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渝論 | 從春運之窗看時代脈動
2025-01-29 06:00:0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2025年春運進入高峰,各大火車站、客運站、機場人頭攢動。今年春運期間,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將達到90億人次。數字的背后,是一個國家的脈動,一個民族的情感紐帶,一個時代的生動注腳。
春運,是社會發展的生動注腳。春運的流動,是中國社會發展的直觀體現。每年春運期間,人們從四面八方匯聚到家鄉,又在節后重新分散到全國各地, “潮汐式”的人口流動,展現出中國社會的活力與韌性。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春運的“流動”更加高效。高鐵的快速發展,讓“千里江陵一日還”成為現實;高速公路的四通八達,讓自駕出行更加便捷;航空運輸的普及,讓天涯變咫尺。這些交通領域的巨大成就,不僅讓春運變得更加高效,也讓人們的生活發生了深刻的改變。它意味著人們可以更加自由地選擇工作和生活的地點,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意味著不同地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更加緊密,促進了經濟的繁榮與發展;更意味著中國在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春運,是溫情守護的暖心之旅。春運的溫暖,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中。無論是鐵路、公路還是民航,各部門都在努力提升服務質量,讓旅客的歸途更加舒適、便捷。鐵路部門推出“靜音車廂”“無接觸服務”等人性化措施;公路部門在服務區設置母嬰室、休息區,提供免費熱水和應急藥品;無數志愿者在車站、機場、服務區為旅客提供咨詢、引導和幫助……這些細微之處的改進,不僅僅提升了春運的舒適度,更傳遞出社會對每一位旅客的深切關懷。這種關懷,跨越了地域的界限,打破了陌生的隔閡,讓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在春運的旅途中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它讓我們看到,在這個龐大而復雜的社會體系中,每一個個體都被尊重、被關愛。在這樣的關懷下,春運變成了一段充滿愛與溫暖的旅程。
春運,是中國人樸素情感的見證。每年媒體的春運報道里,交通站點那一張張充滿期盼與執著的面孔,都讓人動容。春運期間,不管是寒風凜冽的北方,還是潮濕陰冷的南方,無數中國人懷揣著對家鄉的思念和對親人的牽掛,踏上了漫漫歸鄉路。在旅途中,不乏彼此分享在外見聞,互相幫助提攜行李的畫面,陌生人之間的距離在這一刻被無限拉近。因為大家都有著共同的目標 —— 回家。到達家鄉后,親人們的一個擁抱、一句問候,就能驅散所有的疲憊。通過春運這扇窗口,我們看到了中國人最純粹、最樸素的情感,也感受到了這份情感所蘊含的強大力量,它將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春運,是中國發展的生動縮影,交通迭代、服務升級,見證著國家的崛起。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中國人對家的眷戀、對親情的執著,始終如舊。這一靜一動之間,是發展與情感的交融。真誠祝愿每一位游子都能一路平安,在團圓的喜悅中開啟新的一年!
作者:李婉瑩(兩江新區)
編輯:楊金行
審核:楊洋
華龍網兩江評投稿郵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責任編輯: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