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相央視春晚的千廝門大橋,背后有什么秘密?
2025-01-29 18:33:22 來源: 新重慶-重慶日報
1月28日晚,千廝門嘉陵江大橋作為2025年央視春晚重慶分會場的演出場地之一,在國內外觀眾面前驚艷亮相。
這座全長1600多米的橋梁,對城市和市民意味著什么?它的背后隱藏著什么秘密?

從城市交通要道到時尚新地標
千廝門是重慶最古老的城門之一,也是重慶城區舊時重要的貨物集散地,其名字取自《詩經·小雅》“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寓意著豐饒與繁榮。
2015年通車的千廝門大橋,是世界最大跨徑的單塔單索面斜拉橋,也是連接渝中區與江北區的重要過江通道。該橋通車后,渝中區到江北區的車程由原來的30分鐘縮短至5分鐘。
作為重慶時尚新地標,千廝門大橋的影響早已超越其交通功能。獨特的造型和恢弘的氣勢,使其成為重慶最美的橋梁之一。
千廝門大橋的外形像天梭,既有一劍指天的陽剛之氣,又有線性流暢的和諧之美,充分融入山水之中,展現了重慶“橋都”的顏值擔當。該橋與深具巴渝傳統特色的吊腳樓群洪崖洞比鄰,古典建筑與現代橋梁相互映襯,山城的立體層次和古今相融的城市景象躍然眼前。
在今年春晚中,和千廝門大橋一道亮相的還有它的“姊妹橋”——東水門長江大橋。兩座橋梁因一樣的天梭形橋塔、一樣的斜拉索,同樣從橋腹過江的軌道交通6號線,被稱為“重慶兩江大橋”,這樣的跨江雙子橋在世界絕無僅有。
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是世界有名的“橋都”,境內有大大小小的橋梁超過兩萬座,其中跨越長江、嘉陵江的特大橋梁有105座,特大橋梁密度之高全國少見。
從夜景中“橋”見不一樣的重慶
俗話說,不覽夜景,未到重慶。今年的春晚重慶分會場演出以“兩江四岸”為畫布,千廝門大橋就是兩江夜景中最突出的一抹亮色。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千廝門大橋的輪廓在燈光映照下顯得格外清晰,與江面的倒影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動人的畫卷。對面,層層疊疊的洪崖洞吊腳樓燈火輝煌,如同宮崎駿《千與千尋》動畫中的夢幻世界。站在橋梁的觀景平臺上俯瞰城市,繁華的商業區、寧靜的山城夜色盡收眼底,讓人“橋”見不一樣的重慶。
為打造“重慶夜景”這個世界級品牌,我市以繁華區燈飾群為中心,干道和橋梁花燈為紐帶,萬家居民燈火為背景,構建一片高低井然、錯落有致的燈的海洋,“兩江四岸”就是欣賞山水城橋交相輝映美景的絕佳打卡地。其中,來福士廣場的紅色燈飾恢弘大氣,為城市注入不少賽博朋克風格;有“重慶第一高樓”之稱的陸海國際中心在夜色中格外醒目,頂部的桃心設計和紅燈籠元素為春節增添了不少喜慶色彩。
近期,相關部門還對“兩江四岸”燈飾進行了優化升級,換上新夜妝的城市美得讓人驚嘆。
“寵粉”體驗升級,帶火文旅新消費
作為重慶超級“寵粉”的代表,每到節慶假期千廝門大橋都會進行交通管制,成為一座僅供行人通過的觀景平臺,獲得“世界上最大的人行天橋”稱號。自發形成的“大橋夜市”從晚上7點左右持續至午夜,讓游客在“逛吃”中感受城市的包容和松弛感。

28日晚上,千廝門大橋又一次“讓橋于民”——有“黃色法拉利”別稱的出租車載著來自北京的關曉彤在此下車,匯入新春新潮夜的狂歡,特色歌舞、非遺、年俗表演等激情上演,彰顯城市的“熱辣滾燙”。
以橋為媒,連接世界。重慶通過持續的“寵粉”行動,創造了與其他城市不同的“慢生活”體驗,使得“8D魔幻城市”從享譽全國到走向世界。
有“星際穿越”之稱的白居寺長江大橋,在“走紅”后不久就迅速在巴南側修建了觀景步道、公廁等,組織夜市攤位,為游客提供觀光便利。江北區近期改造升級了觀音橋環道2號天橋,增加了280平方米的觀景平臺,讓游客打卡“我在重慶”視野更佳、安全性更高。
近年來,我市將山水與人文、現代與市井融合,讓游客既能“打卡”山水重慶,又能體驗煙火重慶,有力推動文旅新消費。攜程數據顯示,重慶已成為境外游客熱衷的中國十大目的地之一。
記者 廖雪梅
責任編輯:張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