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縱深推進以國際化為引領的旅游“三次創業”
2024-11-02 07:03:01 來源: 華龍網-重慶日報





(圖片除署名外由記者李雨恒攝)
11月1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武隆區專場。會上,武隆區相關負責人圍繞“保護和利用好生態資源加快建成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綠色發展創新示范區”作主題介紹,并回答媒體記者和網友提問。
近年來,武隆圍繞“生態優先、旅游引領、三產融合、強區富民”發展思路,縱深推進以國際化為引領的武隆旅游“三次創業”,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中作出武隆貢獻、展現武隆作為。
1/4的武隆人在吃“旅游飯”
“武隆最大的優勢是生態,最美的畫卷在城鄉,最強的產業數旅游?!蔽渎^委書記何慶介紹,武隆被譽為“喀斯特生態博物館”,森林覆蓋率67.6%,是全市第一個同時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的區縣;有天池苗寨、吶溪原鄉等28個市級鄉村旅游示范點,36個市級“美麗宜居鄉村”,還有地面不可移動文物1505處,總量居全市第二,其中“關口西漢一號墓”是中國發現最早有明確紀年的西漢墓葬。
何慶介紹,從1994年以芙蓉洞對外開放為標志武隆旅游起步發展,到2008年開啟以“做大游客總量、做強旅游經濟”為主要任務的“二次創業”,再到2022年提出以“做深產業鏈、提升貢獻度”為主線的“三次創業”,武隆先后獲得了世界自然遺產地、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城市范例獎、世界最佳旅游鄉村三張世界級名片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等七塊金字招牌,2023年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2.3%,全區總人口的1/4吃上了“旅游飯”。
生態經濟占GDP比重達73%
“我們持續推進‘兩山’實踐創新,著力推動資源變資產?!蔽渎^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左軍介紹,他們全面摸清全區生態資源家底,建立“生態資源一張圖”:有林地318.2萬畝,水能、風能、光能蘊藏量550萬千瓦,頁巖氣探明儲量1048.8億立方米,喀斯特旅游品牌價值評估超過303億元。去年,武隆在全市率先完成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測算,武隆生態系統生產總值2393億元:該區生態經濟占GDP比重達73%,生態產業稅收占比超50%,“生態資源”向“幸福資本”的轉化初見成效。
目前,該區已完成全市首筆綠色金融林業碳匯預期收益權質押貸款5000萬元,實現農村土地經營權、農房使用權等生態資源線上交易253單近2億元,帶動3485戶農戶戶均增收3500元。
武隆旅游快速發展的30年,不僅推動了區域經濟的增長,也讓老百姓的錢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紅火,旅游年綜合收入超200億元。通過景區輻射帶動、旅游廊道帶動、市場主體帶動,2023年該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7.9%、位列全市第二。在仙女山街道荊竹村,通過發展旅游產業,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4年的不足8000元提高到2.4萬元。
明年武隆將進入高鐵時代
武隆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區政府新聞發言人劉高永介紹,明年6月渝湘高鐵通車,武隆將進入高鐵時代,融入重慶“半小時經濟圈”,實現武隆旅游“快進慢游”中“快進”的突破;渝湘高速復線將于今年底開通,是第一條“雙向六車道”直達武隆的高速公路,游客從重慶中心城區開車到武隆,在高速公路上的通行時間將從2小時縮短至1.5小時左右。
武隆區政府副區長劉壯表示,為方便游客,目前該區已根據仙女山機場的航班時刻,開通“機場至度假區”公交專線,確保旅客下飛機即可便捷換乘;為滿足廣大游客自駕游需求,仙女山度假區已建成公用充電樁242個、充電槍288個,本月底還將建成投用超充站2座、快充站2座;同時實現了武隆全區鄉村旅游點充電樁建設全覆蓋,滿足自駕游客充電需求。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羅蕓 周傳勇
責任編輯:李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