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建育苗工廠、直播帶貨、拓展柑橘銷路……新農人的“開工第一天”
2025-02-07 06:25:41 來源: 重慶日報
●春節假期后首個工作日,在重慶鄉村,不少新農人或備戰春耕,或直播帶貨銷售土特產,或忙著為農產品開拓新市場……他們繁忙而有序,為新一年的農業生產打下堅實基礎
●新農人不僅要懂技術,更要將技術熟練應用于實踐;既要精準研判市場走向,又得提前預料潛在風險;他們既是自己農莊的精明會計,又是田地的果敢投資人;既能通過網絡敏銳捕捉未來農業發展方向,又能熟練操作各種新農機,下地干活毫不含糊。正是無數個他們的默默付出與大膽實踐,繪就了巴渝大地鄉村全面振興壯美畫卷
“實在不好意思,合作社的春耕訂單已經排不過來了?!?月5日上午,梁平區蔭平鎮味源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世飛接到幾通預約農機服務的電話,但他只能婉拒。
當日,合作社的12名農機手全部出動,偌大合作社僅剩下一位值班人員。
“以往,我們只為農戶提供種地環節中‘種’這一項服務,今年我們引入了工廠化育秧,未來我們還計劃引入糧食烘干、銷售等業務,可為農戶種地提供全流程服務。”李世飛說。
春節假期后首個工作日,在重慶鄉村,不少新農人或備戰春耕,或直播帶貨銷售土特產,或忙著為農產品開拓新市場……他們繁忙而有序,為新一年的農業生產打下堅實基礎。
建育苗工廠
打造“全能型”合作社
今年42歲的李世飛是梁平區蔭平鎮光華村人。10多年前,他放棄城里的工作,回到農村當起“田保姆”。目前,李世飛和團隊已經手握5萬余畝土地作業訂單。這兩天,合作社12名機手“兵分多路”前往梁平區聚奎鎮、新盛鎮等地進行備耕作業。
去年,李世飛報名參加了市農業農村委組織的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在與同行的交流中,李世飛敏銳地意識到:“合作社能提供農機全程服務并不稀奇,由于市場不斷飽和,農機作業的收益不斷下滑,所以一些同行已經成為覆蓋育苗、耕種、加工、銷售等環節的‘全能型’合作社?!?/p>
李世飛回到梁平后,投入資金建起了合作社的第一批育苗流水線,同時引入了糧食烘干設備。
春節假期結束后,育苗流水線正式啟用。增加了育秧業務,李世飛變得格外忙碌。
“有了育苗工廠,1小時可以育秧2000—3000盤,按照1畝地20盤的需求計算,1小時可以為130—150畝地育秧,比傳統育秧效率高出太多了!”李世飛的育秧工廠正式運行后,立刻吸引了不少農戶下訂單,他們紛紛為這座工廠點贊。
直播帶貨
土特產在村民家門口賣出去
“歡迎來到桐槽村網上集市,我是萬州區高梁鎮桐槽村黨支部書記牟方成,今天要給大家介紹村里的土特產?!?月5日,牟方成在家門口搭起直播間,趁著春節假期的“余溫”,開始為村里的香腸、紅薯粉等土特產“吆喝”。
桐槽村平均海拔超過900米,接連幾場小雨讓當地氣溫又降低了不少。
牟方成安排前來“捧場”的村民坐在鏡頭兩側?!斑@樣直播效果好些,人多更熱鬧?!蹦卜匠尚χf,“趁著新春佳節,我要多銷售幾單?!?/p>
“各位網友,買年貨不要錯過桐槽村的土特產……”直播開始后,牟方成依次介紹面前擺好的產品,直播兩個小時,他獲得了上萬次點贊,賣出了十多單土特產。
直播結束后,牟方成拿出現金,一一給賣出農產品的村民現場結算貨款,然后掏出賬本記錄銷售數據。
“趁著假期的熱鬧勁兒,搞直播帶貨搞對了!”記下幾筆賬后,牟方成滿意地說。
以往,牟方成邀請村民網上“趕集賣貨”,不少村民認為網上賣貨看不見摸不著,換不回“真金白銀”。
為了讓村民手里的土特產多賣些錢,牟方成拍著胸脯向村民承諾,如果賣不出去,就自掏腰包全部買下,不會讓村民吃虧,這番承諾終于打消了村民的顧慮。
一來二去,村民見直播間真能把土貨變成錢,便紛紛把家里的農產品拿到直播間售賣。桐槽村的“網上集市”直播間人氣越來越旺,村民也開始每周到直播間“趕集”,“網上集市”還吸引了鄰近村鎮的村民前來銷售土特產。
“我多賣一單,村民就多賺一筆錢?!闭f話間,牟方成又和村民約定了下一次直播的日期。
開拓銷路
把重慶柑橘賣向全球
“滴滴——”2月5日,幾輛重型貨車開進了位于榮昌區清流鎮馬草村的重慶兆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水果基地。
基地負責人秦兆宏已在此等候多時,水果基地種植著各種柑橘,可一直采摘至4月。
2017年,秦兆宏在一次偶然中找到了柑橘出口的商機。當時,他的血橙放在電商平臺售賣,高品質的血橙吸引了不少外國商人特地到基地考察,并向他表達了準備大量采購的合作意向。
然而這筆訂單并沒有做成——原來,水果出口需要通過嚴格的審查程序。
但這次經歷卻讓秦兆宏眼前一亮:“我有近10年的種植經驗,種出來的血橙品質不會差,如果血橙能賣向海外,肯定能提升附加值!”
在這之后,秦兆宏一趟又一趟往相關單位跑:水果出口需要什么資質、果園要按什么標準建設、果品要達到什么品質,他都認真地記了下來。
多方準備后,秦兆宏開始按照水果出口示范基地的要求,把陡坡改平地、“巴掌田”改集中連片田,同時按照要求安裝水肥一體裝置、建設現代化冷凍庫和包裝車間。
“出發!”兩年準備下來,在2019年4月,隨著秦兆宏一聲令下,第一批通過100多項評測的血橙從基地出口到印度尼西亞,這也是重慶血橙第一次走出“國門”。
2021年3月,秦兆宏的果園又拿到了“全球良好農業規范”(簡稱“GGAP”)認證,從此便可賣向全球。截至目前,果園的血橙已經出口到泰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
今年,秦兆宏又有了新計劃,聯合四川資中等地,共同打造川渝優質血橙出口基地,讓更多川渝地區的種植大戶一起走向國際市場。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劉沖
責任編輯: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