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地震預警管理規定》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市民關心問題來解讀-華龍網

《重慶市地震預警管理規定》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市民關心問題來解讀

2024-12-24 20:06:2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伊永軍)《重慶市地震預警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12月24日,重慶市地震局、重慶市司法局聯合舉辦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對《規定》的具體內容進行了解讀。

《規定》共21條,明確了地震預警工作機制,規范了地震預警信息發布,加強了地震預警緊急處置,對提升我市防震減災綜合能力,減輕地震災害損失,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E2501C084698703708AD0BA5E143FA17
《重慶市地震預警管理規定》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在市地震局舉行。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伊永軍 攝

《規定》的特色亮點主要有哪些?

重慶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規定》圍繞地震預警工作“小切口”,立足實現“小快靈”立法效果,結合重慶實際,填補地震預警地方立法空白、體現重慶辨識度。

一是聚焦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強化數字賦能。注重公共秩序和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一體維護,探索地震和其他自然災害預警感知、應急處置的綜合統籌,提高地震預警工作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動地震預警納入本市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工作。

二是加強監測保護,維護數據安全。針對近年來發現的地震監測數據安全問題,以高度政治責任感和敏銳性,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在各省市地震預警立法中首次對地震預警數據安全進行規范,為地震監測數據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加強區域協同,提升預警能力。突出加強區域地震預警一體化建設,與四川、云南、湖北、貴州等地建立地震預警協同工作機制,推動實現數據、信息互通共享,提升區域地震預警能力,體現國家區域協調戰略發展要求。借助川渝地區地震預警一體化實現了川渝地區地震秒級預警全域覆蓋,解決了川渝兩地地震預警能力不平衡問題,同步提升了川渝交界地區地震預警精度和速度。

5CC2342AB2818E11FF382DB38E7E2094
重慶市地震局工作人員在進行地震預警實時監控。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伊永軍 攝

如果重慶發生地震,地震預警信息由誰來發布?社會公眾如何能快速獲取地震預警信息?

重慶市地震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規定》明確:地震預估參數達到地震預警信息發布閾值時,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門通過全市統一的地震預警系統自動發布地震預警信息。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向社會發布地震預警信息或者編造、傳播虛假地震預警信息。也就是說我市地震預警信息由市地震局統一發布。

關于預警信息發布渠道主要有以下方式:

我市已部署安裝地震預警自動接收和播發裝置共計361臺,這些專用終端設備平時可用來播報防震減災知識,在緊急情況時可以播報地震預警信息。

市地震局與市廣電集團等合作建成電視地震預警信息服務系統,即將正式上線運行,屆時將覆蓋我市400萬有線電視用戶。

上線了“重慶地震預警”手機微信小程序,可為公眾提供更為便捷、隨身易用的地震預警信息接收方式。后續,市地震局還將會同廣播電視、通信管理等部門,組織有關媒體和企業,不斷拓展應急廣播、IPTV、互聯網等地震預警信息播發渠道,為公眾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地震預警信息服務。推動各區縣根據需要在學校、幼兒園、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醫院等場所設置地震預警信息自動接收和播發裝置。鼓勵拓展行業定制化的地震預警信息服務,滿足社會多樣化需求。

《規定》如何建立健全地震預警多跨協同機制?

重慶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地震預警工作涉及面廣,既有區縣政府屬地責任,又有行業部門職能職責,需要建立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區域協同、社會參與的地震預警工作體系?!兑幎ā窂囊韵路矫婷鞔_了地震預警職責、建立健全了地震預警多部門協同機制:

規定了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統籌管理行政區域范圍內的地震預警工作并提供經費保障。

規定了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對地震預警及其監督管理的職責,并明確了教育、規劃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衛生健康、應急管理、廣播電視、通信管理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地震預警工作。

在多跨協同機制方面,明確將地震預警工作融入本市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依托全國統一的突發事件信息系統和本市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推動地震和洪澇災害、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森林火災等其他自然災害多災種高效精準綜合感知預警、應急處置。

重慶市的地震預警系統主要是由哪個部門來負責建設?目前整體的建設情況如何?

重慶市地震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市的地震預警系統由重慶市地震局根據國家地震預警系統建設要求和本市防震減災規劃,統籌利用已有的地震監測和預警設施,組織建設全市統一的地震預警系統并負責運行維護。這個地震預警系統包括地震監測、地震數據傳輸和處理、地震預警信息接收和播發等系統。區縣(自治縣)地震工作主管部門予以協助。同時,市地震局也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依法參與地震預警系統建設,開展地震預警科技創新、產品研發、成果應用和信息服務。

自2018年9月,我市啟動地震預警工程項目建設,已完成467個臺站、1個地震預警中心,川渝地區地震預警一體化共享臺站2798個,實現了全市區縣全覆蓋,建成了高精度、自動化、全天候的地震預警站網,已具備遠場大震預警、市域秒級地震預警及鄉鎮精度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能力,全市地震預警站網納入全國地震預警一張網,我市于今年1月開始地震預警信息試服務。實現了川渝地區地震預警數據統一處理和結果融合產出,解決了川渝兩地地震預警能力不均衡問題,促進川渝地區地震預警服務一體化、均等化、標準化發展。

責任編輯:伊永軍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