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憲崇法·憲法里的重慶故事④|重慶繪就全域普法大格局,讓法治“有溫度”群眾“可感知”-華龍網

尊憲崇法·憲法里的重慶故事④|重慶繪就全域普法大格局,讓法治“有溫度”群眾“可感知”

2024-12-04 11:40:12 來源: 新重慶-重慶日報

今(4)日是第十一個國家憲法日。連日來,重慶市各單位各區縣紛紛開展“憲法宣傳周”活動,強化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在全市范圍內形成堅定維護憲法權威和尊嚴的濃厚氛圍。近年來,重慶不斷豐富普法載體、創新普法形式,一張張亮眼普法新名片逐漸成型,探索出一條整合各方力量參與社會普法的新路子,讓法治“有溫度”、群眾“可感知”。

市、區縣兩級推進“憲法宣傳周”活動

大學生法治宣講團創新普法

12月2日,由司法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普法辦、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重慶市司法局、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共青團重慶市委員會、重慶市普法辦、西南政法大學聯合承辦的全國首批大學生法治宣講活動暨重慶市“憲法宣傳周”啟動儀式舉行。

圖片
▲12月2日,西南政法大學渝北校區,全國首批大學生法治宣講活動暨重慶市“憲法宣傳周”啟動儀式現場。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啟動儀式上,學生代表宣讀了法治宣講活動倡議書,號召大學生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在隨后舉行的全國首批大學生法治宣講活動推進座談會上,8所試點高校相關負責人圍繞如何組織開展好大學生法治宣講活動作了交流發言。

重慶市司法局普法與依法治理處副處長蔣臻介紹,今年“憲法宣傳周”活動按照市、區縣兩級模式進行,宣傳形式多樣、宣傳內容豐富、宣傳載體多元,力爭憲法宣傳活動做到全面動員、全民參與、全域覆蓋,確保宣傳周啟動有聲勢、有亮點,在全社會產生熱烈響應和顯著效果。

宣傳周期間,市司法局、市普法辦組織西南政法大學大學生法治宣講團進社區、進企業,市級各部門陸續開展“憲法里的重慶故事”網絡宣傳活動、“國家憲法日”教育系統“憲法晨讀”活動、“民政政策進社區”主題法治宣傳活動、“憲法進農村”主題法治宣傳活動等,共同興起憲法學習宣傳熱潮。

同時,各區縣也結合地方實際,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憲法進基層活動,推動憲法進鄉村、進社區、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軍營、進網絡等,使憲法走進日常生活、走進人民群眾。

圖片
▲12月1日,梁平區都梁廣場,工作人員向市民發放宣傳資料。

新媒體賦能網絡普法

推動法治正能量贏得傳播大流量

移動互聯時代,不僅是線下普法,重慶還充分利用新技術新媒體賦能網絡普法宣傳,動員全社會參與推動法治正能量與傳播大流量雙向奔赴。

今年12月,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法治局指導,重慶市委網信辦、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市司法局、市普法辦、西南政法大學、重慶郵電大學主辦,新重慶-重慶日報承辦,推出“尊憲崇法·憲法里的重慶故事”網絡法治宣傳活動。除系列深度報道外,還創新推出微紀錄片,拍攝專家說、區縣說、學生說系列短視頻等,讓普法專家、基層工作者、大學生等講述身邊的感人故事,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活動同步在各大平臺開設話題,吸引網友參與互動,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據了解,全市網信系統深入貫徹實施“八五”普法規劃,創新打造網絡普法品牌,取得明顯成效。2023年,重慶市委網信辦成為全國5個省市之一,被中央網信辦評為“全國網絡普法成績突出單位”;2人被評為“成績突出個人”,累計7個案例獲評全國網絡普法優秀案例;自辦《網信說法》專欄,獲評“全國正能量精品專題專欄”。

接下來,重慶將建強網絡普法“三支隊伍”,包括高校教授、法律顧問、公職律師、法務專員等專家普法隊伍,網信干部、網絡執法人員等專業普法隊伍,高校師生、社區工作者等普法志愿者隊伍,持續開展《憲法》《民法典》和互聯網法律法規宣傳,推動網絡法治宣傳再上新臺階。

圖片
▲璧山區正興鎮聯合璧南法庭、正興司法所及派出所舉辦宣傳教育活動。

創新方式方法形成“大普法”格局

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氛圍更加濃厚

2021年以來,全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單位貼近群眾需求、創新普法方式方法,助推普法與依法治理有機融合,全市上下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氛圍更加濃厚,公民法治素養持續提升,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法治環境。

推動憲法法律宣傳走深走實。近年來,全市各級各部門持續開展“憲法宣傳周”等集中宣傳活動9000余場次,創新網絡直播形式開展憲法進基層活動,推出紀念現行憲法公布實施40周年宣傳片。全市采用法治文藝匯演、法治游園會、知識競賽等多種寓教于樂的形式,廣泛闡釋民法典內容和精神,組織開展“民法典宣傳月”等活動1.8萬余場次。

推動重點領域普法落地落細。各區縣各部門實施法治化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八項行動”,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普法宣傳1.1萬余場次,舉辦國際貿易法律知識講座和專家論壇,面向創新主體開展科技普法宣傳。聚焦民生領域普法宣傳,深化糧食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生態環保、醫療、就業、禁毒、消防等普法工作;面向3000余家物業服務企業組織法治培訓,在全市1萬余個小區開展“物業普法進小區”活動;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普法宣傳,發布典型案例325個,81萬余名消費者參加普法活動。

推動法治文化建設提質增效。全市各級各部門在全市建成基層法治文化陣地1.5萬余個。市司法局與四川省司法廳聯合舉辦5屆法治微視頻微電影大賽,推出喻茂堅紀念館、“古風+劇本殺”等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實踐成果。市委網信辦創辦《網信說法》普法專欄,全網展播閱讀量累計超4億人次。市教委、市高法院、市檢察院等六部門聯合培育27個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共享場館,覆蓋25個區縣。市農業農村委會同西南政法大學共建市級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基地28個、儲備基地67個,推動法治文化與民俗文化、鄉土文化融合發展。

記者 劉興萍

責任編輯:陳霞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