個人出一點、慈善捐一點”多元籌資機制,按照規模大小、服務人數給予建設運營補貼,發動慈善組織、愛心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引導食堂優惠定價、適度讓利老年人;二是政策扶持降低運營成本,全面落實養老服務設施扶持政策,全覆蓋購買公眾責任險及食品安全責任險,全力協調物業費用減免,無償提供20處國有房產打造社區食堂,不斷強化助餐發展支撐;三是要素賦能創新經營模式,鼓勵社區食堂結合自身特點和市場需求,打造各具特色的運營模式,以高品質增值服務有效提升營業收入。

在可持續發展的路上,全區各社區食堂創新不斷:金湯街社區食堂開設鄉村振興農產品超市、推出“中醫理療套餐”、拓展外賣平臺線上銷售渠道;浮圖關社區食堂推出1元“紅墻”網紅美食、開展“積分服務”兌換美食活動;桂花園社區食堂開通“居家養老服務”智慧平臺、開設殘疾兒童康復課堂……目前,全區社區食堂均已實現微利可持續運轉。

下一步,渝中區將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社區食堂實現可持續發展”等要求,進一步創新思路、強化舉措,持續擴大和優化老年助餐服務有效供給,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且便捷的用餐體驗,守護老年人的晚年幸福“食”光。

記者 晏艷輝

責任編輯:董霞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