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繪鄉村美景 建宜居家園

2024-11-06 11:24:22 來源: 華龍網

華龍網訊(通訊員 李達元)田野綠意盡染、院落干凈整潔、村民和睦安寧……近日,筆者走進榮獲“市級巴渝和美鄉村示范村”稱號的豐都縣包鸞鎮包鸞村,目之所及處處如畫,行之所至步步入景。

自示范創建巴渝和美鄉村以來,該村從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入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帶動鄉村產業升級、重構鄉村治理體系,持續推動和美鄉村建設向縱深邁進,全村實現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

包鸞田園風光。資料圖
包鸞田園風光。資料圖

規劃引領人居環境整治

“我家房屋的設計、院落打造,以及周邊環境的美化,都是按照我自己的要求建設,每天一開門就可看到蔥綠的植物,聞到沁人心脾的花香,聽到悅耳的鳥語。”村民曾報倫說。

據了解,包鸞村綜合考慮山、水、田、河等自然資源稟賦,以及村民風俗習慣等人文因素,確定總體“大設計”。為避免千篇一律,因地制宜融入農耕文化、紅色文化、廉潔文化,結合農戶實際進行具體“小設計”,形成戶與景融、村與文融、村景交融的思路,循序漸進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按照私人區域自己建,公共區域大家建的原則,137名村民自發組建后勤服務隊、施工小分隊,通過農戶自建、互相幫著建、專業師傅帶著建,不僅節約了工錢,還培養了一批‘包鸞師傅’。”包鸞村黨支部書記曾祝說。

此外,包鸞村還對轄區內的違法建筑、畜禽圈舍、生活污水、生產生活垃圾進行有效規范和治理。開展“潔藝”“柴藝”比拼和積分制考核等多種活動,引領村民樹立良好生活習慣,打造宜居美好環境。以農村黑臭水體“清零”攻堅行動為重要抓手,全面推進農村廁所、垃圾、污水整治,完成改廁31戶,鋪設污水管網5600米,新建污水處理站1座。

成片的油菜花。資料圖
成片的油菜花。資料圖

因地制宜發展產業

“以前這些地因沒人耕種,長滿了雜草荊棘,村組干部讓我開墾出來,然后我就種植了玉米、紅薯等作物,沒想到收成還可以?!贝迕耜悵闪终f。

包鸞村結合地形大力開展撂荒地整治,入戶講解輪種模式,爭取群眾支持,化解開墾、銷路、資金等顧慮,復墾復耕撂荒地82.3畝,實現“應種盡種”,做大村經濟。

包鸞村還鼓勵本地村民抱團承包經營,結合地理、水源優勢,采取“公司+新農人+村民”模式,推行村集體經濟入股、按比例分紅,大力促進原有產業提升和新農人培育,讓村民增收、集體受益。

截至目前,包鸞村形成了以“春分小院”特色民宿、500畝火龍果基地、陽光玫瑰種植園、姜菜輪作、稻魚共生、農產品烘干房等為代表的多元化產業,直接帶動215戶村民就業。

優美的人居環境。豐都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華龍網發
優美的人居環境。豐都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華龍網發

構建文明和諧鄉村

筆者在包鸞村四組的新豐院落看到,該院落內設有黨群服務中心、議事大廳、鄉村文創便民服務中心、村民文體活動室、鄉村書院名人堂,院落內環境優美,干凈整潔,交通便利,村規、家訓、名人入堂上墻。

“它是集學堂、禮堂、食堂、黨群之家為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也是集文娛、文明實踐、鄉村文化發展等功能為一體的居民休閑健身之地?!痹Uf。

包鸞村還通過制定并實施《2023年包鸞鎮包鸞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積分方案》,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引導廣大村民自覺聽黨話、真心感黨恩、永遠跟黨走。

據了解,該村先后成立了豐都縣包鸞村養老互助會、健身互助會、應急互助會3個社會化組織,爭取專項資金9萬元,優選配強3位負責人,每月每逢陽歷帶2、8號數的日期,常態化開展“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關愛行動,加強鄰里互助、守望相助平臺和陣地建設。

責任編輯:石月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