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微光 | 兩次換腎的尿毒癥女孩:父母給過我“三次生命”-華龍網

凡人微光 | 兩次換腎的尿毒癥女孩:父母給過我“三次生命”

2024-12-10 06:00:0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記者手記

人從出生起就在征戰,父母的愛是孩子一生的盔甲。

12月的山城常被陰雨天氣包圍,濕氣夾雜著寒意,讓人覺得有點壓抑,又總忍不住把身上的衣服緊了又緊。

行色匆匆的人們穿梭在大街小巷,站在原地用力揮手笑著的陳俐杉就顯得格外突出,像冬日里的小太陽。

因為經歷過兩次換腎手術,陳俐杉穿的比常人更多一些,母親吳紅偉一直陪在她旁邊,倆人臉上是如出一轍的開朗笑容。“我現在身體有4顆腎,多出來的兩顆腎里,左邊的腎是媽媽的,右邊是爸爸的,他倆身體的一部分在我的身體里,當然要更珍惜健康?!?/span>

從1992年出生,到2011年診斷出尿毒癥后父母相繼捐腎,陳俐杉的“三次生命”都來自于父母。

“其實18歲確診那年,我整晚整晚睡不著,覺得好倒霉,為什么是我,明明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我和爸媽在醫院里一起哭,哭完他們安慰我,說一切有他們。那會我不懂,現在我懂了。”陳俐杉說,“其實我一點都不倒霉?!?/span>

01 陳俐杉與母親吳紅偉。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劉潤 攝
陳俐杉與母親吳紅偉。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劉潤 攝

01

 “子女的不幸,在父母那里總是加倍的?!?/strong>

陳俐杉1992年出生在重慶,7歲那年,父母選擇了分開,卻依然把所有的愛都灌注在這個唯一的女兒身上。

母親吳紅偉是個風風火火的生意人,性子熱情爽朗,離婚后,她承擔起了照顧女兒的大部分責任。對于吳紅偉來說,陳俐杉的健康是排在第一位的,成績都可以往后放。

而陳俐杉也如她期望的一般,健健康康地長大了。直到2011年,剛成年不久的陳俐杉因腰痛在檢查中發現肌酐莫名增高,最終被診斷為“尿毒癥”。

陳俐杉不愿相信,吳紅偉也不敢相信,她把這個消息告訴了陳俐杉的父親陳顯云,倆人一起陪著女兒換了家醫院復查,診斷結果依然是“尿毒癥”。

接受的過程是漫長的。陳俐杉開始整夜失眠,把自己關在臥室里哭,偷偷用手機百度病情,猜測自己還能活多久。她抗拒接受這個事實,又沉浸在事實的悲痛中。

02 陳俐杉與母親吳紅偉。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劉潤 攝
陳俐杉與母親吳紅偉。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劉潤 攝

子女的不幸,在父母那里總是加倍的。在陳俐杉徹夜難眠的時候,吳紅偉也無數次在背后以淚洗面,短短一個星期,就兩鬢斑白。但吳紅偉知道她要打起精神來,如果連她都害怕,陳俐杉就會更沒勇氣面對疾病。所以在陳俐杉的記憶里,患病之初,母親總是看起來很有信心,很樂觀的樣子。

很快,陳俐杉開始了血液透析治療,一周三次,體重也很快從100多斤降成了80多斤。

“這樣不行!”陳俐杉還沒叫苦的時候,吳紅偉就先提出了反對,“一直做透析太影響生活質量,而且后續也可能會有并發癥,不如直接換腎,我和她爸爸都愿意把腎給她?!?/p>

配型結果下來后,吳紅偉的腎源更契合陳俐杉的身體。

2013年10月,吳紅偉的左腎進入了陳俐杉的身體,以另一種形式,給予了女兒第二次生命。

03 陳俐杉母親吳紅偉。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劉潤 攝
陳俐杉母親吳紅偉。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劉潤 攝

02

 “你過得好,就是我的愿望”

術后九年,陳俐杉的身體都十分健康,母親吳紅偉的身體也沒受什么影響。更令全家高興的是,2021年,陳俐杉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有了自己的小家。

