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硬功夫 優化軟環境 南岸區、重慶經開區聚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新高地
2024-09-12 05:54:26 來源: 華龍網-重慶日報
核心提示
7月10日,京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電商產業基地在南岸區、重慶經開區迎龍創新港正式開園,這也是京東在全國布局的最大電商產業園。
據了解,該基地由京東科技集團打造,重點引進數字經濟、人工智能、電子商務等領域的優質企業及科研機構、高端人才,預計將集聚注冊50家“滿天星”企業,5年內打造千億級電商產業集群。
而京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電商產業基地,只不過是京東科技集團在南岸區、重慶經開區打造“一基地三中心”產業格局的一環。
當前,京東科技集團還在南岸區、重慶經開區布局“互聯網+大健康”示范中心、西南電商聚集中心、國家智能制造產業創新中心,產業版圖不斷擴張。
數據顯示,京東科技集團自2018年落戶以來,已累計為南岸區、重慶經開區引入落地企業510余家,在區累計實現營收突破500億元,新增投資到位資金約6億元。
在哪兒投資,投什么項目,資本所看重的,無疑是回報率。京東科技集團6年來堅定選擇南岸區、重慶經開區,大手筆真金白銀注資的底氣,說到底,還是市場前景好、投資回報高。
比如,“京東大藥房”全國示范旗艦店已投入使用,今年上半年營業額達2.43億元,累計完成營業額19.65億元;西南電商聚集中心已聚集510家企業,累計完成商品交易總額511億元。
而高回報的背后,“近悅遠來”的優良營商環境是關鍵,當前,南岸區、重慶經開區正吸引眾多企業紛至沓來。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重慶經開區各類經營主體累計達19882戶,同比增長15.45%;企業10618戶,同比增長17.04%,市場活力充分涌流。
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是一個地方拼經濟、抓創新、求發展的最大底氣。南岸區、重慶經開區正下足硬功夫、優化軟環境,聚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新高地”,加速激活區域發展新動能。
以市場化為導向激活經營主體內生動力
今年5月,重慶圣華曦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將一面“排憂解難辦實事,創新服務有擔當”的錦旗送到重慶經開區市場監管局企業開辦綜合窗口,對工作人員熱情貼心、高效便捷的服務表示感謝。
原來,今年3月,重慶圣華曦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為進一步加大創新藥研發和擴展海內外市場,吸納香港業科有限公司增資入股,大股東強烈要求體現投資者身份,亟需變更企業類型。
了解到情況后,重慶經開區高度重視,主動靠前服務,以能解疑、肯擔當的舉動幫助企業順利完成企業類型變更,助力企業發展壯大。
好的營商環境就像空氣、水一樣,是一座城市的軟實力,也是經濟發展管根本、管長遠的核心競爭力。
當前,南岸區、重慶經開區不斷打造“市場化”營商環境,加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動資源配置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不斷激活經營主體內生動力、夯實企業市場競爭力。
比如,今年以來,重慶經開區根據區域空間特色,建立“四園一港”產業作戰單元,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新方式、新引擎。
為了更好參與市場競爭,“四園一港”自3月運行以來,重慶經開區組建200余人的專業團隊下沉園區,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精細化定制化服務。
具體來看,專業團隊建立“招服運維”的產業服務體系,實現“辦事不出園、一件事一次辦”。同時,團隊還以重慶經開區投資集團下屬子公司為主體,以自有資產載體為注冊企業經營場所,向市場監管部門申報集群注冊登記地址,招商引資企業注冊登記無需另行租賃房屋,降低企業落戶成本。
以“市場化”為導向吸引企業投資興業,園區提質增效立竿見影。比如,迎龍創新港·大學科技園已完成40家企業落地,對接67個項目,預計下半年簽約金額達15億元。
“近年來,全區持續打造高效、透明、公正的市場化營商環境,探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舉措?!蹦习秴^、重慶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比如,當前,重慶經開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簡易注銷登記便捷中小微企業市場退出機制,今年上半年簡易注銷190戶,占企業注銷總量的45.56%,切實暢通市場主體退出渠道。
此外,南岸區、重慶經開區不斷加強招標投標管理,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剛性約束,加大電子交易推廣使用力度,實行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上半年重慶經開區招標項目6個,招標金額1.1億元,中標金額約0.68億元,節資率達37.7%。
同時,重慶經開區還著力規范政府采購領域,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大力提升采購效率,降低參與成本,1—6月中小企業政府采購中標金額5533.28萬元,占總體采購比重達74.08%,為廣大中小企業營造公平競爭的成長空間。
