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陸開放國際合作引領區】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聚力建設重慶樞紐港產業園——形成10個通道品牌 小南埡“四向齊發”-華龍網

【內陸開放國際合作引領區】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聚力建設重慶樞紐港產業園——形成10個通道品牌 小南埡“四向齊發”

2025-02-06 06:13:53 來源: 重慶日報

未命名圖片
2月5日,重慶江津綜合保稅區小南埡站,貨車在裝卸貨箱。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嘟嘟!”2月5日上午9點42分,位于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江津片區)的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以下簡稱小南埡),一輛輛卡車陸續駛入,到上午10點,進入小南埡的卡車基本呈現1分鐘1輛的頻率。

春節后的首個工作日,小南埡變得熱鬧起來,正式開啟蛇年“忙碌狀態”。

今年計劃開行江津班列2000列

記者在現場看到,當裝載了集裝箱的卡車停到作業區后,就會有集裝箱吊運車開到卡車側面進行吊運工作。

“上午主要是卸載集裝箱,到晚上,把貨物裝進集裝箱的作業就會增加很多?!毙∧蠄合嚓P負責人稱,“再過兩天,這邊作業的車和人會更多,繁忙得很?!?/p>

小南埡是珞璜港以及重慶樞紐港產業園的貨物集散中心,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樞紐點。去年全年,小南埡開出陸海新通道江津班列1804班,到發90163標箱,同比增長48%,占全市總量的40%,位居全市首位。

同時,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整個小南埡乃至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江津片區)的開放步伐不斷加快。比如,去年9月,珞璜港海關監管作業場所通過重慶海關驗收,讓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江津片區)成為全市首個同時具備鐵路和水路運輸類海關監管作業場所的區域。

再如,隨著重慶港水運口岸擴大開放至珞璜港,以及小南埡獲批成為陸路啟運港退稅試點,珞璜港成功構建了“開放口岸+自貿區聯動創新區+綜保區+鐵路和水運海關監管作業場所”的開放平臺體系。

此外,小南埡還培育了到廣東湛江港的班列新線路,加密開行與新疆、四川等省(區)的直達班列和水上穿梭巴士,常態化開行中歐、中老泰跨境班列,率先開通中老泰馬、中緬跨境鐵公聯運班列,已形成10個串聯“一帶一路”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國際國內通道品牌,塑造東南西北“四向齊發”格局。

小南埡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小南埡將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江津班列運營組織水平,助力全區全年開行江津班列超過2000列。

聚集182家規上工業企業

當天上午10點43分,經過裝箱作業,一輛載著集裝箱的卡車從小南埡駛出。10分鐘后,卡車開進重慶勝禹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集裝箱里裝的是我們之前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運回的卷材?!痹摴竟芾聿坎块L遠得中介紹,公司主要生產鍍鋅卷等新型材料,已于當日復工。

遠得中表示,公司主要是為重慶的筆電、汽車企業做配套,生產的切割材料主要用于筆記本電腦和汽車外殼,惠普、戴爾、賽力斯等企業都是其客戶。去年,該公司產值超過2億元,今年的目標是沖刺3億元。

先進材料產業是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江津片區)的主要產業之一,據了解,目前園區已集聚了45家材料規上企業,其中實現10億元產值的有4家。

除了材料產業外,園區還集聚了包括汽摩、農機、船舶、光伏等產業在內的182家規上工業企業,去年,這些規上企業實現產值超過630億元。

其中,汽摩產業包括以萬虎工業等企業為代表的三輪摩托車產業,以昌明摩托等企業為代表的兩輪摩托車產業,以金海標準件等企業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去年,汽摩產業實現規上工業產值123.7億元。

乘勢而上干勁十足

下午1點多,江津綜保區管委會(珞璜工業園發展中心)主任袁理風塵仆仆地回到管委會,在食堂兩三下快速吃了飯,就去辦公室整理筆記。

當天上午,他參加了市委召開的“新春第一會”,從會上得知,要聚力建設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江津綜保區作為樞紐港產業園發展的重要載體,自然使命重大,袁理也因此充滿干勁。

“‘新春第一會’無疑給我們后續工作指明了方向,讓我們備受鼓舞、信心倍增、干勁十足。”袁理表示,自己要盡快落實梳理會議的相關精神,加快推動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江津片區)建設,乘勢而上、挑起大梁。

事實上,從2024年來看,除了規上工業總產值和西部陸海新通道交出滿意答卷外,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江津片區)在重點項目、招商引資、科技創新等方面都穩中有進。

以重點項目建設為例,2024年,園區重點建設項目共17個,1—12月累計完成投資52.22億元,同比增長40.98%,投資完成率112.3%;其中7個重慶市級重大項目完成投資36.99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23.8億元的155.42%。

再如科技創新,2024年,園區助力24家創新型企業成功申報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目前已集聚98家專精特新企業,其中有6家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袁理表示,今年發展的基本“線路圖”已經繪制好,包括打造內暢外聯鏈接全球的物流通道、完善多式聯運綜合物流服務體系、構建“通道+經貿+產業”聯動發展新機制、打造新興產業生態體系、加速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提升企業服務和產業發展等多個方面。

比如,在打造新興產業生態體系方面,將著力布局低空經濟產業,并將圍繞先進成套裝備、先進材料、現代物流及供應鏈服務三大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吸引更多成長型企業落戶。

新重慶-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楊駿

責任編輯:陳丹丹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