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億“園”動力丨打開汽車后市場 潼南非“潼”反響-華龍網

三萬億“園”動力丨打開汽車后市場 潼南非“潼”反響

2024-12-17 07:00:0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編者按: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提出,必須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改革,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激勵約束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中央有部署,重慶見行動。邁上三萬億臺階,重慶需要更高的視野、集聚更大的動能、實現更快的發展。華龍網推出《三萬億“園”動力》大型策劃報道,記者深入一線,挖掘區縣深化改革的基層實踐,為畫好“三萬億同心圓”找到方法論,促進區縣唯實爭先,以更好狀態建設現代化新重慶。

弘喜汽車待拆解的回收汽車。潼南高新區供圖  第1眼TV-華龍網發
弘喜汽車待拆解的回收汽車。潼南高新區供圖  第1眼TV-華龍網發

如何放大廢舊汽車回收拆解及再制造中國領先、西南第一的優勢?重慶潼南區的打法是“一車九吃”,細分“汽車再制造”賽道,率先打開“中國第一汽車后市場”的新藍海。

政府因勢利導,企業如魚得水,為這片全新的產業海洋注入了勃勃生機。

潼南是如何發現并抓住“汽車后市場”新藍海的?“一車”又是如何“九吃”的?第1眼TV-華龍網首席記者深入實地,找尋廢舊汽車“重啟”背后的答案。

一車九吃 補齊產業場景

“下半年的市場形勢好多了,我們收車每月都在高速增長?!敝貞c弘喜汽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弘喜汽車)副總經理陳永耀笑著走過來。

記者注意到,這里的貨場內堆滿了車,有的還疊羅漢一樣壘了七八層,相比半年前采訪時熱鬧許多,即使臨近傍晚,廢舊車輛的總成及部件拆解仍在火熱進行。

廢舊汽車日處理量數百輛,只是拆了賣廢鋼鐵,價值不高。

弘喜汽車不愿做廢品回收的“破爛王”,而是以產業鏈思維搭建新業態。進入這里的廢舊車,車身和主要零部件都會分型貼上二維碼,在汽車零部件交易平臺,用戶可實時得知處理方式和進度,有用的零部件則經專業檢測和調制被重新投入市場。

陳永耀介紹,依托他們自研的“車巢”大數據平臺,構筑了覆蓋全國的廢舊汽車回收一張網,年回收處理報廢新能源汽車鋰電池1萬噸,生產梯次利用電池200兆瓦時,具備再制造20萬臺套零部件生產能力。去年,該公司廢舊汽車回收拆解量達7萬余臺,產值4億元,今年有望突破8萬臺。

記者注意到,該公司智能大屏上實時顯示著報廢汽車回收、庫存、再制造等數據。點開“車巢”手機應用,車價預估、車況查驗、汽配商城等功能齊全,車主只需錄入車輛信息、上傳照片,就可通過大數據進行線上估價、線下交車,報廢車回收快捷高效;還可以在“車巢”商城選購車燈、內飾件等二手配件。該程序已有30多萬用戶注冊。

“最多的時候,我們在全國設置了45個人工收車網點,現在是端到端,節約了大量人力,甚至做到了無人化收車?!标愑酪f,他們已打通從報廢汽車價值評估、互聯網收車和汽車回用件報價、客戶線上下單,到回廠后的快速精準識別和智能拆解、再回到線上商城銷售及售后服務,大數據貫穿報廢汽車的全鏈條。

潼南區委書記文天平將其形象地稱作“一車九吃”,這種模式也是該區打造中國第一汽車后市場的主抓手。

精耕賽道 吃透電池紅利

如果說弘喜汽車喜歡“織網”,潼南另一家汽車再制造龍頭企業則專注于“觸電”。

動力電池的再制造風口出現,汽車界的“老兵”張宏旺放棄了“造車新勢力”高管的位置,低調來到潼南,創辦了重慶貝思遠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思遠),擁有開發純電車三電系統經驗的他,將目光聚焦在了動力電池的梯級利用上。

