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十九場)|共富潼南 “聯農富農“種好城鄉融合發展試驗田

2024-11-04 11:09:11 來源: 華龍網

華龍網訊(首席記者 羊華 記者 殷睿)奔騰的涪江,引領重慶潼南區走向新型工業化,這片土地同樣孕育了“西部菜都”和“國際檸檬之都”。

現代農業,始終是潼南的發展基本盤。

正因為“深耕”農業,潼南獲批獲創全市唯一國家現代設施農業創新引領區、全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全國首批農業科技現代化共建先行區、國家首批鄉村振興示范縣等20余個國家級“金字招牌”,打造了現代農業“1高地、3大產業、4大平臺、4張名片”,加快從農業大區變為農業強區。

趁熱打鐵,潼南又提出了“聯農富農”的共同富裕計劃,加速城鄉融合發展。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潼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潼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農業有大腦

數字科技賦能產業化

受數字農業的“雨露”浸潤,潼南猛然覺醒,打造出“中國第一檸檬數字大腦”。

這一套數字底座,融入了15類檸檬主體、7類感智設備,實現一圖統攬、一圖集成、一圖感知,更好“鏈接”果農、企業、金融、流通渠道,全面賦能檸檬產業發展,讓檸檬結在樹上、鏈在“網上”。

數字賦能的場景不止于此,潼南還實現了對全域260萬個地塊、27個土地圖層、35億個地塊屬性數據無縫疊加及智能分析,這塊田是誰的?種的什么?長勢怎樣?如何增產?動動手指就清清楚楚,一屏在手,“云”上創“豐”成為現實。

除了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數字“產業大腦”,潼南還把智慧農業向“線下”拓展。

數字農業大腦。潼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數字農業大腦。潼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在去往重慶(潼南)農業科技城的路上,“建設中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幾個大字赫然在目,該區農業的發展方向可見一斑。

潼南農科城相關負責人告訴華龍網記者,他們正按照“一城三區N平臺”空間布局,聚焦特色種業、農產品加工、農機裝備、智慧農業“四大農業科技領域”,落腳蔬菜、檸檬、油菜、水產+農旅融合的全產業鏈,著重孵化培育、科技研發、試驗試種、轉化推廣等科技含量高的前沿性農業產品。

目前,潼南農科城建成高能級科技研發平臺12個,其中國家火炬重慶潼南檸檬生物特色產業基地國家級平臺1個,柑橘類精深加工重點實驗室、南昌大學重慶研究院、檸檬果汁及副產物綜合研發實驗室等省部級科研平臺9個、蔬果酵素研發中心等區級技術創新中心2個。

農科城。潼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農科城。潼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這些扎根潼南的農業研發機構,推動實現了全球首張油菜液相育種“芯片”應用、世界首條干濕共用果膠生產線投產,創制出“兩碗菜籽一碗油”“全國最具影響力加工辣椒”等一批突破性新品種,以全國第二好成績率先獲批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共建先行區,潼南正成為全市乃至西部地區農業科技創新“硅谷”。去年,潼南農科城還獲得全市“對話鄉村振興活動”十佳示范案例。

為傳統農業插上數字化的“翅膀”,同時發力產學研一體化,潼南用同一片土地,結出了更有附加值的果實,為農戶增收提供了可能。

利益有聯結

聯農富農多渠道增收

聯農富農,村民成股民,潼南走深走實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華龍網記者從潼南區農業農村委了解到,該區建立了“龍頭企業+村集體+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創新實踐了“村企聯合、基地聯戶、產業連片、股份連薪、責任連體”五聯(連)模式,成立了雙江聯耕農業等25個強村公司,全區23.7萬村民成為股民,1.5萬農民成為產業工人,年人均增收超過6000元,老百姓的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紅火。

潼南是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該區正加速推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為突破,系統集成“三類人”“三塊地”等改革舉措,推動城鄉資源大聚集。一方面,壯大“三類人”,打破“壩內人”“壩外人”身份差別,推廣“產業村支書”“鄉村CEO”模式,集聚一批城市下鄉、外出返鄉、本土興鄉人才。另一方面,盤活“三塊地”,集中整治農村承包地,騰退租賃盤活閑置宅基地,穩步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解決土地“散、亂、閑”問題。

首批產業村支書(主任)出征儀式。潼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首批產業村支書(主任)出征儀式。潼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下一步,我們將強化改革創新,聚焦基地化、規?;?、品牌化、平臺化、數字化、國際化,全鏈條發展檸檬、蔬菜、油菜3大百億級產業集群,高標準建設中國(潼南)—東盟農產品交易中心,推動潼南農業全市示范、西部領先、全國出彩?!痹撠撠熑苏f。

西部陸海新通道助力潼南檸檬直達海外。潼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西部陸海新通道助力潼南檸檬直達海外。潼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在農業產業布局方面,潼南依托涪江流域連片壩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食藥同源、五彩稻田等特色農業、觀光農業,引育各類經營主體,不斷壯大鄉村經濟,創新“集體經濟+”模式,成立集體經濟聯村公司,開發一批就業崗位,推動村民在家門口穩定就業,實現本土就業率98%以上。近年來,潼南堅持全要素保障、全鏈條發展、全環節增效,農業現代化各項評估指標居全市前列,建設經驗獲農業農村部推廣。

田間有風景

農旅融合做增量收益

對于農業的產業價值,潼南除了向下挖掘,還不斷向“周邊”延伸,這就是農旅融合帶來的增量收益。

在潼南區文旅委相關負責人看來,農旅融合既促進了和美鄉村建設,更直接帶動鄉村游,讓廣大農戶吃上了旅游飯,政府也通過舉辦各類農旅節會活動,豐富了全域旅游的場景,提升了潼南的旅游辨識度。

在觀光農業方面,潼南依托涪江流域連片壩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食藥同源、五彩稻田等特色農業、觀光農業,引育各類經營主體61家、戶均產值300萬以上。

在休閑農業方面,潼南建設了果蔬書院,五星級農家樂泰安農莊,1萬平米的蔬菜博覽園等特色景點,成為農文旅共生的典范。

在特色美食方面,潼南推出了蔬菜宴、檸檬宴、全魚宴、全蝦宴、豆腐宴5大特色宴席;收集了雙江涼粉、檬香如意果、千層麻花等20余種特色小吃。

在潼南,各鎮街均有自己的特色,美食、非遺等,為了將這些寶貝全部“挑”出來,該區創新舉辦了潼臺比武“鎮”功夫“半月演”,打造出沉浸式體驗新場景、農文旅商創意綜合體。

潼南文旅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還結合美麗的自然與人文資源,完成“四季游”的鄉村旅游全場景布局,春天菜花節,打造了“中國最美油菜花?!甭糜纹放?;夏季龍舟賽,每年6月,潼南都會在涪江上舉辦龍舟賽,配套有槳板邀請賽、龍舟祈福巡游等特色活動;秋季國際檸檬節,吸引海內外客商和游客前來體驗采摘檸檬、品味檸檬宴席、購買檸檬產品;冬日涪江中國年,在潼南吃長桌宴、逛年貨集市,看非遺展演,逛迎春燈會,感受濃濃中國年味。

幸福街花兒巷。潼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幸福街花兒巷。潼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借助科技賦能,提升農業種植的附加值;通過聯農富農,讓農民變股民穩穩增收;謀劃農旅融合,同樣帶來了增量收益,潼南種好了城鄉融合發展的“試驗田”,農民兄弟的好日子還在后頭。

責任編輯:劉思利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