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2024長江文明論壇新聞發布會。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從會上獲悉,我市將著力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全力打造“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和重慶辨識度”的標志性文旅發展成果,加快建設旅游強市,助力打造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
“長江文明賦予重慶文旅以深厚的底蘊和巨大的機遇,讓重慶閃耀著新時代文明之光。”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冉華章介紹。
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主動融入和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大局,持續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去年,我市旅游及相關產業實現增加值1206.82億元,同比增長13.5%,占全市GDP比重達到4.0%。今年上半年,我市實現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586.63億元,同比增長8%。
接下來,我市將堅持融合發展,致力讓游客在領略山城自然之美中感悟巴渝文化之美、陶冶上善心靈之美。放大立體城市風貌獨特優勢,統籌山、水、人、城、景一體化建設,系統提升城市景觀及旅游要素,做靚“世界山水都市”文旅名片;依托長江黃金水道串聯渝東北三峽庫區核心文旅資源,優化升級“船游三峽”“陸游三峽”產品體系,做強“壯美長江三峽”文旅名片;厚植武陵山區民族風情和生態資源優勢,打造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做響“多彩風情武陵”文旅名片。
同時,我市還將進一步做強“拳頭產品”,著力打造彰顯國際范、中國味、巴渝韻的文旅精品,包括升級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度假區、世界內河游輪集群、紅色旅游高地、遺產旅游勝地、世界溫泉之都等旅游精品,并依托文脈、山脈、水系、古道、交通干線等經絡,推動核心景區串珠成鏈,迭代推出山水都市、壯美三峽、世界遺產、烏江畫廊、多彩民俗、美麗鄉村等精品旅游線路。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我市還將迭代完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專項工作組聯席會、長江三峽區域旅游渝鄂輪值主席會、武陵文旅大會三大平臺,持續做大“朋友圈”,推動區域文旅品牌聯袂“出圈”。
其中,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方面,我市將進一步深化川渝戰略協作、政策協同、平臺對接、利益共享,推動實現更深層次更寬領域合作,聯合創建文化和旅游區域協同發展改革創新試驗區,共建川渝石窟寺國家遺址公園,推進川渝宋元山城體系申遺;共塑“成渝地·巴蜀情”文旅品牌,開展“川渝互游”“川渝同游”,擴容升級川渝文旅大市場。
在長江三峽旅游發展方面,我市將進一步深化渝鄂協作,迭代升級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以及小三峽等經典深度游產品,攜手共建長江三峽世界級精品景區集群;探索組建長江三峽游輪旅游聯盟,共同打造國際一流游輪旅游精品;協同推進三峽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聯合申報“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持續辦好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游節,合力唱響“壯美長江·詩畫三峽”旅游品牌,努力把長江三峽打造成為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的耀眼明珠。
在共塑武陵山區域文旅發展品牌方面,我市將進一步深化渝鄂湘黔協作,謀劃打造武陵山—烏江流域生態文化旅游協同發展區,聯動開發特色文旅產品;著力提升“烏江畫廊”游船品質,打造烏江水上航線風景連廊;構建武陵文旅對外宣傳矩陣,奏響“山水同源·武陵同夢”大合唱。
重慶是一座熱情好客的城市,“寵客到底”是這座城市最真誠的告白。我市還將堅持宣傳推廣與優化環境并重,持續提升重慶文旅形象,包括迭代升級“文旅融合+全媒體傳播”體系,拓展多元化傳播渠道,講好重慶故事;擦亮重慶都市藝術節等城市名片,創新舉辦重慶國際旅行商大會等品牌節會,持續擴大重慶文旅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