貝思遠電池拆解、包裝車間。潼南高新區供圖 第1眼TV-華龍網發
貝思遠電池拆解、包裝車間。潼南高新區供圖 第1眼TV-華龍網發

張宏旺告訴記者,我國汽車產業漸趨飽和,但汽車再制造卻是一片藍海,以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電池為主的車后市場,是下一個萬億級市場,預計2025年,新能源車滲透率將超過50%;2030年將是重要拐點,新能源銷量預估3239萬輛,動力電池裝機量預估1978GWh,動力電池退役水平則將達到1078萬輛。

因此,貝思遠將業務重心放在了動力電池的再制造和再利用上,計劃用三年時間,達到5%的市場占有率,支撐其發展的“底座”是技術,其在廢舊電池提鋰技術、電池檢測及維修、梯次利用及再制造方面擁有成套的技術能力,并持有相關專利。

貝思遠新能源產品。潼南高新區供圖 第1眼TV-華龍網發
貝思遠新能源產品。潼南高新區供圖 第1眼TV-華龍網發

記者了解到貝思遠注冊資本4億元,總投資規模21億元,在潼南區投資建設新能源循環科技產業園,總占地面積479畝,總建筑面積約31萬平方米,項目建成達產后年產值約人民幣50億元,主營業務涵蓋新能源汽車維修網絡鋪設及維修檢測技術研發中心、報廢鋰電池回收交易中心、新能源汽車再制造中心(包括二手車整備、整車精拆、核心零部件再制造、梯次電池 Pack 重組)、廢舊電池材料再生中心四大板塊。

“在園區建設的過程中,我們確立了以潼南為中心,東南沿海為前沿的產業布局,同步啟動了出行、貿易、進出口等業務?!睆埡晖f,在潼南區的支持下,他們有信心將園區建好,把業態做優,把體量做大,畢竟這里是全國首個布局汽車后市場的產業高地,有先發優勢和企業抱團形成的集群效應,加上當地政府的積極引導和靠前服務,為汽車再制造提供了優渥創業土壤和高質量發展的動能。

政企聯動 搶占全新市場

在“頭羊效應”帶動下,潼南迅速集聚了三十家汽車再制造企業,完成了產業的全場景布局。

在潼南區的產業規劃中,圍繞汽車再制造,打造第一汽車后市場的目標既定,路徑清晰,區主要領導化身“鏈長”和“首席服務官”,經常深入各大汽車再制造企業調研和現場辦公,解決企業的痛點,優化產業規劃,并積極發揮政府職能,向全國爭取產業資源和人脈,向海外對接市場和引入戰略合作伙伴,實現汽車后市場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使潼南成為汽車再制造的產業高地。

幾天前,文天平帶隊再次來到汽車再制造企業調研。

潼南區委書記文天平深入企業調研。潼南高新區供圖 第1眼TV-華龍網發
潼南區委書記文天平深入企業調研。潼南高新區供圖 第1眼TV-華龍網發

在聽取企業正加快構建前端回收和網絡建設、中端再制造及梯次利用、后端再生利用的閉環產業鏈等情況介紹后,文天平強調,汽車后市場產業前景好、市場空間大,企業要搶抓機遇,加快推動項目早日建成投產,強化科技創新和數字賦能,進一步建網絡、拓渠道、擴產能,持續豐富應用場景,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綜合效益。

潼南正在實施“涪江奔騰”計劃,構建“3+3+N”現代化產業體系,其中,汽車再制造及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被列入新的主導產業,集聚了辰致安奇、弘喜汽車、貝思遠等一批重點企業,形成了從汽車回收拆解到零部件再制造的完整產業鏈。

對此,潼南區積極引導汽車再制造企業之間的互助、錯位發展,構建更加完善的產業生態,更好地推動汽車后市場產業聚鏈成群。

在營商服務方面,潼南區要求職能部門和服務專員系統謀劃、強化服務,落實好“四鏈融合”的服務保障,全力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推動企業做大做強,持續提升產業能級,齊心協力共建中國第一汽車后市場。

政府發現風口的眼光、企業找準賽道的嗅覺,以及政企攜手搶先布局的默契,“汽車再制造”的新藍海正面向潼南徐徐展開。

第1眼TV-華龍網首席記者 羊華 記者 殷睿/文

責任編輯:王婷婷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