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站內首批攤點經營情況怎么樣 “壽司姑娘”半個月收獲300名回頭客-華龍網

軌道站內首批攤點經營情況怎么樣 “壽司姑娘”半個月收獲300名回頭客

2024-11-26 06:30:24 來源: 重慶晨報

圖片
顏師傅在售鹵菜
圖片
“壽司姑娘”和她的小攤

我市最近探索開放軌道沙坪壩站、謝家灣站、牛角沱站、金渝站站點,推出首批小吃攤獲得眾多民眾好評。11月19日,重慶軌道集團發布消息稱,目前正在規劃,擬在冉家壩、四公里等人流量大的軌道站點推出第二批攤位。

今天,我們聚焦首批入駐軌道站內的創業者。他們生意如何?在經營中有著怎樣的感受?他們能像眾多網友期待那樣把“軌道攤點”打造成一道特殊城市文明風景線嗎?

『壽司姑娘』

推出50個品種

入冬了,走在大街上,明顯感受到一絲絲寒意。然而,在沙坪壩軌道站內,其暖融融。

在換乘通道內一片開闊地帶,8個小吃攤點一字排開,其中的一個小小壽司攤格外引人注目。菲魚籽壽司、八爪魚壽司、海草壽司、肉松壽司……猶如一件件小巧精美的藝術品,擺放在臺柜里,令過往客人為之側目。

“新鮮的壽司,味道不錯,歡迎品嘗!”賣壽司的是一名20多歲的漂亮女孩,她靦腆而不失熱情,嘴角總是帶著一抹恬淡的笑。一旦有客人選好壽司,她裝袋、收款、送別……動作十分麻利。

女孩叫劉慶,家住沙坪壩軌道站附近,半個月前入駐,她所在攤位屬沙坪壩軌道站2號攤位,每天營業時間是上午10點到晚上10點。

“我來這里賣壽司,純屬從零開始。”劉慶笑稱,兩年前,她在成都發現一家壽司店有很多人排隊點餐。她好奇地買了幾份品嘗,發現味道真不錯。考慮到壽司制作簡單,可以現做現吃,很受當下年輕人的喜愛,她就萌發了開一家壽司店的想法。隨后,她找到一家壽司店當學徒。

11月初,正當她為找店鋪發愁時,得知附近軌道站推出小吃攤位。租下攤位后,購置設備、原材料,經過幾天的準備,劉慶的壽司攤開張了。“第一次做了18個品種,300多份。定價每份1元、2元、3元、5元不等,半天就賣完了?!钡谝惶扉_攤時,她心里其實挺緊張的,生怕顧客有不好反映。300多份全賣完了,賺了幾百元。有顧客品嘗后向她豎起大拇指,她的心才落地:“那種被人肯定的感覺,真的很開心!”

“壽司的花色種類繁多,餡料更是精細多樣,備料工作相當繁瑣,背后得花很多工夫。”劉慶說,壽司這類冷餐食擱置久了便容易發硬,不黏糯,影響口感。為了呈現更新鮮的味道,她一般從前一天晚上9點多加工,基本要忙到凌晨2點左右。

半個月來,劉慶幾乎每天推出2個新品種,在不斷豐富原材料的基礎上,現在上攤的壽司品種已達50個。劉慶也會主動與顧客交朋友,認真聽取大家對壽司口味的意見和反饋。令她欣喜的是,半個月時間,她收獲了大約300名回頭客。壽司攤每天的營業額有1000多元,除掉成本,一天的利潤有500元,周末利潤還會高一點。

鹵菜老師傅

專注新鮮衛生

“能吃到我的鹵菜,是有口福!”11月20下午4時許,在軌道牛家沱站1號鹵菜攤位,攤主顏師傅一邊為顧客打包鹵菜,一邊打趣。

“你們知道幾十年前,重慶人管鹵菜叫它什么嗎?叫臘燒!”60多歲的顏師傅說起重慶的鹵菜史,如數家珍。

顏師傅是重慶較早取得廚師證的鹵菜師傅之一,20多歲時,他便在飯店當廚師。后來有海南老板到重慶來吃了他的鹵菜后,贊不絕口,將他聘到海南的飯店專主涼鹵。幾年后,受不了海南氣候的他回到重慶,在江北開了一家鹵菜館,生意不錯,直到幾年前因年紀大了才“退休”。

歇業多年的鹵菜老師傅復出,為何選擇在軌道站擺鹵菜攤?提起這個話題,顏師傅的神情變得凝重。

顏師傅的妻子阮大姐很健談。她說,兒子兒媳離婚后,孫子由他們在帶。近年,只10來歲的孫子患上嚴重的紫癜病,為了給孩子治病,同時也貼補家用,老伴與她商量重出江湖。

“老顏這個人很較真,對食材可謂達到挑剔的地步?!比畲蠼阏f,他認為只有新鮮的食材才能做出好的鹵味。每天早上天不亮,他們就起床,到江北觀音橋建新路農貿市場選材?;丶覍⒉少徎貋淼呢i耳朵、豬尾巴、雞爪、鴨爪等鹵好,然后送到攤位上售賣。

