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改革奮進正當時④丨打造科技成果轉化“源動力” 北碚這項指數為何全市第一?-華龍網

北碚改革奮進正當時④丨打造科技成果轉化“源動力” 北碚這項指數為何全市第一?

2025-01-21 10:39:27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開篇語:這里有生態秀美、人文薈萃;這里有古今交織、山川長卷。近年來,重慶市北碚區勇立時代潮頭,以實干帶來新風貌、用改革謀求新發展,在縉云山下這片充滿奮斗氣息的土地上,一項項創新舉措正具體而深刻地改善著區域發展面貌。

改革不僅是遠謀,更要實干;不僅要掌聲,更要熱愛。讓我們一同走進北碚,探尋那些鐫刻在時光深處的改革足跡,見證北碚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如何在改革浪潮中乘風破浪,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第1眼TV-華龍網發(記者 劉岱松)近日,《重慶科技創新指數報告2024》(下稱《報告2024》)發布,報告顯示,2023年北碚區綜合科技創新指數達到78.77%,蟬聯全市第1,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度進一步提升。當前,北碚區綜合科技創新指數已連續四年位居全市第一。

打造政策“軟件” 驅動科技巨輪向前

科研“硬件”實力雄厚,離不開“軟件”兜底。北碚區早早按下科技創新發展“快進鍵”,匯聚科創資源、培育創新主體、優化創新生態、激發人才活力,以政策引擎驅動科技發展巨輪。

2023年11月,北碚區出臺《北碚區加快建設重慶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行動方案(2023-2027年)》,明確了北碚區科技創新目標——“到2027年,北碚區將基本建設成為重慶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p>

而《重慶市北碚區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23—2027年)》則在科研質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到2027年,北碚全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市級科技型企業分別超過570家和5600家,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

一直以來,北碚區都致力于為每一粒創新的種子,打造最適合成長的土壤。

北碚區借力“綿碚”合作,充分利用川渝地區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資源,搭建在成果、項目、技術、人才、產品的供給需求對接平臺,提升技術創新服務能力,促進先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

2024年9月,“2024年重慶市(北碚)初級技術經紀人培訓”正式啟動。據了解,該系列培訓課旨在圍繞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技術經紀與技術經紀(理)人、技術合同登記、技術交易商務策劃分析等16門課程(24學時)開展培訓。參訓人員在培訓并考核合格后,將獲得國家技術人才培養基地頒發的技術經紀人證書,成為在成果供給端和產業需求端發揮著“連兩端”的關鍵性作用,堪稱“科技紅娘”。

此前,在北碚區科技局推動下,北碚區已培育100余位技術經紀人,成為了北碚區科技資源向外轉化的重要通道。北碚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動科技創新,就是需要懂技術、會實務、精政策的科技管理、技術轉移隊伍將積極融入科技創新發展第一線,助力科技產業高質量發展。

有了人才“潤滑劑”,科技創新仍然離不開企業主體的發展。為此,北碚區多部門唱好“協奏曲”,助力全區廣大企業華麗升級:北碚區依托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著力打造中國優秀企業家搖籃,讓企業在學院能夠按需點單,享受定制培訓;同時,北碚區還實施跨部門聯辦“一件事”,強化戰略性股權投資,助推民營企業上市;北碚區還通過加快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雙倍增”,制定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制度,努力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神馳機電生產忙。北碚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第1眼TV-華龍網發
神馳機電生產忙。北碚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第1眼TV-華龍網發

北碚區傳統制造業底蘊深厚,而制造型企業的成長本就是從粗放到精細、從陳舊到高新的過程。在北碚區近年來科技創新氛圍“加持”下,北碚區企業也紛紛做出表率:重慶廣仁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積極推進智能化生產工藝改造和設備更新,投用角鋼智能加工設備后,產能大幅提升,每月角鋼產量從約3000噸增加到1萬多噸,提升了3倍。該公司還通過與高校、科研機構和央企開展產研合作,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點實驗室等輸配電領域六大科研平臺,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解決了特高壓輸電線路智能融冰技術及裝備產業化難題,實現了科研與市場的良性互動。

