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縣回音壁丨市政協委員趙敏:應引導工藝美術產業走出“小作坊” 擁抱“大市場”-華龍網

區縣回音壁丨市政協委員趙敏:應引導工藝美術產業走出“小作坊” 擁抱“大市場”

2025-01-18 19:30:14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編者按:

攜民意赴盛會,獻良策謀發展。2025重慶兩會開啟,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談感受、話發展、提建議,全市上下各部門各單位也組織員工用心聆聽、認真思考、熱烈討論。

即日起,第1眼TV-華龍網開設“區縣回音壁”專欄,圍繞2025重慶兩會,代表、委員以及來自各區縣的基層工作者,將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暢談兩會中新理念、新目標帶來的啟示和動力,和對市政府工作報告的深刻理解和真切體會,以及未來將如何認真履職,為當地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第1眼TV-華龍網訊(首席記者 羊華)今(18)日,政協第六屆重慶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市政協主席程麗華作工作報告,其中提到了“持續落實嚴緊實要求,不斷提升履職能力水平”。

市政協委員、榮昌區政協副主席趙敏在讀報告時表示,政協委員提升履職能力,有助于促進經濟社會全面高質量發展。

趙敏的“課題”為工藝美術產業,并為此做了大量調研工作,他在兩會上帶來了《關于加大我市傳統工藝美術產業扶持力度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他在接受第1眼TV-華龍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研判經濟社會發展的能級,應該把所關注的領域置入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宏大場景中去考量。以重慶市傳統工藝美術產業為例,普遍存在小而不強的困境,這是因為“匠人”們很多不具備獨立的市場開拓能力,這就需要政府部門積極引導,大力扶持。

趙敏委員參加討論。受訪者供圖
趙敏委員參加討論。受訪者供圖

趙敏告訴第1眼TV-華龍網記者,2023年,全市42家規模較大的工藝美術及禮儀用品制造企業中有9家企業停產,年產值不到20億元,在全國占比不足0.5%;重慶作為一個擁有深厚歷史文化和豐富文化遺產的城市,擁有榮昌陶、榮昌折扇等7項國家級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和57項市級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涵蓋了10個大類和20個細分的工藝美術門類,但未形成統一的品牌,市場布局相對較小且分散;此外,還缺乏培養機制和相應的人才,目前重慶市工藝美術行業仍面臨老齡化和缺乏新一代藝術人才的困境。目前,僅有3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致力于工藝美術工作,在大師群體中,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僅有55人,整體學歷水平不高,工藝美術傳承圈子小眾,年輕人入行、提升困難。

為此,趙敏建議由市經濟信息委牽頭:進一步加強政策支持,推動重慶市傳統工藝美術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首先,要加強對具有特色產業集聚區縣的指導,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來保護傳統技藝,深入研究特色技藝,創作出更多高附加值的工藝美術精品。

接著,應提升工藝美術產品的質量和附加值,發揮行業帶動作用,為工藝美術企業提供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促進技術和信息的共享。同時,引進研發和檢測機構,提高重慶市工藝美術產品的品牌技術含量和市場競爭力。

此外,還要大力引進外來人才,營造工藝美術大師適宜創業就業的環境,探索“大師+文創”“大師+企業”模式,建立長效激勵機制,組織專家進行選拔、評審、論證和推薦申報,協助完善申報材料,以提高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的申報成功率。研究在高校專業課程中加入工藝美術相關內容,開設工藝美術大師研修班,并建立工藝美術大師培養實踐基地,提供資金獎勵,以培養更多工藝美術大師。

責任編輯:石月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