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家】凌曉明:“學院書記秀霹靂舞”傳播、熱議與反響

2025-02-08 14:39:48 聽新聞

【文章摘要】秉持不造作、不掩飾、不刻意的思維,以真實狀態、真摯情感、真情流露的想法,學院書記在晚會上秀霹靂舞,為啥就能出群破圈,帶來潑天流量?深究其道理,研究其規律,小小的一段平淡舞蹈,總能折射出大大的原因。

上游新聞短視頻與自媒體的發布,拉開了全網傳播與關注的序幕,這一網絡現象的產生、發酵和影響,值得研究與深思。

2024年12月29日,重慶發布、新重慶-重慶日報、第1眼TV-華龍網、重慶網信、等同城媒體和政府部門平臺就個人舞蹈及采訪內容進行了轉載或報道。隨即,中國新聞社、新華每日電訊、武漢發布、四川觀察等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紛紛以短視頻方式就跳霹靂舞形式作了評論傳播?!澳晕璧?嗨翻全場”“網友:誰還沒有年輕過,書記當年比你們還會??帷薄皩W院書記跳霹靂舞 成全場焦點 臺下學生‘哇’聲一片 熱情打call”“70后學院書記大秀霹靂舞引爆全場 行政夾克限制了書記的動作”……尤其的是,新華社以“曾經的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高校學院書記登臺秀霹靂舞 引發同學‘哇’聲一片”短視頻作了單條報道。

《新華社》短視頻報道

社交媒體平臺的同步,如微信、微博、小紅書、抖音、Bilibili、今日頭條等,?助長了這一現象的擴散與發酵。當天晚會現場參與的同學以青年人見長的傳播方式,發布了教師舞蹈視頻,關注和討論這一興趣話題。如@爆漿碳基少女在小紅書上發布了“離開了新院還有誰能讓書記給我跳舞!?。。。。。。 ?,表達了“我要擁護書記成為新院舞王?。?!守護最好的書記!#舞臺無處不在#重慶大學#新聞學院#迎新晚會#打call”。這一發布后來收獲了36.9萬+點贊、25.3萬+轉發、1.8萬+評論、1.0萬+收藏的網絡傳播效果。這一效應加之其“夸張”的評論,被《中國青年報》所關注并采訪,這位龍同學表達了“當時現場氛圍特別好,書記平時就很受同學們喜愛的人,他跳舞是想讓我們也舞動起來,勞逸結合。”

網民發在《抖音》平臺

29日當天,《極目新聞》記者就“跳霹靂舞”的情況對我進行了采訪。霹靂舞這樣的舞蹈形式,在本人年輕時段很流行,我在高中時也熱衷于此,閑暇時就向身邊同學學了幾段,從未有過專業的學習與練習。新聞學院晚會現場,我展示了擦玻璃、晃腿交叉手、歡呼聲、轉圈圈等幾個動作。顯然的是,因三十多年的“封閉”,這些動作表演不會讓我很滿意,加之年長發胖,衣鞋受限,笨拙有余,協調不足。

“現在的學生喜歡玩手機,不愛動,不利于身體健康,跳舞的目的也是希望大家都動起來,跳起來,愉悅身心。”真誠的表達,真實的表現,是作為受訪者媒介素養應有的體現。不掩飾,不遮藏,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形勢下,面對突如其來的網絡關注與爆發,只有主動回應與真實反饋,才能更好地順應大眾與社會的關切,這是我在“事件”開始熱起來的初衷與反映。

平心而論,在晚會教師舞蹈節目中,本人秀的霹靂舞只能是中規中矩,既沒有朱宇鵬副教授的專業和水平,也沒范虹副教授的張揚與賣力;放之其他,與同學們同臺參與一個節目,同樣沒有特別藝術形式和情感表達的驚奇與創意,更談不上學科特色和百姓期待的深度與才華。為啥就能出群破圈,帶來潑天流量?

深究其道理,研究其規律,小小的一段平淡舞蹈,總能折射出大大的原因。

網絡平臺的置頂推薦

一是追逐平等。無論是主流媒體的導向安排,還是社交媒體的自發傳播,“學院書記秀霹靂舞”行為所反饋最響亮的聲音,“接地氣”“親和力”“不端著”“親民形象”“回歸本真”等,都是對追求心理對等和舞臺平等關系的現場表現與評價,是內心動力和價值平衡的依據。教育的本質是有意識的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目標的社會活動,在新時代的教育強國目標的驅動下,更需彰顯其非凡意義和重要價值。在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中,高校教師何為,管理干部何從,一個風口的突破點,一次遙望的發力處,更須探索其未來之道及發展大趨。

有媒體評價為“從教育本質意義上說,書記跳霹靂舞不僅體現了大學的人性化、大格局、教育理念的革新,也是給學生們上的最好一課?!痹趯W院晚會當晚本人首次回應媒體采訪跳舞目的“就是帶動師生一起動起來、跳起來、嗨起來,在這個辭舊迎新這樣一個節點中,能夠更加的開心快樂!”這樣帶動意圖效應,倡導舞動起來,期待開心快樂,正是在跨年這樣的時間節點上,將主流價值傳遞以師生互動意義和期待對美好生活向往相結合。健康成長,永恒的主題;帶動作為,本職的所在;師生同樂,恰到的所成;歡樂喜慶,自然的追尋……與你,與他,與我,與社會,與所有網民,共同的話題,共同的所愿,自然會得到強有力的社會認同與網民接納。

