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重慶發布“文旅+”融合消費新項目-華龍網

“1+1+4” 重慶發布“文旅+”融合消費新項目

2025-01-03 18:39:4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城市廣告“我在重慶”大屏。
城市廣告“我在重慶”大屏。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供圖

第1眼TV-華龍網訊(曹妤)從洪崖洞夢幻璀璨的燈光夜景吸引全球目光,到磁器口古鎮人頭攢動、煙火升騰。重慶,這座山水之城憑借獨特魅力,成為當之無愧的“網紅城市”。

如何將旅游熱度流量轉化為經濟發展增量?重慶文旅的答案是:打造“文旅+”融合消費示范項目。

1月3日,在重慶市“文旅+”融合消費示范項目發布活動上,重慶培育的6個“文旅+”融合消費示范項目亮相,為廣大游客和市民添上文旅消費新場景。

巴南區南湖多彩植物園。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供圖
巴南區南湖多彩植物園。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供圖

為持續擴大文旅消費,聚焦“文旅+”融合消費新場景塑造,加快建設文化強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2024年6月,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啟動“文旅+”融合消費示范項目培育工作,優選一批“文旅+農業”“文旅+美食”“文旅+非遺”等融合消費示范項目。

此次消費示范項目培育工作首次采取市區共建的方式,是培育重慶市文旅消費新業態、新場景、新模式的一次有效探索,也是市文化旅游委作為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發掘經濟新增長點的一項重要工作舉措。

經實地考察、綜合研判,首批確定培育4個文旅農融合消費示范項目、1個非遺體驗消費示范項目、1個美食文化體驗消費示范項目。

墊江天池壩露營基地效果圖。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供圖
墊江天池壩露營基地效果圖。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供圖

發布活動上,非遺體驗消費示范項目正式掛牌并揭幕。據了解,非遺體驗消費示范項目落地兩江新區會仙閣紅木文化館,其新增字畫、蜀繡、根雕等非遺展區,群眾可零距離感受非遺魅力;新增非遺公共空間,后續將定期不定期舉辦各類客座交流、專題研討等文化活動,邀請非遺傳承人開展非遺現場活態展演,為群眾展示非遺獨特魅力和保護成果,提升寓教于樂的沉浸式體驗。

城市廣告“我在重慶”大屏作為熱門打卡點,近期天橋正在改造升級,將打造新的觀景平臺。該地作為培育的美食文化體驗消費示范項目,升級的還包括文創展示銷售廳、新重慶特產銷售區等,將銷售定制獨有的“我在重慶”系列文創產品,整體打造時尚、潮流的“我在重慶SPACE”整體空間。

奉節縣親子牧場效果圖。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供圖
奉節縣親子牧場效果圖。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供圖

文旅農融合消費示范項目包括沙坪壩區豐文街道三河村、巴南區南湖多彩植物園、墊江縣雙桂村、奉節縣鶴峰鄉柳池村3社,各地將在基礎設施建設、文化體驗豐富等方面全新升級。未來游客和市民可以在沙坪壩區豐文街道三河村體驗縉泉燒陶瓷、茶藝研學;在巴南區南湖多彩植物園體驗插稻秧、割水稻,了解植物多樣性;在墊江縣雙桂村體驗山地騎馬、手工藝制作;在奉節縣鶴峰鄉柳池村3社體驗稻魚共生、親子牧場……

會仙閣紅木文化館非遺展區。第1眼TV-華龍網 曹妤 攝
會仙閣紅木文化館非遺展區。第1眼TV-華龍網 曹妤 攝

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任朱茂表示,下一步將深挖特色資源,打造具有辨識度的消費場景,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為群眾營造舒心、滿意的消費環境,同時,加快文旅項目的轉型升級,打造具有競爭力的消費產品,更好滿足群眾品質化、多樣化、個性化消費需求,激發消費活力,共同促進重慶文旅消費市場繁榮發展。

沙坪壩區豐文街道三河村竹玥里藝術休閑空間。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供圖
沙坪壩區豐文街道三河村竹玥里藝術休閑空間。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供圖

責任編輯:李茜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