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重慶公安如何深化改革提升新質戰斗力
2024-11-01 06:13:27 來源: 華龍網-重慶日報

開欄的話
全國公安廳局長座談會提出,以新警務理念為先導、以新運行模式為關鍵、以新技術裝備為支撐、以新管理體系為保障,提升公安機關新質戰斗力,高水平推進公安工作現代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安全保障。
重慶日報從今日起推出“渝警前沿”專欄,展現全市公安機關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的一系列創新舉措,以及涌現出的先進典型人物,營造全市公安民警輔警勇爭先、善作為的良好氛圍,以新質公安戰斗力為平安重慶建設賦能蓄力。
近日,一場演唱會剛剛結束,現場安保指揮部的數智指揮大屏幕上,系列動態監控數據顯示各個出口人員聚集,人流量即將達到峰值?!皢哟罂土鞣至黝A案!”重慶市公安局治安管理總隊大型活動安保支隊民警陳欣然迅速下達指令,各執勤崗快速實行人流管控。半小時后,4.6萬名觀眾全部安全離場。
作為一座超大城市,重慶每年舉辦的大型活動有上千場。重慶市公安局依托“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搭建人員密集重點場所聯防聯控應用場景,實現從經驗管理向數據治理、主動管理轉變。
近年來,重慶公安機關錨定“創新超大城市協同高效現代警務體制機制”目標,深化公安改革創新,更新和升級傳統警務運行模式,提升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的公安機關新質戰斗力。
山城快警
1分鐘內出動,核心區域5分鐘到場
“兩名孩童不慎陷入大濱路萬發碼頭附近的淤泥中,快來人幫忙!”10月27日中午,熱心市民楊先生報警求助。
市公安局將警情直接派發至大渡口區公安分局茄子溪派出所綜合指揮室。不到5分鐘,民警趕到現場,將孩子從齊腰深的淤泥中救出。
為深入推進“預防警務”“主動警務”戰略,探索減少警情流轉層級、建立合理高效的快速接處警模式,今年9月5日,大渡口區在全市率先啟動“山城快警”警情數智直派試點工作。
快,是“山城快警”的核心。為了讓人民群眾時刻感受到安全就在身邊,試點中,大渡口區公安分局創新打造數智派警平臺,除減少派警環節外,還將派出所除綜合指揮室值班民警以外的值班警力,全部撒到街面或社區開展巡防工作,由原來的駐地“靜態接處警”變為現在的街面或社區“動態接處警”。
試點近2個月來,實現了110警情指令平均流轉時間縮短40%以上,處警民警30秒內簽收、1分鐘內出動、核心區域5分鐘到場,全區九類街面警情同比下降28%。
全面融入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示范區建設,我市公安機關正構建分級分類警務運行機制:一方面,建立中心城區、主城新區、“兩群”地區分級分類警務運行新機制;一方面,按照急用先行原則,加快打造中心城區“市局統籌、一體治理”警務運行機制,構建市局、“9+2”分局、194個派出所、50個警務站、773個街面最小作戰單元五級貫通體系。
智能交管
信號燈學會了“思考”,車流更大道路卻依然暢通
今年國慶黃金周前夕,9月30日16時,中心城區道路交通智能管理應用監測到內環以內小時在網車流量達40萬輛,觸發了管控預警。
系統自動啟動三級預案,對大流量道路迅速采取四項管控措施:
一是一鍵配時,對17條道路51個路口,啟動減量1/4的信號控制配時方案;二是一鍵誘導,通過11個路面誘導屏發布提示,同步關聯高德、百度導航,引導車輛分流;三是一鍵派警,立即調派民警到16個減量分流點管控處置;四是一鍵協作,調度9個交巡警支隊開展區域協同管控。
19時40分,晚高峰基本消散,較去年同期提前50分鐘,其間道路交通始終處于可控狀態。
在中心城區道路交通智能管理應用中,會“思考”、夠“聰明”的交通信號燈,讓城市出行更便捷、更智能。
10月1日的國慶假期出城高峰中,中心城區全日在網車流量達169萬輛,較去年同期增加5.6%,但平均車速較去年同期提升5.4%,首次實現了長時間、大面積交通擁堵和高速公路亡人交通事故“兩個零發生”。
這只是重慶以數字警務賦能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的一個縮影。
