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獻策重慶制造 中德企業家帶來前沿思考
2024-11-13 06:40:35 來源: 華龍網-重慶日報
“重慶造”出海要注意哪些方面?產業發展有哪些前沿趨勢?德企在渝布局產業將重點瞄準哪些方向?11月12日,在德國先進制造企業重慶行產業合作大會嘉賓演講環節,來自半導體、汽車、機電行業的中德企業嘉賓作主題演講。他們交流經驗、分享觀點,并對重慶與德國的產業合作建言獻策。

英飛凌集團監事會主席赫伯特·迪斯:
“產品出?!币斏?試錯不能“一股腦”
英飛凌集團是德國半導體重點企業,因此,赫伯特·迪斯十分關注產業鏈下游的能源產業及汽車產業發展。
他說,近年來,中國在發電方面和交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通過綠色發電,未來將實現零碳排放;同時,中國持續推廣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插電、混動、增程等各類車型層出不窮,出口海外也取得初步成功。
對此,他建議重慶車企,關于“產品出海”要提早進行思考,不要“一股腦”,失敗之后又退出,應該仔細思考一下。國外的市場是比較復雜的,不僅是語言文化不同,汽車文化、汽車習慣也不一樣,所以要謹慎試錯。但他認為,開展國際合作仍有巨大的合作共贏機會。

賽力斯集團副總裁王平:
攜手德國零部件企業 打造新豪華汽車品牌
王平表示,得益于學習德國豪華整車企業,攜手大陸集團等優秀德國零部件企業,賽力斯正致力于打造新豪華汽車品牌。
王平介紹,賽力斯自成立以來,從汽車零部件、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再到如今的高端智能電動汽車,歷經4次迭代進化,8年智能電動汽車探索、3年跨界融合,才造就賽力斯問界品牌,并陸續推出M5、M7、M9三款電動智能汽車,深受市場認可。2024年,公司業績快速增長,1—9月營收超1000億元,同比增長500%,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約32萬輛,同比增長364%。問界M9上市10個月累計大定突破16萬輛,交付超12萬輛,連續6個月蟬聯50萬級豪華車型消費榜第一名。
通過智能制造,賽力斯實現新車型21天跨工廠量產,2個月內產量提升3倍。目前,依托“問界產業大腦+超級無界工廠”模式,賽力斯打造超級生態、超級智能、超級兼容、超級效率的超級工廠,定位全球標桿智能工廠。工廠擁有超3000臺機器人,可實現智能協同,關鍵工序百分百自動化,關鍵點位百分百自動化質量檢測,產線兼容各類車型。
“賽力斯將立足重慶,與德國乃至全球的優秀合作伙伴一起,打造用戶喜愛的新豪華汽車?!蓖跗秸f。

大陸集團中國區高級顧問楊承祖:
推動本土研發 更好服務中國車企
隨著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發展,汽車產業已經進入“軟件定義汽車”時代。
楊承祖說,當前汽車技術發展必須談論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軟件定義汽車”,這是顛覆性的。汽車將來會像手機一樣,通過軟件的更新,提供更多不同的功能。
面對這一變化,大陸集團在中國實施了3項發展舉措:夯實本土生產及供應鏈;強化本土研發;建立全球本土化組織。比如,大陸集團在重慶設立研發中心的目標,就是“在重慶、為全球”,通過推動本土研發系統的有力支持,更好地配套服務中國車企發展。

重慶機電集團董事長趙自成:
深化交流合作 挖掘智能制造新場景
趙自成圍繞“智能制造的突破與創新”作主題演講。重慶機電集團是重慶裝備制造業的“排頭兵”,主要產品包括大馬力發動機、核電/風電/水電裝備、數控機床等25個門類,服務于能源、汽車、工業母機等16個行業,致力于通過智能制造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多年來,重慶機電集團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研發投入,“十四五”以來累計投入研發費用18.8億元,平均研發投入強度4.5%,培育了一批創新平臺、創新企業、創新產品。通過持續創新,42項技術產品達到國內領先或世界一流水平;34項新產品納入重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
雖然在智能制造方面取得一定成績,但智能制造是一個技術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不斷迭代的過程。趙自成表示,接下來機電集團還要強化技術創新、強化產業創新、加強交流合作。
“在智能化轉型的過程中,我們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愿同國內外先進企業、研究機構一起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挖掘智能制造更多的應用場景,為智能制造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趙自成說。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志華:
持續擴大在渝業務 推動新興產業布局
朱志華表示,企業將持續擴大在渝業務,推動一批新興產業布局。
中信戴卡是中信集團先進制造板塊子公司,目前已發展成為全球生產規模最大的鋁車輪和鋁制底盤零部件供應商,成為行業掌握全流程技術、裝備、研發的隱形冠軍。
朱志華說,近年來,中信戴卡在中信集團支持下,聯合多家兄弟公司完成一體化壓鑄技術研發,在材料開發、產品同步開發設計、大型壓鑄機研制和智能化產學研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獨特的一體化壓鑄中信解決方案。
“重慶是國內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也是中信戴卡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敝熘救A說,目前企業已經與多家整車渝企建立起深度合作關系。下一步,中信戴卡計劃進一步擴大在渝業務,籌劃鋁合金、副車架和一體化壓鑄等新興產業布局。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佘振芳 夏元
責任編輯: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