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重慶|看“老破小”變“網紅村” 探尋山城“小確幸”

2024-10-10 06:00:01 來源: 華龍網

發展向前,民生向暖。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

近年來,重慶積極有效推進全市各項民生工作穩步向前發展,在老舊小區改造、公租房租售并舉、殘疾人就業等方面成效顯著,不斷提升居民幸福感。

日前,“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重慶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山城大街小巷,探訪民生福祉新圖景,感受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民主村社區。受訪單位供圖
民主村社區。受訪單位供圖

城市提品質

生動演繹“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老破舊民居變成城市風景線、老廠老院變為時尚的公共空間、有名的“老破小”轉變為自帶流量的“網紅村”……兩年多的時間,九龍坡區民主村社區便煥然一新。

作為全國首批城市更新試點城市(區)之一,九龍坡區將原為國營建設機床廠家屬區的民主村社區納入城市更新改造的重點范圍,目前這里已改造建筑11萬多平方米,保留建筑31萬多平方米,拆除危房4萬多平方米……初步實現“居民新家園、商圈新紐帶、創業新天地”的“三新”目標。

老舊小區逆“生長”,居民幸福指數蹭蹭往上漲。“相比過去,如今的民主村店鋪林立、游人如織,不僅提升了我們當地人的幸福感,還成了外地人爭相旅游參觀的打卡地。”一名當地社區居民說。

有了人氣,老社區就有了新活力。

南湖社區壩壩茶。受訪單位供圖
南湖社區壩壩茶。受訪單位供圖

當地將農貿市場等閑置房產交由專業運營公司統一招商,引入文創、商貿等經營主體,實現收益共享。目前,民主村已入駐各類商家100多戶,其中既有新潮店鋪,也有傳統品牌,累計盤活了上萬平方米的經營面積。

同樣,在南岸花園路街道的南湖社區,這個建于上世紀的老社區如今也活力滿滿,茶香、鳥鳴縈繞,大樹下,三五好友一桌,搖蒲扇、品茗香,享閑暇、聊家常,松弛感拉滿。

“我覺得一把蒲扇、一壺茶、一籠鳥,這種有煙火氣、接地氣的生活,是任何一個地方的民眾都很向往的?!笨萍既請笊鐕H部副主任房琳琳感慨道。

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個重點,也是一項民生工程。據統計,我市自2018年啟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全市已累計實施老舊小區改造8439個、1.87億平方米,惠及群眾197.8萬戶;累計改造提升養老托幼、農貿商超、社區食堂、文化體育等配套設施9200余處,新增停車位5.75萬余個,加裝電梯5760余部,新增文體休閑場地71萬平方米。

美麗陽光家園公租房。沙坪壩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美麗陽光家園公租房。沙坪壩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住房添保障

托穩百姓“安居夢”

“這里交通便利,醫院、學校、商場等配套設施齊全,房價也很劃算,我早就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了?!奔易∶利愱柟饧覉@社區8年的韋鈺熙,在得知公租房購買政策后,便毫不猶豫簽約購入自己所租的公租房。

簽約當天,韋鈺熙臉上笑開了花,眼眶卻濕潤了,“特別高興,我真的有‘家’了”。

公租房作為保障性住房,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關乎著百姓的“家”。當前,重慶共有公租房58.3萬套,現已分配入住56.6萬套。

為有效增加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供給,更好地滿足工薪收入群體購房需求,今年8月,重慶開展公租房轉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改革試點,首批試點項目為兩江新區民心佳園、沙坪壩區美麗陽光家園。

以美麗陽光家園為例,該社區于2016年6月建成投用,設有3個組團,共32棟樓。周邊有小學1所、幼兒園2所,醫院、農貿市場、超市、銀行、通訊等基本生活配套設施完善。

美麗陽光家園小區售房咨詢申請點內。華龍網記者 梁浩楠 攝
美麗陽光家園小區售房咨詢申請點內。華龍網記者 梁浩楠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小區里不但有籃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場等健身場所,還設有社區食堂,臨近飯點來用餐的居民絡繹不絕。

