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智能投放 中端AI輔助 末端兩網融合 重慶加快推進垃圾分類全鏈條探索
2025-01-09 06:19:08 來源: 重慶日報

在生活垃圾智能投放點,每當有人走進投放區域,垃圾投放口的蓋子會自動開啟,投放完成后還會自動閉合;在垃圾轉運站,所有前來傾倒垃圾的清運車輛,都要先做一個“全身掃描”,不干凈的不準進……從前端到中端再到末端,我市生活垃圾分類正展開全鏈條探索。近日,記者就此進行了走訪。
前端投放中端清運
科技感“拉滿”
在生活垃圾分類前端投放環節,有智能垃圾桶;在中端收運環節,有智能稱重清運車……在渝中區,垃圾分類工作的科技感如今已是“直接拉滿”。
1月7日,記者在渝中區協信公館小區智能投放點看到,從左向右依次分布著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廚余垃圾以及有害垃圾投放口。
“以前扔垃圾要么腳踩踏板,要么用手打開蓋子,既不方便也不衛生。現在只要站在感應區,投放口就會自動打開,并且有語音提醒你如何正確分類,非常貼心?!毙^居民王欣怡介紹。
垃圾桶裝滿后,投放口的紅燈就會亮起,物業保潔人員便會及時換上空桶,并將滿載的垃圾桶運往收集點暫存。
而在收運廚余垃圾時,只要將垃圾桶放到清運車傳送帶上,不一會駕駛室的顯示屏就會收到信息:“這桶廚余垃圾一共29千克?!?/p>
為何清運車可以實現稱重,還能傳遞稱重的信息?
“這得益于廚余垃圾桶上加裝的‘身份證’——RFID芯片,以及廚余垃圾收運車輛上加裝的動態稱重系統。該系統帶有稱重感應傳感器,會自動識別重量,并將稱重相關數據通過車載信息控制終端上傳至指定平臺?!庇逯袇^垃圾分類辦公室負責人介紹。
“該系統的安裝對原車改動小,便于操作?!鼻暹\車駕駛員吳良昌介紹,車輛作業時,廚余垃圾收運接駁點管理員可通過相關平臺,查看車輛收運軌跡,了解車輛實時信息以及清運情況。
AI輔助中轉站
“慧眼”識臟污
1月8日上午9點,清運車輛在九龍坡區陳庹路垃圾轉運站進進出出。
該轉運站的進出口、傾倒工位等重點區域都裝上了攝像頭,密切監控各重要環節。所有清運車輛首先要通過車身臟污檢測系統的“全身掃描”,確保沒有“拋、冒、滴、漏”等問題才能進入卸料大廳。
“系統會通過對車身圖像進行分析,自動識別出車身的臟污程度和位置,并實時發出提醒?!标愨章防D運站計量工作人員伍冠州告訴記者,為防止系統誤判,他們還會進行人工審核。
“確認有臟污后,我們會告知違規車輛的所屬單位,運輸單位將對駕駛員進行教育整頓?!蔽楣谥萁榻B,在AI輔助下,轉運站可以做到“勿枉勿縱”。
在卸料大廳的垃圾傾倒口,大件垃圾識別算法會對清運車輛進行新一輪的檢查。記者看到,每一個工位前后都有2臺攝像機記錄車輛傾倒的全過程。
“算法能夠快速準確識別出家具、電器、床墊等大件垃圾物品,對垃圾傾倒過程中的‘混裝’‘混運’情況進行及時抓拍,并推送給后方管理人員進行核查。”伍冠州表示,大件垃圾識別算法的引入,降低了人工監督的工作量和錯誤率,優化了垃圾轉運監督與管理工作。
收運與回收
實現“兩網融合”
“你看,這些塑料瓶是可回收物,剩飯剩菜是廚余垃圾,要分開來放,可回收物還可以賣錢……”近日,在南川區西城街道龍濟小區垃圾分類桶旁,值守員王瓊耐心地指導上了年紀的居民區分廚余垃圾與可回收物。
在小區旁的“兩網融合”回收服務點,再生資源回收人員安水全正在對回收來的廢紙箱、塑料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進行分類打包。
“我們桶邊值守員既要督導垃圾分類,也要幫助居民建立資源可回收的意識?!蓖醐偢嬖V記者,桶邊值守員會提醒居民帶著可回收物到小區內指定的集中點,然后稱重、結算,避免可回收物混裝在其他生活垃圾里。
安水全要做的,就是從每天上午七點半開始,騎著三輪車去各個小區稱重、結算可回收物。“像大家平常拆快遞的紙箱,回收價為1公斤8角錢,1公斤易拉罐則有八九元?!卑菜Q。
“‘兩網融合’是人員與場地的融合。”南川區城市管理局生活垃圾分類辦公室負責人陳虹穎介紹說,垃圾分類工作人員和再生資源回收人員進行整合,協同作業;另一方面,在居住區、公共場所或商業廣場等區域設立“兩網融合”回收服務點,在街道(鄉鎮)區域范圍設置“兩網融合中轉站”,既可以收運生活垃圾也能從中分揀、回收再生資源。
相關新聞>>>
重慶力爭今年底前建10個垃圾分類先鋒區縣
重慶日報訊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崔曜)1月8日,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局獲悉,我市將持續開展垃圾分類先鋒建設“百千萬”行動,力爭在2025年底前建設10個先鋒區縣、培育25個典型案例。
垃圾分類先鋒區縣將在源頭減量、收運處置體系建設和管理、垃圾資源化回收利用、數字化管理等方面作出表率。同時,我市將統籌抓好生活垃圾、農業固體廢物、建筑垃圾、工業固體廢物、醫療廢物5類垃圾一體化治理;按照全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要求,優化垃圾分類治理成效評估機制,對區縣和市級有關部門進行評估。
我市還將進一步健全生活垃圾分類全鏈條治理體制機制,做到前端投放、收集準確到位,中端運輸規范有序,末端處理高效集約,制定“學校教育”“公共分類”“先分后混”“混收混運”等生活垃圾分類攻堅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市將重點抓好“家庭教育”攻堅行動,嚴格落實垃圾分類入戶宣傳、定時定點投放、桶邊值守等措施,強化家庭生活垃圾分類習慣養成。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崔曜
責任編輯: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