二是反差選擇。毫無意識地“制造”出人意料的反差,沒想到突破了舞臺表演的常規認知,讓這場霹靂舞人為性地增強了現場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坝屑で椤薄案腥玖Α薄盎盍姟薄澳贻p人的心態”“不被世俗束縛”等反響強烈。當日晚會,本人只是把參與活動作為一次常態化的師生互動,根據沒有預料到后續的傳播與反響,于是在著行政夾克、穿日常皮鞋,而且沒有事前動作復習練習與打磨。本意是,在我以為,師生們同臺演技,輕松而隨和,快意而釋放,忘記彼此學術的強弱與內卷,拋開職場身份的位次與上下,沒有主角配角的輕重與先后,如此這樣,順理成章,從而達到一場晚會所寄予的校園文化氛圍與使命。

“學院書記秀霹靂舞”,本身就具備了反差作用和效應,因為它通過這一事件發生的意外轉折和情感張力,打破了學生們對“領導”的“正襟危坐”“不茍言笑”“高高在上”的固有印象,拉近了因音樂、旋律、燈光、肢體語言所構成了現場師生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距離。反差的無意造成,讓現場和網絡感到新鮮感或產生了震撼。有媒體評論為:“誰料到這位凌書記‘不按常理出牌’,如此接地氣,不僅放下架子跳舞,跳的還是緊跟潮流的霹靂舞,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也難怪現場沸騰?!北救恕盁o心插柳”所帶來的時度效,突破了學院晚會所有的自身圈層,大大擴展了網絡傳播效率和效能,就不足為奇了。

三是開放姿態。以自己并不擅長的舞蹈,來表達主動性,的確需要勇氣與膽識,一方面,跳得好不好,難免被人評頭論足,接受媒體的采訪和報道,來自網民的有嘲笑有諷刺更是無法估量;另一方面,還要面對可能引發的“博眼球”“嘩眾取寵”之類的爭議。但我秉持不造作、不掩飾、不刻意的思維,以真實狀態、真摯情感、真情流露的想法,主動攬下教師節目組織安排并第一個SOLO,就是要傳遞一種理念,即以開放的姿態對待自我放開的主動性和寬容心,以懂得用學生喜歡的方式交流、愿和學生打成一片的心態,更加關心學生內心所需,探索構建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胺畔律矶?熱情朝氣”“敢于挑戰 有趣靈魂”“真性情,人生就是張弛有度”“環境寬松更有利于思維創新”“大學應該有的氛圍感”……類似于此的網絡留言不在少數。

開放,是時代之勢,也是發展之需;開放的姿態,是青年學生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自我需要。不拒眾流,方成江海。跳霹靂舞本是個人的青春記憶,阻隔了三十余年,再次撿起來,就想用這項“老本領”與年輕一代的學生產生連接,鼓勵同學們動起來跳起來,不僅要展現本人的個性化和開放度,也想拉近不同代際、不同身份之間的心理距離,才會容易讓人有親近感。有媒體評論為:“該行為也是一種引領和示范。教育不必板著臉,言傳身教、因材施教才能夠最大化傳遞教育理念——該學院領導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也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鼻嗄耆后w的激情與活力、動感與生機、集體氛圍感與網絡成癮度等現實問題一直倍受社會關切,無疑,讀懂學生心理是前提,才能獲取更多信任,才會讓教育更有溫度,“注滿一桶水”,應該;“點燃一把火”,更需要。

四是視覺沖擊。主流媒體關注報道以移動客戶端的視頻傳播為主,視頻與文字配合的形式,更大程度上地進行表述,改變了“秀霹靂舞”這一新聞本身枯燥與單一的特點。一些自媒體等社交媒體通過視頻分享來聚合在一起,作自由交談,在短視頻平臺建立了這一話題情感連接模式和社交場景,讓網絡信息的不斷交互。霹靂舞本身是一種以個人風格為主的技巧性街舞舞種,對舞者的身體素質有極高的要求,特別是具備高能的體力、靈活性和協調性,因而其視覺沖擊很容易產生新奇、驚艷、震撼和爆烈。“學院書記秀霹靂舞”能火遍全網,引發熱議,短視頻推動作用首當其中。無怪乎現場同學們發出了陣陣“鵝叫”聲,夸張而戲劇的情緒表達;網絡跟帖中常有“夢幻舞步總擔心摔倒,居然幾次又站穩,讓人提心吊膽!”等類似的交流,情緒深度融入的吸引力給用戶黏度增強而加固。

短視頻行業蓬勃發展,是科技迭代、媒介演化的突出現象,在改變媒介信息傳播結構的同時,還在重建社會話語和自治結構,其壯大之勢,不可輕視。正因為短視頻傳播的節奏快,內容緊湊,符合網絡用戶碎片化的閱讀習慣,滿足參與者的圍觀心態和自我表露訴求,助推了“學院書記秀霹靂舞”這一話題的蔓延、升格和滲透。無論是媒介,還是網民,普遍欣賞是這一晚會現場舞蹈本身所帶來的“松弛感”和“情緒價值”反映?!八沙诟小迸c“情緒價值”恰恰是當下年輕人精神世界的真實訴求,走群眾路線的被理解、被認同、被鼓勵、被支持、被滿足、被愉悅等的人際關系中,往往是現今形勢下多方迫切所期待的,特別在職場里、在校園內、在交往甚多中?!拔覀兤诖嘟逃ぷ髡吣軌蛞驗檫@些有趣的瞬間走紅,讓教育更有溫情和光芒?!?/p>

新聞學院迎新晚會現場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迎新晚會的天時、地利、人和,導致了“學院書記秀霹靂舞”破圈出群的新聞效應,帶來了互聯網傳播正能量時、度、效的產生與溢出,這一網絡現象的爆發,還有待更多更深的探究。(以上圖片由作者提供)

責任編輯:劉思利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