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人問津”到“門庭若市” 南川這個小村莊開啟了蛻變之路

2024-09-30 10:26:56 來源: 華龍網

華龍網訊(陸丹 通訊員 聶靈靈)雖已入秋,但暑氣未褪,重慶市南川區德隆鎮陶坪村依然熱鬧不已,浩瀚的星空陪伴著納涼的游客,大家在“陶坪怡景”唱歌、露營、嬉戲,歡聲笑語回蕩在山間。

該村黨支部書記韓方學做夢也沒想到,昔日偏遠落后的陶坪村能吃上這碗旅游飯。

交通受限 隱世“陶”園無人問津

陶坪村位于南川區德隆鎮東南側,距離集鎮10多公里,以前受限于交通,從村子到集鎮騎摩托車要30分鐘,而對不少只能步行的老人而言,一來一回要走上一天。

“以前我們這里就是窮鄉僻壤,路窄路陡路爛,與外界聯系很少,即使種點烤煙和中藥材都沒人愿意來收,真的是要產業沒產業、要人沒人,連當地人都不愿留在村里發展?!表n方學說起以前的情況覺得苦不堪言。

面對這樣的情況,村民梁光才很不服氣,他認為陶坪村有洞寨、奇石、天坑、地縫等奇特景觀,資源優勢、文旅優勢都十分突出,怎么會有人不喜歡這里呢?

曾有個來過村里的驢友告訴梁光才,陶坪村原始古樸、阡陌縱橫、田野清秀、古樹蒼虬、屋舍儼然、雞犬悠閑,別有一番“桃園”韻致。獨特的自然風貌給寧靜的陶坪村增添了神秘魅力,讓人印象深刻。這里什么都好,就是路不好。

韓方學也思考著,這么好的自然條件,要如何才能引得游客來?

自發成立志愿服務隊 陶坪村有了“新希望”

為了讓更多人知道陶坪村、了解陶坪村,梁光才憑著對家鄉的摯愛,專門購置了山地越野車和裝備,有時獨自一人,有時帶著游客,跋涉在陶坪村及周圍的山山水水。在梁光才的帶領下,一批攝影愛好者、資深驢友、媒體從業者等也加入探索陶坪、發現陶坪的行列。

自駕避暑的游客車輛停滿了陶坪村。通訊員 聶靈靈 攝
自駕避暑的游客車輛停滿了陶坪村。通訊員 聶靈靈 攝

“村民看著這些陌生的面孔,生活開始多了一份新鮮,想不到這個閉塞的小鄉村能吸引大家來玩?!表n方學說,由于去景點的路都雜草叢生,村民就自發為游客除草、帶路,一些在外地的村民得知情況后主動捐款,希望留住陶坪的人氣。

隨著陶坪在網絡的走紅,這個隱在深山的鄉村終于被更多人知道。為了更好地宣傳陶坪村,當地村民和喜歡陶坪村的游客自發成立起“陶坪人家”志愿服務隊,他們免費投工投勞,扛起鐵錘、鋼釬,背起背篼,用斧子披荊斬棘,給道路鋪上石板臺階。后來,越來越多的本村人也返鄉成為志愿者,為家鄉的發展捐款捐物,同時也帶動村民修建旅游公路。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天壺、海螺溝、芝麻開門等隱藏景點被陸續發現,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來,原本閉塞的陶坪村成為“大金佛山178環山趣駕”環線上的一個重要節點。

鄉村煥新顏 村民共享旅游發展紅利

人氣高了,關注度也高了。2023年陶坪村納入國家發改委以工代賑示范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公路改造、步游道及停車場建設、入戶路硬化、人居環境整治等,不僅有效解決村民就地務工問題,還能提升鄉村旅游的安全性、舒適性、體驗性。

這樣好的發展前景,吸引了重慶一家文化旅游公司在此投資打造“陶坪怡景”露營基地。該基地與當地村民采取固定收益加營業額分紅模式運行,同時給村集體經濟固定分紅。目前,“陶坪怡景”已打造露營營位600個和有20個房間的帳篷酒店,并聯通周邊天壺、海螺溝、大指拇山等景點,為游客提供獨特體驗。該基地負責人袁瑾告訴記者:“陶坪村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很受外地游客喜歡,特別是夏天,避暑納涼和攀爬巖寨相結合,體驗感很不錯?!?/p>

如今,7公里的通村公路聯通整個村子,并提檔升級到5.5米至6.6米;9.5公里的入戶路串聯起各家各戶;新修10公里1.2米寬的旅游路也即將完工。

陶坪村換新顏后,在外地打工的村民趙遠波利用自家老房子,打造起露營基地和農家樂,旺季時游客天天爆滿;村民梁雪峰也采購建材回家裝修房屋,預計明年開始接待游客;村民蒲滿秀在露營基地找到工作,每天100元的工資讓她對生活更有信心和底氣……

昔日“無人問津”的小鄉村,如今游客蜂擁而至,村里每天接待游客200至1000人次不等,2023年旅游綜合收入達到500萬元,戶均增收1.3萬元,今年預計將增加12%。

責任編輯:石月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