以國際化為抓手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營造“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加速推動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建設,是重慶經開區推動開放型經濟高水平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促進區域經濟高能級發展的重要舉措。
比如,南岸區、重慶經開區聚焦轄區加工貿易企業發展訴求,促成臺達電子成為西部地區首個綜保區外加工貿易工單式核銷企業。
據了解,臺達電子作為全球電源管理與散熱管理解決方案的頭部廠商,是重慶筆記本、電腦等制造企業的核心配套商,引導企業快速落地,有利于提高電子信息產業鏈韌性。
自臺達電子簽約以來,重慶經開區抽調業務骨干,組建“一對一”服務專班,圍繞企業注冊設立、拿地審批、水電氣訊、用工保障、市場推廣、外貿資質辦理等提供全流程服務。
而臺達電子作為大型加工貿易企業,由于其產品種類多、產品變化快、料號數量多,常導致企業在開展加工貿易時備案信息繁、核算周期長、實際生產數據與單耗理論計算數據差異大等問題。
為此,針對企業提出的在綜保區外開展加工貿易工單式核銷的訴求,一方面,重慶經開區支持企業將蘇州生產管理體系復制到重慶工廠;另一方面,積極協同重慶海關、兩江海關開展專題研究,多方論證綜保區范圍外加工貿易工單式核銷監管模式的可行性,成功搭建與企業ERP系統工單數據互通的全程數字化管理系統,對企業加工貿易備案、變更、報核、核銷等業務辦理實現“一站式”集成管理,將自貿試驗區(綜保區內)工單式核銷監管模式創新推廣到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
依托在西部率先開展的“區外工單核銷”制度,重慶經開區持續助推加工貿易發展,截至2024年3月,臺達電子加工貿易出口總值1632.62萬元,同比增長58.51%,壓縮企業綜合管理成本三分之一以上。
率先在西部地區實施“工單式核銷”區外加工貿易監管模式只是南岸區、重慶經開區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南岸區、重慶經開區還優化原產地簽證服務,推廣原產地證書智能審核、自助打印并疊加“預約+快遞”等便利化措施,助力重慶經開區AEO認證企業成功出具重慶市首份RCEP項目原產地聲明,上半年累計簽發原產地證書1497份,貨值7847萬美元,幫助企業享惠約511萬美元,有力拓展國際市場。
此外,全區還實現出口退稅17個稅費種合并申報,平均辦理時間壓縮至6個工作日以內;建立外資企業圓桌會議制度,常態化開展“三送一訪”服務活動,全覆蓋走訪誼品科技、臺達電子、德莊國際等72家外資企業,幫助解決問題困難50余件,著力提振外向型經濟發展信心。
以法治化為牽引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
讓法治成為最好的營商環境,就是向法治化營商環境要生產力和競爭力。
所謂法治,就是確立規則與邊界?,F代市場經濟,規則越清晰、越可信,企業的預期就越準確、越穩定,交易也就越安全,市場就會越繁榮。
近年來,南岸區、重慶經開區持續強化監督執法,著力保障企業權益,更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比如,南岸區、重慶經開區持續強化訴源治理,依托訴調、警調、訪調一體的18個“三調合一”中心,就近從快解決涉企矛盾糾紛。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區訴前委派、訴中委托調解涉民營企業糾紛2525件,開展司法訴訟服務團隊帶案下訪、培訓指導等28次,指導化解矛盾糾紛17起。
同時,南岸區、重慶經開區積極落實信用監管,做好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將部分因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滿3年或受到多次行政處罰的企業納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實現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從列入、懲戒到移出的全過程監管。
此外,南岸區、重慶經開區還采取審慎包容監管方式,對7戶逾期未年報企業實施簡易程序處罰,現場指導補報,內資、外資企業年報完成率分別達91.34%、94.37%。
值得一提的是,南岸區、重慶經開區還大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開展“知識產權賦能創新創造”企業調研行動,走訪企業100余家,指導企業做好知識產權申請、質押融資等工作。
經濟越發展,越需要法治引領、推動??梢哉f,面對瞬息萬變的“不確定性”,以法治規則的“確定性”穩定市場預期、增強發展信心,正是優化營商環境的要旨所在。
南岸區、重慶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重慶經開區將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在“重慶經開區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線上公共服務平臺”設立知識產權侵權投訴舉報板塊,實現快速受理、快速處理、快速反饋,提高維權效率;持續深入開展企業知識產權調研,通過實地走訪、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等方式深入了解轄區內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現狀,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引導企業增強知識產權培育和保護意識。
王彩艷 楊敏
責任編輯:張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