71歲的陳元淑在美麗陽光家園小區住了8年,提起小區的服務,她連連點贊?!拔覀兗铱照{管道漏水,需要將冰箱挪個位置,物管知道后立馬上門幫忙,幫我們老兩口解決了大麻煩?!?/p>

美麗陽光家園只是重慶解決民生急難愁盼、探索基層治理,創造高品質生活的一個縮影。重慶市公共租賃房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市級公租房全部分布在中心城區,周邊均規劃建設有軌道交通、公交首末站等公共配套;小區內配套建設了商場、醫院、警務室等公共設施,并重點針對“一老一小”建設養老服務中心(站)43個,投用小學、幼兒園82所,累計幫助8萬余名居民“家門口”就業。

值得關注的是,繼兩江新區民心佳園、沙坪壩區美麗陽光家園后,近期,重慶市級公租房又新添三個小區可申購,分別是空港佳園小區、碚都佳園小區和幸福華庭小區。

上述負責人表示,后期管理方面,配售房屋納入公租房小區統一管理,物業費按照公租房標準執行,屬地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并負責社會治理。

潤邦·彩虹家園殘疾人就業基地。華龍網記者 梁浩楠 攝
潤邦·彩虹家園殘疾人就業基地。華龍網記者 梁浩楠 攝

民生顯溫度

“共享共建”跑出加速度

數據標注、直播帶貨、手工編織……重慶大渡口新山村街道滬漢社區潤邦·彩虹家園殘疾人就業基地內,一群年輕人正各司其職,在各自的崗位上忙活。

“這里氛圍很好,大家都是同齡人?!苯衲?4歲的余女士,此前因聽力不好,找工作時屢屢受挫,要么收入無法維持生活,要么因為看不懂方言口語,干半個月就被辭退。

一次偶然機會,余女士了解到潤邦·彩虹家園殘疾人就業基地正在招人。經過短期的數據標注培訓后,她很快就上崗了,還當上了組長,“現在一個月到手能拿3000多元,工作環境舒適,我特別滿意”。

潤邦·彩虹家園殘疾人就業基地是大渡口區“義渡就業列車”的載體之一,2023年以來已實現了500余人次的高質量就業、高水平就業。

就業連著民生冷暖,是民生之本。大渡口區就業和人才中心副主任王濤介紹,自2022年以來,大渡口區人力社保局探索打造“義渡就業列車”公共就業服務品牌,通過舉辦義渡招聘夜市等線上線下招聘會,建設義渡數字零工市場、農民返鄉創業園,開展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人工智能訓練師培訓等,促進供需有效對接、勞動者技能提升,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如今,“義渡就業列車”已累計帶動就業3.8萬人。

大渡口區探索打造“義渡就業列車”公共就業服務品牌。受訪單位供圖
大渡口區探索打造“義渡就業列車”公共就業服務品牌。受訪單位供圖

與大渡口區有所不同,渝中區將就業服務與“勞動者港灣”結合在一起,為求職者提供職業咨詢、崗位推薦等服務同時,也為戶外勞動者提供便利服務。

緊鄰龍湖時代天街的煤建新村“勞動者港灣”,周邊人流量大、務工者眾多,目前通過滾動展示企業1.3萬家,提供職位20.6萬個,崗位需求167.8萬人,接待超過6500名求職者為其提供職業咨詢、崗位推薦等服務;同時開展線下“小而精”招聘會33場,邀約164家企業到現場招賢納士,為530余名求職者成功推薦就業。

另外,港灣內還配備空調、飲水機、微波爐、桌椅、充電設施、醫藥箱等基本服務用品,讓戶外勞動者“渴了能喝水,熱了能乘涼,冷了能取暖,累了能休息,傷了能急救”。

作為重點民生實事之一,渝中區目前已建成“勞動者港灣”43個,面積從8平方米到60平方米不等,為廣大勞動者提供優質溫暖的服務,在方寸之間盡顯城市溫暖。

近年來,重慶進一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一項項彰顯溫度和關懷的實招硬招,不斷滿足人民對更美好生活的期待,也勾勒出一幅高品質生活的民生畫卷。

展望未來,重慶將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人民幸福安康,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惠及每一個人。

華龍網記者 梁浩楠 張佳雯/文

相關專題:

責任編輯:李茜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