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重慶 | 向“新”而行 重慶點燃經濟發展新引擎

2024-10-09 06:00:00 來源: 華龍網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向“新”而行,已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今年以來,重慶做大做強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展新動能。

今年上半年,重慶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1%,高于全國1.1個百分點,居全國第2位;1—7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投資分別增長8.3%、14.4%,分別高于全國2.4、1.9個百分點。

為反映重慶在高質量發展中的好舉措、好經驗,日前,“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重慶主題采訪活動在渝舉行,近百名央媒和市屬媒體記者深入采訪,用鏡頭和筆觸記錄重慶各地高質量蓬勃發展的瞬間。

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企業供圖
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企業供圖

數智賦能

積蓄產業發展動能

日前,賽力斯發布2024年9月產銷快報,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74萬輛,同比增長265.09%。特別是問界M9,自上市以來大定已超過14萬輛,銷量穩居國內50萬元以上豪華車型第一,打破國外品牌在我國豪車市場的壟斷,創造中國豪華車型銷售新紀錄。
 

驚艷的數據背后,是重慶車企發力新能源新賽道、重塑競爭新優勢的體現。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重慶汽車產量121.4萬輛,重回全國“汽車第一城”;新能源汽車產量39.1萬輛、同比增長1.5倍,增速在汽車產量前十大省市中排名第一位。

近年來,重慶大力推動長安、賽力斯等整車企業提升產品研發力度和數字化能力,讓汽車變得更加“聰明”。其中,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驅動力,打造全球標桿級智慧工廠,集成超過3000臺機器人協同作業,實現了關鍵工序100%自動化和24小時質量自動在線監測。

總裝車間內,一輛輛問界車型排隊下線。華龍網記者 梁浩楠 攝
總裝車間內,一輛輛問界車型排隊下線。華龍網記者 梁浩楠 攝

長安汽車與華為、聯通等企業深度合作,建成全球領先的全域5G數智化工廠,廣泛應用5G、AI、數字孿生、光伏發電、整車軟件一體封測等先進技術40余項,實現制造效率提升20%、成本降低20%、能耗降低19%。

如今,類似的數字化、智能化生產場景,已經延伸到全市制造業各個領域。

市經濟信息委表示,今年以來,重慶以數字化為引領深化技術改造,加快構建“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核心場景,積極推進“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全方位縱深推進我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調研現場。華龍網記者 張佳雯 攝
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調研現場。華龍網記者 張佳雯 攝

如榮昌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用科技養豬跑出致富加速度。其打造的“生豬產業大腦”和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以數字化為紐帶,推動政府、企業和產業鏈的鏈接與融合,共同推動產業鏈的發展,加快形成生豬產業新質生產力。如今,榮昌豬成為重慶畜牧業的一塊金字招牌。

據介紹,當前,重慶正重點聚焦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先進材料、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開展行業產業大腦和未來工廠“揭榜掛帥”,以“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為核心場景,融通發展新質生產力。

接下來,我市將繼續按照“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未來工廠”三級梯次發展,建設“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發力高端制造業,匯聚新質生產力澎湃動力,持續提升“重慶造”產品智能制造水平;力爭到2027年建設20個以上產業大腦、20個以上未來工廠。

數字經濟

做強新質生產力數字引擎


重慶云谷·永川大數據產業園。受訪單位供圖
重慶云谷·永川大數據產業園。受訪單位供圖

數字經濟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正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強勁引擎。

9月26日,記者團走進永川大數據產業園,這里集聚了華為、百度、騰訊、阿里巴巴、抖音、攜程網等企業500余家,從業人員超2萬人,是重慶單體規模最大的數字經濟產業園。

這里還建有永川科技片場,是國內單體規模最大、全流程使用虛擬拍攝技術的數字科技影棚,將“拍重慶”變為“重慶拍”,目前已集聚達瓦、愛奇藝、天圖萬境等上百家影視生態企業。

