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觀察丨孔雀“西南”飛!重慶的“英雄帖”有何磁吸力?-華龍網

上游觀察丨孔雀“西南”飛!重慶的“英雄帖”有何磁吸力?

2024-11-25 10:29:21 來源: 上游新聞

孔雀“西南”飛,棲到山城來。

11月24日,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落下帷幕,近4000名緊缺優秀人才簽約新重慶,甚至帶動250多個人才引領型項目落地,項目總投資達510億元。這樣的集中簽約不是簡單的“引進來”,而是讓人才真正“留下來”,成為城市建設的“合伙人”。

以會引才亮出的“成績單”,彰顯的是產業、平臺、政策、環境等諸多競爭力的共振效果,釋放的是重慶廣撒“英雄帖”的“磁石效應”。

圖片
兩江新區舉行空天信息產業人才發展大會。

重慶的“英雄帖”,究竟有多大磁吸力?

重慶是國家重要現代制造業基地,擁有41個工業大類中的39個、全部31個制造業大類。立足產業推動“四鏈”融合,建強卓越工程師、產業創新人才、高技能人才隊伍,是新重慶抓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像汽車行業的領軍企業長安汽車,一直在吸引海內外人才的加盟。長安汽車副總裁克勞斯·齊喬拉看好重慶汽車產業,去年10月加入長安汽車分管全球設計工作。發展正紅火的賽力斯,今年7月引進300名大學畢業優等生,超過七成來自“雙一流”高校,還有10%來自海外名校,碩士及以上學歷占比達到74%。

由此可見,產業集聚是吸引人才的最大磁盤。

人才因產業而聚,產業因人才而興。此次大會期間,重慶空天信息產業主戰場兩江新區,現場發布空天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計劃,列出相關緊缺人才和崗位清單,喊話頂尖人才到重慶逐夢“空天”。

向全球招攬頂尖人才,重慶既有產業吸引力,也有政策競爭力。這些年,重慶把集聚頂尖人才作為長期戰略,實施科技創新主力軍壯大工程,構建起面向頂尖人才、領軍人才、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完整支持體系。

比如,重慶聚焦博士后引育留用,建立“站前、站中、站后”全鏈條服務體系,建立博士后科研站538個、博士后創新創業園5個,博士后招收連續四年穩定在1000人以上,出站留渝率超90%。出臺青年創新人才項目管理辦法,瞄準科技前沿和重點產業發展需要,支持學科交叉,開展原始創新和自由探索;在市級配套經費支持基礎上,項目依托單位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支持經費。

圖片
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現場。

會上發布的《西部地區重點產業人才需求清單》中,曬出的309家單位1305個核心崗位有不少都是在重慶,技術研發類崗位占比約七成。人才需求居前列的是生物醫藥產業、軟件信息服務產業、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產業,從薪酬待遇上來看年薪最高達180萬元。

“清單其實是釋放一個信號,重慶以極大的誠意招徠人才。”上海外服(重慶)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邱曉峰說:“無論從人才引進的政策,還是人才培養的土壤,乃至人才發揮才能的市場,重慶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p>

像邱曉峰一樣,不少頂尖人才也紛紛“表白”重慶,把握“重慶機遇”。

“這是第一次來重慶,非常后悔為什么沒有早點來。”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顏寧說,在臨床醫學研究方面來說深圳要向重慶“取經”,重慶的生物醫藥發展在全國來說都非常好,希望未來與重慶能有更廣泛的合作。

圖片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外籍院士約翰·勞赫德說,他來重慶的時間不長,但一些科研機構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開放創新讓重慶未來可期。”約翰·勞赫德說,越開放可獲得的外部資源要素就越多,就可以實現內外知識和技能的聯動、互動,加快創新的速度,以創新的方式跨學科跨領域解決挑戰。

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時空組學首席科學家陳奧說,他已經與重慶“牽手”,正在與重慶金鳳實驗室緊密合作,共同推動重慶在生命科學和臨床醫學領域取得更深層次的突破。

正是因為強大的磁吸力,才有越來越多的人才擁抱重慶。就像此次大會,集中簽約引進了緊缺優秀人才3925名,其中數智科技、生命健康等重點領域占比達84%,引進博士、博士后青年科技人才219名。與此同時,一批人才引領型項目也追隨落地,簽約項目總數253個、總投資額達510億元,其中智能網聯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等現代制造業重點領域達110個。

重慶再次發出“英雄帖”!

“洪崖洞的璀璨燈火,映照了不夜的奮斗激情;嘉陵江的滔滔江水,奔騰著無限可能的未來。”重慶市人力社保局黨組書記、局長謝禮國說,重慶將整合推出一攬子最實政策、最好平臺、最優生態、最活機制、最佳服務等舉措,邀請各類人才走進重慶、擁抱重慶、扎根重慶。

上游新聞記者 郭發祥 譚旭 攝影 鄒飛 甘俠義

責任編輯:陳丹丹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