2022年,在進行完身體評估,并征得醫生的同意后,當年8月,陳俐杉懷孕了,全家人翹首以盼新生命的到來。但命運再次來了重重一擊。

2022年9月,陳俐杉的肌酐值開始升高,尿蛋白陽性,醫生考慮是移植腎功能不全,若繼續妊娠對母親和胎兒都有巨大的風險,便終止了妊娠。令陳俐杉沒想到的是,終止妊娠后病情持續惡化,最終移植腎衰竭,需要重新開始血液透析治療。

但透析過程中,陳俐杉的病情依然在逐漸加重。病情牽動著母親吳紅偉和父親陳顯云的心。

“她媽媽捐了一個腎不能再捐了,我還可以,九年前第一次配型的時候我就準備好了。”焦急的陳顯云開始到處咨詢重慶擅長做親體腎移植的專家。最終在病友的介紹下,2023年2月,陳俐杉轉入了重醫附二院,由泌尿腎病中心主任張克勤教授團隊進行救治。

對于兩次親體腎移植患者,術前的精準配型十分關鍵。但是,陳俐杉體內非HLA抗體(指器官/組織移植后,受者體內產生的針對供者組織抗原的特異性抗體)陽性,術后發生超級急性排異反應風險很大。然而,面對陳顯云強烈的手術意愿,待抗體結果出來后,確定陳俐杉體內沒有針對MICA抗原的抗體存在,張克勤團隊第一時間通知陳俐杉和父親陳顯云過來準備做手術。

D1BA7F0EAC0CD8D0C24D6A7ABCE06BC9
陳俐杉結婚時與父親的合照。受訪者供圖

手術前期,陳俐杉其實是并不愿意接受手術的?!爱敵跷覌寢尳o我捐腎的時候我都猶豫了很久,自己偷偷在網上查了很多次,害怕會對她的健康有影響。結果媽媽捐了后,現在還要爸爸給我捐,他年紀又比較大了,我實在是不愿意?!?/p>

最終,還是不善言辭的陳顯云親自說服了陳俐杉。他說,他就這一個女兒,只要她過得好,就好。

2023年5月8日,在重醫附二院泌尿腎病中心、麻醉科等多學科團隊的配合下,這臺二次親體腎移植手術正式開始。在醫療團隊的努力下,手術十分順利,術中新的腎臟即刻產生尿液。從確定親屬腎移植,到準備腎移植,到正式手術,全程只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如今,在陳俐杉的身體里,身體里的第四顆,來自父親的腎臟,接替了母親的腎臟的工作,繼續維持著她生命的周轉。

這也是父母給她的第三次生命。

04 陳俐杉與母親吳紅偉在小區散步。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劉潤 攝
陳俐杉與母親吳紅偉在小區散步。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劉潤 攝

03

 “現在,我想好好活下去”

如今,陳俐杉的身體又恢復了健康,除了每個月定期的復查,和每天需按時服下的藥物,與正常人無異。

“和以前幾乎每周都要去醫院透析相比,現在的生活已經很滿意了,而且更開心的是,爸爸媽媽也沒有因為把腎給了我而影響健康,這是我之前最擔心的問題?!标惱颊f,現在工作之余,也常去父母家分別陪伴他們?!艾F在我覺得生活沒什么能難倒我的了,人生最大的坎我已經過了,有這么愛我的父母,我什么都不怕,只想珍惜健康,好好活下去。”

如今,我國每年新發生尿毒癥患者超過10萬人,腎移植仍是目前治療尿毒癥的最佳選擇。但由于腎源、患者自身的經濟狀況等原因,真正能換腎的病人不到15%,而親體腎移植給予了患者及其家庭新的希望。

“我們鼓勵親體腎移植,最好在患者還沒有開始透析前及早移植。”重醫附二院泌尿腎病中心張克勤主任說,首先,患者無需漫長等待腎源,其次,親屬的腎臟能降低腎移植并發癥或排異反應的風險,改善移植腎的早期功能。“就像陳俐杉一樣,在親屬的幫助下,擁抱人生更多的可能。”

流淌在血液里的親情是無聲的愛,在未來的日子里,陳俐杉將帶著父母給予的新生命,在人生的道路上,繼續奔跑下去……

第1眼TV-華龍網 唐雨/文 劉潤、受訪者/圖 林楠/主持

責任編輯:劉艷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