“重慶云谷·永川大數據產業園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產業的發展方向主要分為三部分,產業外包、數字文創、自動駕駛。大數據產業園是新智生產力的發展的載體和案例,未來我們也謀劃了千億級數字經濟集群的目標,也想打造成為西部數字經濟創新的高地?!庇来▍^新城建設黨工委副書記康燁說。

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數據產業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記者了解到,西部數據交易中心正積極探索在公共服務領域試點開展數據資產盤活,通過整合規劃數據產品、制定數據資產管理辦法、形成數據資產入表指南、上線數據資產管理系統等多種方式,有效解決成本歸集、收入與成本匹配、資本化時點確定以及數據資產梳理等會計處理和業務上的難題。目前,重慶城投金卡公司、重慶兩江智慧城投公司、重慶軌道集團等八家國有企業已成功將數據資產納入財務報表。

此外,西部數據交易中心還積極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新路徑,依托產業基礎和政策優勢,通過整合各類數據資源,以此推動數據要素在市場中的高效流通。截至目前,西部數據交易中心已吸引入駐數據供應商685家,上架數據產品5653款,實現數據交易額9.2億元,發放數據資產登記證書6張。

接下來,西部數據交易中心還計劃推進國有企業數據資產的確權登記進程,探索數據交易流通的有效途徑,鼓勵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行業的企業借鑒現有的數據質押和抵押模式,開展數據交易流通活動;同時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數據要素產業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確保高價值數據資產的持續產出。

協同合作

推動川渝經濟高質量發展


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征管服務中心內。華龍網記者 梁浩楠 攝
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征管服務中心內。華龍網記者 梁浩楠 攝

當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如火如荼,川渝高竹新區作為全國首個跨省域共建新區,肩負著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的重任。

自獲批設立以來,川渝高竹新區篤定“兩區一城”發展定位,堅持“拉骨架、夯厚度、興產業”工作思路,全力攻堅克難、奮力拼搏進取,新區改革創新、開發建設各項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以稅收一體化改革為例,在兩地稅務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多項首創性、集成化、差異化的改革事項在川渝高竹新區漸次落地,不僅為各類經營主體帶去了優質便捷的辦稅繳費體驗,也為企業發展釋放了降本、增效、激活的乘積效應,推動了產業的交融和人流的交匯。

“現在,納稅人進一個大廳,就能辦兩地事,辦稅時間縮短約60%,資料報送減少95%?!贝ㄓ甯咧裥聟^稅費征管服務中心主任鄧循介紹,受政策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這里落戶。截至目前,新區入駐企業達201家,較3年前新區剛成立時翻了近一番。

川渝高竹新區。受訪單位供圖
川渝高竹新區。受訪單位供圖

不僅僅是川渝高竹新區,近年來,川渝兩地扎實推動成渝中部、萬達開等重點區域聯動發展;成渝中線高鐵首座隧道貫通,川渝省際高速公路通道增至16條;實施成渝地區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推動成渝“氫走廊”“電走廊”“智行走廊”提質擴容等。

值得一提的是,“川渝通辦”辦件量已突破1800萬件次,跨省市“一站式”戶口遷移辦理時限縮短至最快10分鐘,70%以上的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實現電子健康卡互通互認,開通跨省異地結算定點醫療機構2.85萬家。

如今,川渝協同發展的腳步越走越快、越走越穩,成效顯著。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0365.7億元,占西部地區的30.7%,同比增長5.8%,增速比全國、西部地區均高出0.8個百分點,以全國2%的國土面積貢獻了6.5%的經濟體量。1—7月完成投資2815.5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達64.5%。

展望未來,重慶、四川兩地合作必將更加緊密,共同唱好新時代西部“雙城記”,不斷譜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新篇章。

華龍網記者 梁浩楠 張佳雯/文

相關專題:

責任編輯:常涵笑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