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小事不小“視” 茶寮中見“智”-華龍網

萬州:小事不小“視” 茶寮中見“智”

2025-03-05 06:30:23 來源: 萬州時報

初春時節,萬物并秀。日前,重慶萬州羅田鎮陽河村村委會,清澈的陽光透過樹梢,灑下斑駁的光影,如溫暖的畫卷在地上輕輕鋪展。

“喲,還有比我來得早的嘛?!痹缟?點過,陽河村二組村民謝世斌走進村委會辦公樓二樓的“民情茶室”,看著一屋子熟悉的面孔,放下胳肢窩里孫子送給他的作業本,屁股還沒挨著椅子,便和大家打起了招呼。

“老謝,本子上記的啥嘛,等會兒干部來了,你頭一個講?!比M村民陳大明打趣道?!翱梢?,又不是頭一回。我昨天晚上花了幾個小時,寫了好幾篇?!敝x世斌放下手中的本子,樂呵呵地說。

村民們到“民情茶室”干什么?“民情茶室”里到底藏著什么“秘密”?

“民情茶室”里,村民與干部面對面交流。記者 黃玉保 供圖
“民情茶室”里,村民與干部面對面交流。記者 黃玉保 供圖

議民事

羅田鎮位于萬州區東南部,距萬州城區70多公里。該鎮95%左右屬于山區,最遠的村民小組距鎮政府駐地有30多公里,一些偏遠山村的群眾到鎮里辦事,來回要一天,費時費力。更重要的是,群眾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種困難問題,基層干部不能第一時間了解和解決。

群眾事無小事,事事連民心、事事連大局、事事連黨心。如何打通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2022年年初,羅田鎮創新推出基層治理新模式——全鎮14個村(居),每個村(居)委會騰出一間辦公室改造成溫馨的“民情茶室”,并通過喇叭、微信群等方式廣而告之:凡是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之事,村民隨時可以到“民情茶室”與鎮村干部“面對面”。

今年春節后,眼見天氣逐漸轉暖,謝世斌與幾位村民代表約好:2月27日上午,到村委會與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一起商量春播春管大事。

“稻田翻耕的機械一定要早點聯系?!薄敖衲暧砗屯暌粯硬唬眶~苗聯系好了沒?”……9點左右,人剛到齊,謝世斌就連珠炮一樣拋出一大串問題。他還沒說完,村民陳大明迫不及待地插話:“這個稻魚種養確實有搞頭,村里說增加面積,什么時候能落實喲?”說起村里的重點項目——稻魚種養項目,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陽河村水源方便,水質優良,盛產優質水稻。三年前,陽河村抓住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機會,打造了50畝稻魚種養生態基地,帶動近百戶村民在家門口增收,謝世斌和陳大明是該項目的直接受益人之一,兩人每年僅在基地務工就有五六千元的收入。

“哎!哎!不要光說你們的水稻,我們組的40畝藍莓馬上進入春季管理的關鍵期,時令不等人,得趕緊安排?!贝迕裣蚬饷魇浅隽嗣摹按笊らT”,陳大明話音剛落,他就站起來發言。

小麥播種、果樹管理、水稻育種……村支部書記李建和駐村工作隊隊員陳鋒、譚進、晏興權一邊作記錄,一邊回答村民的問題,氣氛熱烈而融洽,現場不時響起掌聲。

解民憂

“村里有啥事兒,干部還能請我們老百姓去議一議,提意見,談想法?”“估計就是‘形象工程’,走走過場而已?!薄?/p>

一開始,對于“民情茶室”這件新鮮事,村民們半信半疑,議論紛紛。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大家發現,“民情茶室”真正成了為群眾辦實事的平臺:老百姓與干部聊的問題和困難,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回應——折巖村3組村民譚宗玉反映村民集中居住的新農村小區缺少活動場所。兩個月后,一座占地900平方米、設施齊全的文化體育廣場落成;陽河村6組村民杜堯生提出的農家院子垃圾桶數量不足、垃圾清運不及時的問題不到一個星期就解決了;折巖村2組村民高育生反映村道沒有路燈,村民夜晚出行難。沒多久,231盞嶄新的太陽能路燈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一樁樁、一件件,村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得到有效解決。

不到半年時間,羅田鎮各個村(居)的“民情茶室”從門可羅雀到門庭若市,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和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及問題都能跟干部聊一聊,并獲得及時的幫助。

群眾想什么,干部就干什么;群眾需要什么,干部就提供什么?!懊袂椴枋摇痹O立兩年多以來,羅田鎮共收集群眾提出的問題訴求4165條,現場答復辦結3523條,鎮村兩級聯動辦理642條。

村民們發現,如今的羅田鎮,干部撲得下身子、放得下架子、耐得住性子,老百姓的事兒更好辦了,黨群、干群關系越來越融洽,干事創業的氛圍越來越濃。

事好辦了,大家的心氣順了,笑容更燦爛了。

得民心

基層治理,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一頭連著群眾幸福指數。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民情茶室”不僅在工作時間開放,節假日也有村干部值班,村民隨時可以到“民情茶室”反映問題、了解政策、化解矛盾等。不管是張家長李家短,還是鄰里之間的“雞毛蒜皮”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等,一杯清茶、一段家常,在輕松融洽的溝通交流中,邊喝茶邊說事。

“小事不‘小視’,讓群眾能辦事、快辦事、好辦事、辦成事。”羅田鎮黨委書記邵太清介紹,為拆除群眾和干部之間的“隔心墻”,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羅田鎮將65名鎮干部、10名派駐干部精準劃入全鎮28個業務崗位,每個“民情茶室”都有干部聯系,通過“領導帶動、干部行動、干群聯動”的方式,將人人有責、人人負責落到實處,聚焦群眾急難愁盼,跟群眾坐一張板凳,傾聽群眾的聲音,推動干部作風轉變和工作重心下移,辦好群眾最關注、最直接、最現實的“心頭事”,助力鄉村振興大事。

“這‘民情茶室’辦得好,老百姓不光有地方說事,說了也管用?!薄耙粯稑?,一件件,大事小事有人管?!薄翱吹贸鰜恚钦嫘臑槲覀兝习傩蘸??!薄?/p>

如今,“民情茶室”不僅成了村民最愿意光顧的“會客室”,也拉近了干群“心”的距離,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認同感,成了村民說事、干部聽事,解決群眾難事的黨群“連心橋”。

“以前辦事是跑斷腿、磨破嘴,現在干部主動為我們辦實事,辦好事,真的很暖心?!贝迕裰R登華感慨地說。

記者 黃玉保 通訊員 劉冬生

責任編輯:董霞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