目前,我市正加快完善“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市公安局在已集成8大板塊、78個實戰模塊的“情指行”一體化平臺基礎上,迭代升級“情指行”3.0建設,加快構建“6+5+N”數字賦能體系,即打造指揮決策、基礎管控等6個實戰中心,深化人員密集重點場所聯防聯控、全民反詐等5個綜合場景,并繼續推出N個“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服務,目前已研發實戰場景一級應用21個、二級應用74個,推動人口、車輛、視頻等243類公安數據資源接入三級治理中心。
政務服務
從“只跑一次”到“一次不跑”,“警快辦”讓431項特色服務“觸手可及”
前不久,來重慶找工作的胡先生收到了心儀公司的錄用通知。因辦理入職手續需要開具有關證明,他在重慶公安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警快辦”提交了申請。審核當天通過,證明文件在線下載,整個辦理過程“零材料”“零跑腿”。
這個“警快辦”平臺整合了多個警種的互聯網政務服務系統,實現431項特色服務“一網可達、觸手可及”。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接三級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77項公安政務服務事項在市級移動政務服務平臺“渝快辦”上線運行。
在重慶火車北站的智慧警務站內,一窗通辦智慧警務艙能夠第一時間為忘帶身份證的旅客辦理臨時身份證明。在江北嘴國家級戰略金融中心,警務自助服務區增加了服務金融從業人員的出入境便民服務設施。
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是重慶公安推動數字警務建設更智慧、更智能的初心所在。
圍繞打造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我市出臺《全市公安機關服務保障現代化新重慶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推出戶籍、出入境、車駕管等領域30條便民利企舉措。
從“只跑一次”到“全程網辦、一次不跑”,重慶市公安局打造“一網通辦”“一窗通辦”升級版,“警快辦”全程網辦率達80.7%,全市派出所綜合服務窗口當場辦結、立等可取事項達90%。
同時,我市在全國首創入境旅游口岸簽申請“一網通辦”,平均辦結時限由7天壓縮至3天;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已實現川渝全域全類別戶口遷移跨省通辦。
智慧監督
更透明更高效,公安執法規范化改革動作頻頻
10月25日,公安機關組織的一起重大詐騙案收網行動中,在江北區一寫字樓內共抓獲犯罪嫌疑人33人。江北區公安分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一體化協同推進、精細化流程管理、多元化服務保障,為收網行動提供了強力支撐。
被評為“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的江北區公安分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可以為辦案單位提供24小時全天候服務,形成“一站式”辦案、合成化作戰、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監督的執法辦案新模式。
當前,全市公安機關正大力推進公安執法規范化改革——搭建“一站式”簡案快辦平臺,構建“市局執法監督管理中心+區縣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基層案管室”三級聯動執法治理體系。
該平臺體系旨在推進案件繁簡分流,實現簡案快辦、類案同辦、繁案精辦。健全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大力推行集中辦、專業辦、規范辦、快速辦,累計辦案19.15萬起,訊(詢)問嫌疑人23.46萬人次,刑事案件進中心辦理率達90%以上。
針對執法頑瘴痼疾,重慶公安機關堅持問題導向,健全三色預警治理機制,上線“立而不偵、久偵不結”功能模塊,搭建執法關鍵環節“智能預警+人工介入”治理新模式,預警督辦案件29627起,有效扭轉辦案“不作為、慢作為”現象。
針對執法監督智能程度不高、尚未形成閉環等問題,重慶公安機關創新數字化執法辦案方式,緊盯“警、案、人、物、卷、場”要素,上線執法閉環智慧監督系統。目前,系統已建成6個監督管理模型,力爭12月底前完成全市公安機關布建。
記者 張莎
原標題:■“山城快警”快人一步 ■交通信號燈會“思考” ■數字便民實現“一次不跑”
看重慶公安如何深化改革提升新質戰斗力
責任編輯:周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