“在這樣的場合擺攤,人們最擔心的是衛生?!弊鳛槔蠌N師,老顏意識到這一點,因此特別注重小攤的整潔。只要沒有客人的時候,他就用濕巾不停地擦拭柜臺、案板等,讓它們保持整潔。

“幾十年來,我做鹵菜堅持‘零添加’,絕不會加入色素、香精等提色增香?!鳖亷煾嫡f,他始終堅持用自己數十年探索出的鹵汁配方,除膻去腥,形成自己的色香味。

顏師傅的鹵菜,價格也不貴。他說,以前火車站、汽車站的一些小攤、小店,讓客人忌憚消費,除了衛生問題之外就是價格坑人。“這點我們一定得注意,不能砸了牌子?!?/p>

賣花小伙

有個“美好”夢想

“呀!軌道站里有了賣鮮花的!”在謝家灣軌道站內,一個擺放著簇簇鮮花的小攤引起了乘客的關注。

長相英俊的小伙胡萬鋒和家人經營著這個位于8號攤位的鮮花攤。一字排開的小吃攤,多是賣面包、糕點、鹵菜等小吃類食品,這個鮮花攤算是“小吃攤”的特色經營。

胡萬鋒是北碚人,從小對園藝有著濃厚的興趣,他上大學選擇的是相關專業。大學畢業后,他和親友投資在北碚建起了一個花卉園。近兩年又流轉十多畝土地,擴大規模。

花卉種植,最怕沒有穩定的銷售渠道。為此,胡萬鋒一直在考慮增加銷售花卉的門店。前不久,得知重慶軌道集團從服務民生出發,將開放部分軌道站點可利用地段,允許擺攤設點。胡萬鋒得到信息眼前一亮:現在乘軌道出行的乘客大大增加,下班回家、情侶約會等,在軌道站就能購到鮮花,無疑極大地方便了乘客。

胡萬鋒說,沒有小吃攤可能帶來的油污等問題,所以他們的鮮花攤位比較順利地批下來了。

“我們進站擺攤已半個月,目前來看狀況還不錯。”胡萬鋒說,一束花他們買9.9元,開業第一天就賣出了200多束。目前,鮮花種類已由開張時的40多種增加到上百種。

“我們也收獲了上百名回頭客。”胡萬鋒說,前來買花的人,最多的并不是年輕情侶,而是老年人,占分三之一還多。分析原因,胡萬鋒說,老人買一兩束花點綴房間,使生活空間多一份生機鮮色。

軌道站內賣鮮花,不僅不易產生污染等問題,而且還會點綴軌道站,提升重慶軌道交通的形象。

讓所有開設有民生小吃攤的軌道站都有一道“鮮花門”,是胡萬鋒的夢想。他說,賣花就是販賣“美好”,等他的花卉園規模夠大的時候,等他的事業夠大的時候,他要用花卉裝點開設有小吃攤的軌道站,讓“鮮花軌道站”像李子壩“穿樓軌道”一樣,成為網紅景點。

記者手記

把軌道攤點

打造成一道

特殊風景線

勇于創新,是新重慶的一個鮮明的特征。

與前不久成為網紅的“背簍專線”一樣,這次重慶以服務民生以為導向,率先在軌道站開設小吃攤的探索,再一次獲得好評。

實事求是地說,在約定俗成的“規矩”中尋求變革,本身是要擔風險的。比如,重慶在軌道站這樣高客流量的地方騰出地段開設攤點,稍微在公共衛生、食品安全等方面出點漏子,就可能遭到指指點點,或口誅筆伐:“別人都沒放開,你憑什么去惹狐貍騷!”

重慶軌道集團在通過充分調研后,開始試行: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為。

改革創新,當然是要追求最好效果。我們看到,在探索的過程中,重慶相關部門沒有急于求成,而是選擇了分階段試行;沒有照單全收,尤其是涉及可能影響車站安全、衛生等方面的,沒有一點松動。這種慎重,也是值得贊許的: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得一切從實際出發,不盲目求快,不好大喜功,一步步走實,辦好群眾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實事。

我們的探訪,也發現有許多可以改進或有待提升的方面;我們探訪站內的攤點經營者,因為他們是這項民心工程重要的一環。只有他們意識到自己就是在城市的“窗口”工作,只有他們堅持熱心服務、誠信經營,這項民心工程才會不斷完善、持續下去。

期待軌道站的小吃攤能成為重慶城市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新重慶-重慶晨報記者 馬聯 楊圣泉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杜漩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