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達成目標 首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發展績效評價結果出爐-華龍網

全部達成目標 首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發展績效評價結果出爐

2024-12-12 10:45:46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首席記者 董進)12月12日,2024年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園區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渝舉行。會上,首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發展績效評價結果出爐。

2024年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園區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舉行。第1眼TV-華龍網首席記者李文科攝
2024年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園區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舉行。第1眼TV-華龍網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20個產業合作示范園區均達成創建目標

2020年以來,川渝兩地經信系統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園區建設的通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創建管理辦法》,多措并舉,深入推進合作園區建設。

2021年,兩地經信系統遴選培育了首批20個合作園區(四川、重慶各10個),涵蓋川渝兩地19個市(州)和縣(區)。

為進一步提升合作園區創建水平,更好地發揮合作園區在推動兩地制造業協同發展中的引領帶動作用,川渝兩地經信部門組織開展首批示范園區發展績效評價工作。通過自查評估、專家評審、現場核實等方式,圍繞合作機制、園區建設、產業協同和合作交流等內容,對20個首批產業合作示范園區取得的發展成效進行綜合評價。

從評價結果來看,20個產業合作示范園區均達成創建目標,宜賓三江新區、川渝高竹新區、兩江新區魚復工業開發區、榮昌高新區、開州工業園區等5家合作園區評定為優秀,其他合作園區綜合評價均為合格。

首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園區發展績效評價結果通報。第1眼TV-華龍網首席記者李文科攝
首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園區發展績效評價結果通報。第1眼TV-華龍網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合作園區產品互采訂單金額近千億元

據了解,在兩地經信系統和合作園區的共同努力下,兩地園區合作機制不斷創新、產業配套持續完善、集群效應日益凸顯,引領作用有效加強。創建以來兩地合作園區產品互采訂單金額近千億元,參與共建企業數量超千家,合作共建規上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幅超過10%。

2023年,兩地合作園區實現營收超1.6萬億元、合作企業對園區營收貢獻率達22%,合作園區已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制造業協調發展重要載體。

這主要得益于川渝兩地攜手推進四個方面的舉措:

——共建機制日趨順暢。

川渝經信系統定期召開合作示范園區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發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投資指南》,成立川渝產業園區發展聯盟,組織線上線下各種展會論壇活動。

兩地合作園區扎實推進產業合作共建。川渝高竹新區“同城融圈、同城共建、同城共贏、同城共享、同城共管”的發展模式,為毗鄰區域發展提供經驗;德陽經開區與重慶空港園區聯合組建招商團隊,舉辦成渝地區八方協同建設世界級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系列招商活動。

——產業協同更加緊密。

兩地積極推進產業配套體系建設,持續提升示范園區承載能力,初步構建形成合理分工、梯度互補、高效協同、富有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體系。

合作園區企業間協同配套、產品集采集銷等合作不斷向產業鏈、價值鏈延伸。宜賓三江新區、兩江新區魚復園區,以新能源汽車和電子信息產業為合作基礎,加強產業強鏈補鏈,自創建以來合作產業規上工業產值年均增長超50%;榮昌隆昌產業合作園區聯合成立產業發展基金、開發運營公司、產業合作組織,服務于兩地玻璃陶瓷產業,共同打造中國西部陶瓷之都。

——創新驅動成效明顯。

兩地積極整合政策、科技、資金、人才等要素,建設或引進創新研發機構,建設成渝雙圈數字經濟人才實訓基地、數智益企產業服務綜合云平臺等平臺,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提升了合作示范園區企業競爭力。

一批行業領軍企業、科研院所與區域內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共建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實現各類創新資源的整合、共享和創新應用。

宜賓三江新區依托重慶兩江新區協同創新區和宜賓大學城科創城,共同謀劃建成一批協同創新中心、產研院、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德陽經開區推動區內央企與渝企深度合作,共同完成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合作平臺共建共享。

川渝高竹新區推動廣安、渝北共同組建開發建設集團,高效推進新區建設運營管理。宜賓三江新區和兩江魚復新城共建“汽車零部件協同配套基地”,縮短兩地汽車產業配套半徑;遂寧和潼南高新區共建遂潼儀器共享平臺和創新創業創造中心,共享設備近千臺,孵化培育優質初創企業50余家。

與此同時,川渝產業園區互動發展大平臺—川渝產業園區發展聯盟會員已達380家,為兩地產業園區提供系列高質量服務。

責任編輯:邵煜晟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