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博物館里也能買年貨?這些火出圈的文創已被列入“年貨清單”-華龍網

去博物館里也能買年貨?這些火出圈的文創已被列入“年貨清單”

2025-01-31 10:12:37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

今年春節期間,博物館文創產品走進了不少年輕人的年貨采購清單,既可以是自己假日出游的紀念品,也可以成為走親訪友時的精致伴手禮。

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為買文創走進一家博物館”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以往人們的打卡“標配”是逛完博物館,再購買幾件文創產品,如今很多人會為了一兩件文創專程打卡一家博物館。

圖片

從做工精致、創意十足的冰箱貼,到“丑萌”又“抽象”的毛絨玩具,哪些博物館文創贏得了市場的青睞?火爆文創的“出圈”密碼是什么?

在甲骨文的故鄉河南安陽,中國文字博物館今年上新了不少蛇年特色文創商品,有甲骨文殷商文化特色的蛇年手提袋、甲骨文蛇年春聯冰箱貼、“蛇來運轉”旋轉冰箱貼等受到游客們的青睞。

吳王夫差劍是蘇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據了解,世界范圍內只有九把夫差劍,而蘇博館藏的這一把,是九把寶劍中品相最好的。如今,博物館把寶劍卡通化,設計成可愛的毛絨劍文創,被網友們戲稱為“胖寶劍”,深受大家喜愛。

圖片

謝曉婷:過去的一年,我們推出了480款產品,吳王夫差毛絨劍、“蟹黃黃”毛絨包掛等文創深受大家喜愛。我們圍繞吳王夫差劍開發了30多款產品,除了毛絨劍,我們還有冰箱貼、開瓶器都得到了大家的喜愛。

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博物館全年接待觀眾超14億人次。相較于2023年的12.9億人次再創新高。在“博物館熱”的持續升溫中,青年成為觀眾群體中的主力軍。以中國國家博物館為例,2023年和2024年進館參觀的35歲以下年輕觀眾占比均超過60%。

記者曾親眼看見過一大早剛剛開館的國博內,觀眾跑步入場,排隊等待購買“鳳冠冰箱貼”的場景,不到一小時,3500件全部售罄。不少觀眾在購買后會前往地下一層的“古代中國”基本陳列展廳,一睹文物原型——明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的風采并合影。

圖片

廖飛:這款產品其實是當年我們關注到自媒體平臺上,有很多觀眾發出了自己在展廳與鳳冠的合影,于是我們的設計人員就根據這件館藏文物進行了二次創作。它打破以往冰箱貼平面一體壓鑄成型的工藝,以立體的呈現方式、大量的手工裝飾,將造型莊重、制作精美的九龍九鳳冠完美轉換成一件可以讓觀眾帶回家的精美工藝品。

圖片

位于先農壇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就是火遍全網的天宮藻井冰箱貼原型所在地。如今這里成為人們爭相打卡的所在。抬頭仰望,三維立體的天上宮闕層層疊疊、應接不暇,藻井正中央還有幾乎與現代天文觀測相差無幾的星象圖,將古人的智慧與浪漫盡收其中。

相比此前的“隨緣式”購買,如今一些年輕人開始將收藏博物館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副研究員卜希霆認為,各種形式、各種排列組成后的文創產品,既是收藏者追求的一種“精神滋補”,也無疑在流量加持過程中實現了文化傳播。

卜希霆:這種現象反映了當下的文旅消費者不再追逐物質層面的滿足,而更希望通過參與式消費來獲得精神層面的共鳴、共情,促進文化依戀與歸屬感的養成。它促進了文化遺產與現代生活的緊密結合,增強了公眾尤其是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

責任編輯:杜漩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