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兩會觀察丨擴總量提增速筑底座 解析涪陵交出怎樣的高分“成績單”-華龍網

涪陵兩會觀察丨擴總量提增速筑底座 解析涪陵交出怎樣的高分“成績單”

2025-01-08 20:36:21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涪陵改革鏗鏘前行。

在2025年初的涪陵區兩會上,一份高分“成績單”引人注目:2024年,預計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700億元、增長6.5%左右,人均GDP達15.4萬元、位居全市區縣第三;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9%、6%、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108.9億元、增長55.5%,在全市區縣率先突破百億大關,其中稅收完成57億元、增長11.5%,總量全市區縣第一……

一組組亮眼的數據,一項項增長的指標,記錄出涪陵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伐。

涪陵高新區CBD 汪媛穎攝
涪陵高新區CBD。 汪媛穎 攝

制造強區 “鏈”上開花結碩果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也是涪陵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在涪陵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顯示,2024年,涪陵區圍繞構建“2349”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深入實施“一工程五行動四專項”,工業經濟呈現量質雙升的良好態勢。規上工業產值突破2700億元,增長8.8%,工業對GDP增長貢獻率達67%,為2011年以來最高水平。

這一成績的背后,離不開涪陵區堅持“工業立區、制造強區”的首位戰略。

在涪陵高新區,萬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PET四期項目正在緊張地建設中。這個項目總投資數十億元,投產后將進一步擴大公司的生產規模,提升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效應。

萬凱新材料PET四期項目的開工建設,是涪陵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通過引進和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研發機構和創新團隊,涪陵區正在逐步形成產業鏈完整、創新能力強、市場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

重慶萬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全貌   何乾健攝
重慶萬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全貌。   何乾健 攝

涪陵是重慶的工業大區,擁有41個工業大類中的33個,形成材料、汽車及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消費品、清潔能源、電子信息6大支柱產業。

2024年,涪陵放大六個重點產業優勢,產業集群提質升級,材料產業產值超1300億元、占全市比重超四分之一、保持全市第一,高性能復合材料產業集群獲評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頁巖氣及清潔能源產業產值達500億元、增長10%,涪陵頁巖氣田累計產氣超700億方、保持全國第一;國內首條玻璃基半導體生產線建成投產。

此外,一系列重大項目取得新突破,萬凱PET四期、太極醫藥城B區二期等項目開工建設,白濤燃機熱電聯產、大龍新材料年產50萬噸鐵合金等項目加快建設,錢江摩托西南制造基地等項目建成投產。

有了思路就有了出路。今年,涪陵還將錨定“4000億”目標,聚焦優勢產業、集中優勢資源,加快建設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爭當重慶建設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主力軍。

創新驅動 “智”領發展新動能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在涪陵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新被多次提及。

2024年,涪陵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1238”產業科創體系,加快推動“四鏈”融合(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激發了全社會的創新活力。

在清能艾科重慶公司的實驗室內,科研人員正利用三維CT掃描巖心樣品、檢測油氣基因、建立土壤基因庫,并致力于捕集、提純、再利用和封存二氧化碳等前沿科技研究。這些高效率、低成本、智能化、可定制的前沿科技成果,正逐步從實驗室走向產業應用,為油氣探采提質增效、土壤和大氣污染的精準修復提供行業領先的數字與智能技術服務。

清能艾科重慶公司的實驗室內,科研人員正對巖心樣品進行打磨并建立土壤基因庫。  汪媛穎攝
清能艾科重慶公司的實驗室內,科研人員正對巖心樣品進行打磨并建立土壤基因庫。  汪媛穎 攝

清能艾科重慶公司是清華大學產學研究機構、重慶市政府從海外引進并重點培育孵化的高新技術產業公司,于2024年8月落戶涪陵高新區。目前,該公司已經開展油氣勘探技術服務和土壤精準治理服務,二氧化碳封存、基建運維相關技術正在研發中,正與中國石化江漢油田涪陵頁巖氣田共同探尋二氧化碳封存產業化發展路徑。

在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方面,涪陵區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涪陵頁巖氣田壓后裂縫區鉆井取心技術獲得重大突破、居世界領先水平,華峰化工建成國內首套環己烷一步氧化法制備己二酸工業化裝置,建峰化工國內首套合成氨弛放氣提氦裝置實現產業化。

重慶華峰新材料產業園  何乾健攝
重慶華峰新材料產業園。  何乾健 攝

創新平臺是連接科研成果和產業的紐帶,也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工具。2024年,涪陵區圍繞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搭建了重慶智能建造產業研究院、太極科創中心等創新平臺,新增市級以上研發機構14個,其中博士后工作站2個、院士工作站2個,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政府報告中提出,今年,涪陵區將加快建強創新平臺載體,推進慧谷湖科創小鎮、涪長新材料產業協同創新區、明月湖科創園區等建設。加快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加快核心技術攻關,讓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上“生產線”,讓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重慶智能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科創中心  汪媛穎攝
重慶智能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科創中心。  汪媛穎 攝

精準招商 “引”領產業新升級

招商引資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命題,拼的是實力,搶的是時間。

2024年,涪陵區加快招商引資步伐,圍繞“雙百”目標,大力開展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

數據是最好的佐證。去年涪陵區引來一大批優質企業——新簽約項目138個、到位資金243億元,其中百億級項目1個、50億級項目6個,帶動工業投資增長16%。中國能建、中國醫藥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來涪洽談合作,北京宣力集團、福建華清電子等龍頭企業來涪投資興業,華峰集團、萬凱集團等在涪企業不斷擴大投資規模,為涪陵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與涪同心 向新而行”央渝同行(涪陵)發展對接活動暨央企渝企民企外企涪陵行活動上進行集中簽約   何乾健攝
“與涪同心 向新而行”央渝同行(涪陵)發展對接活動暨央企渝企民企外企涪陵行活動上進行集中簽約。  何乾健 攝

今年是涪陵區招商引資“突破躍升”年。

“實現協議資金600億元、到位資金230億元,其中50億級項目3個以上。”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招商引資目標擲地有聲。

圍繞這一目標,涪陵區將堅持招商為要,迭代完善新形勢下招商引資機制,緊盯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重點區域,全力拼搶項目,全面掀起“大招商、招大商”新熱潮。

突出“鏈式”思維,圍繞九大重點產業鏈,聚焦世界500強、行業龍頭等領軍企業,手拿圖譜、手握清單,靶向招商、精準招商,著力引進一批延鏈補鏈強鏈項目。

創新招商方式,優化“產業研究院+產業基金+產業園區”產業生成路徑,用好新時期強化產業培育若干政策措施,助推資本與產業深度耦合、基金與項目精準合作,招引一批投資規模大、牽引帶動強的優質項目。

位于涪陵高新區的涪陵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產業園   何乾健攝
位于涪陵高新區的涪陵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產業園。   何乾健 攝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李黎

責任編輯:劉思利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