同樣位于北碚區的神馳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在電機類產品及通用動力機械產品的研發、制造領域不斷深耕。公司成功突破逆變器技術的國外壟斷,自主研發的節能型智能變頻電機逆變裝置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近年來,神馳機電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24年上半年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達到了3.51%,同比增加0.61個百分點。在智能化、5G網聯、電子電控、清潔動力等關鍵技術領域取得持續突破,儲備了豐富的技術資源,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通機行業的領軍企業。

“當前,北碚區正著力打造北碚科技創新‘16623’工作體系?!北表諈^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北碚區將匯聚科創資源、培育創新主體、優化創新生態、激發人才活力,為重慶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貢獻北碚智慧。

深化校地合作 “一圈一港一園”推動科創產業融合

新產品、新技術、新思路……北碚科技創新要有“源頭活水”,離不開與當地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

2019年5月,環西南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在北碚區正式揭牌。

好吃Q彈的魔芋產品、渾身是寶的黃精、沾水便能檢測魚蝦寄生蟲病的試紙……作為重慶市首批6個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之一,環西南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正傾力打造高校功能溢出區、成果轉化一里地、新興產業孵化器、未來技術策源地,收獲了不少亮眼成績:近5年來生態圈共溢出2569項科研成果,累計孵化創新主體近1000家,培育“縉云英才”產業人才120名,引進急需緊缺型人才2800名,帶動2萬余名西南大學畢業生在川渝地區創業就業。

西大魔芋制作的各類魔芋飲品。 北碚區委宣傳部供圖 第1眼TV-華龍網發
西大魔芋制作的各類魔芋飲品。 北碚區委宣傳部供圖 第1眼TV-華龍網發

而基于環西南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的優質創新“基因”,全新的環西南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將致力于圍繞川渝地區產業、企業需求,聚焦智能傳感器、現代農業和食品大健康等新興產業賽道,聯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型企業孵化、新興和未來產業培育,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動能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讓更多科技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

如何才能百分百用好校地合作帶來的科研動能?當前,北碚區正會同西南大學積極探索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著力建設環西南大學“一圈一港一園”,即升級建設環西南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西部首個環大學人才創新創業服務港和打造明月湖科創園北碚“智慧農業及終端”特色園區,不斷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重慶環大學人才創新創業服務港。通訊員 陳飛勝 攝
重慶環大學人才創新創業服務港。通訊員 陳飛勝 攝

據了解,北碚區當前正探索“開放平臺、免租入駐、孵化幫扶、限期退出”工作模式,為入駐“一圈一港一園”的創新創業項目提供種子期—孵化期—成長期—發展期“四階鏈式孵化”培育服務,發揮好“一圈一港一園”的“苗圃”作用,助推企業加速產業化進程。

截至目前,北碚“一圈一港一園”已完成科研、金融、產業、科技中介、大學、政府、市場七大創新要素實現整合,新建“生物基納米與新型化合物概念驗證中心”等4家關鍵平臺,驗證人才成果22項;同時,在全市高校中首次采用拍賣方式開展專利成果交易,成交價近百萬元;孵化中藥材(黃精)中試等高校人才項目21個。

同時,“一圈一港一園”有效助推當地教育生態轉向產教融合,將青年科創人才培養前置,設立“智慧農業及終端”科創實驗班,實施完全項目制的全新教學模式,選拔2屆優秀學子48人,西南大學(重慶)卓越工程師學院成功獲批。

“高校創新資源是寶貴的‘財富’,更是北碚科技創新源源不斷的動力?!北表諈^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北碚區將持續聚力做好“一圈一港一園”升級,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助力重慶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責任編輯:石月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